网络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啊

网络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啊,第1张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x0d\x0a\x0d\x0a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概括地分成三个阶段:\x0d\x0a\x0d\x0a(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x0d\x0a\x0d\x0a(2)多个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x0d\x0a\x0d\x0a(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x0d\x0a\x0d\x0a所谓联机系统,就是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在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建立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就是将地面的雷达和其他测量控制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严格地说,与以后发展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相比,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区别。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还不能算计算机网络。但现在为了更明确地区别于后来发展的多个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专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随着连接的终端数目的增多,为了使承担数据处理的中心计算机减轻负载,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前端处理机FEP(FrontEnd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ControlUnit),专门负责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出现了数据处理和通信控制分工,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另外,在终端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集中器和多路复用器,它首先通过低速线路将附近群集的终端连至集中器或复用器,然后通过高速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与远程中心计算机的前端机相连,构成如图4-14所示的远程联机系统,提高了通信线路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x0d\x0a\x0d\x0a图4-14远程联机系统\x0d\x0a\x0d\x0a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发展了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以ARPA网为代表,标志着我们目前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目前称为DARPA——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相互共享资源,最终导致一个实验性的4个节点网络开始运行并投入使用。目前ARPA网仍在继续运行之中,已经扩展到连接数百台计算机,地理上不仅跨越美国本土,而且通过卫星链路连接夏威夷和欧洲的节点。ARPA网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在概念、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了基础。\x0d\x0a\x0d\x0a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x0d\x0a\x0d\x0a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种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如图4-15所示。\x0d\x0a\x0d\x0a图4-15计算机网络的构成\x0d\x0a\x0d\x0a(一)资源子网\x0d\x0a\x0d\x0a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的能力,资源子网由主计算机、终端控制器、终端和计算机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主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x0d\x0a\x0d\x0a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的。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x0d\x0a\x0d\x0a(二)通信子网\x0d\x0a\x0d\x0a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结点计算机NC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x0d\x0a\x0d\x0a网络结点提供双重作用:一方面作资源子网的接口,同时也可作为对其他网络结点的存储转发结点。作为网络接口结点,接口功能是按指定用户的特定要求而编制的。由于存储转发结点提供了交换功能,故报文可在网络中传送到目的结点。它同时又与网络的其余部分合作,以避免拥塞并提供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x0d\x0a参考资料:我也不知道我是从那里看的

是英国科学家博纳斯·李发明了网络。互联网因此得以迅速普及,数以亿计的人能够方便地使用上了浩瀚的网络资源。,从而使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

博纳斯-李被认为是是世界互联网的发明者。博纳斯.李于1990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络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博纳斯.李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从而使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如果没有博纳斯.李的发明,也就没有今天的「WWW」网址。因特网可能还只是少数几个计算机专家的特有领域。

芬兰技术基金会奖励他1百万欧元(120万美元)作为他为互联网作出的贡献

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信息时代。但是大家用的时候,从来没有人问是谁发明的,只有极少极少数人知道互联网是高能物理学家发明的。互联网是由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又译西欧核子中心)的一位英国科学家发明的,他的名字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s—Lee)。当时的背景是:在欧洲核子中心进行着几个大型高能物理实验。大家知道,高能物理的研究需要极其宠大的复杂的实验,时常需要很多科学家参加,有时达数百人之多。这么多的科技人员往往来自几十个国家,他们大都一部分时间在欧洲核子中心,一部分或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国家里。准备实验时,大家分工分别在自己的实验室研制实验设备的一部分,然后集中安装在欧洲核子中心。实验进行时,必须把所得的实验数据尽快传送给大家,大家共享,进行分析。分析所用的软件,必须统一。软件如有修改,必须统一。软件如有修改,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分析得到的结果大家进行讨论。在以上一系列的过程中,必须尽快、方便地远距离交换极其大量的信息,而不丢失。怎样做到这一步。英国科学家伯纳斯—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1989年提出“关于信息管理的建议”。建议中说:“本建议涉及欧洲核子中心的加速和实验的一般信息的管理。讨论了复杂谈演化系统的信息丢失问题,得到了一个基于分布的超文本的解决方法”。他用“超文本协议(Hypertext protocol)”建立互联网(World Wide Web)。他的设想在1990年实现,在西欧核子中心内部建立了互联网。1991年互联网开始在因特网上应用。1993年伯纳斯—李写了一本书,书名为“编织互联网”。书中说:“今年(1993)罗伯特和我收到欧洲核子中心的一个声明,是由中心的一位所长签发,并盖了欧洲核子中心的印章。声明说,欧洲核子中心允许任何人可以无偿地使用互联网的协议及其代码,用以建造服务器或浏览器,提供别人使用或出售,没有任何版权或其他限制。”伯纳斯—李还在这句话后加上较大字体的“哈哈”两字,表示他非常高兴和赞同!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欧洲核子中心和任纳斯—李不要专利,这样,互联网就在全世界普遍使用起来。当初贝尔发明电话,有专利,因而人人都知道贝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276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