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屏幕原理

oled屏幕原理,第1张

OLED的原文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意思就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其组件结构比目前流行的TFT LCD简单,生产成本只有TFT LCD的三到四成左右。除了生产成本便宜之外,OLED还有许多优势,比如自身发光的特性,目前LCD都需要背光模块(在液晶后面加灯管),但OLED通电之后就会自己发光,可以省掉灯管的重量体积及耗电量(灯管耗电量几乎占整个液晶屏幕的一半),不仅让产品厚度只剩两厘米左右, *** 作电压更低到2至10伏特,加上OLED的反应时间(小于10ms)及色彩都比TFT LCD出色,更有可弯曲的特性,让它的应用范围极广。

OLED结构及发光原理

OLED的基本结构是在铟锡氧化物(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构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OLED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基板(透明塑料、玻璃、金属箔)——基层用来支撑整个OLED。

阳极(透明)——阳极在电流流过设备时消除电子(增加电子“空穴”)。

空穴传输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构成,这些分子传输由阳极而来的“空穴”。

发光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不同于导电层)构成,发光过程在这一层进行。

电子传输层——该层由有机材料分子构成,这些分子传输由阴极而来的“电子”。

阴极(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不透明,视OLED类型而定)——当设备内有电流流通时,阴极会将电子注入电路。

OLED是双注入型发光器件,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形成处于束缚能级的电子空穴对即激子,激子辐射退激发发出光子,产生可见光。为增强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和传输能力,通常在ITO与发光层之间增加一层空穴传输层,在发光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增加一层电子传输层,从而提高发光性能。其中,空穴由阳极注入,电子由阴极注入。空穴在有机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上跳跃传输,电子在有机材料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上跳跃传输。

OLED是指有机发光二极管,或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原理很简单,人们很早就发现将某种有机材料(小分子的或者聚合物的)夹在正负电极之间,当施加电压并有电流流过时,该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当选择不同的有机材料,就会获得不同的发光色,从而可以制作彩色显示屏。OLED的驱动技术与液晶显示器LCD类似,即采用薄膜晶体管TFT技术,称为AM-OLED。OLED每个像素都是可以单独控制发光的,即自发光,不同于LCD依靠整体背光照明,结构更为简单,较液晶显示响应也更快,但是有机材料的耐氧和湿气的能力较差,所以OLED屏对封装技术要求高,目前OLED屏的寿命可能略差。

OLED是指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其原理是用ITO玻璃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然后分别迁移到发光层,相遇形成激子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后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ITO 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360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