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预测的目标任务、程序及工作内容

 矿产预测的目标任务、程序及工作内容,第1张

矿产预测和矿产勘查紧密不可分割,贯穿于矿产勘查工作的全过程,在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各阶段都包括了矿产预测的内容,在矿产开采过程中也包括了预测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基础地质资料的大量积累,发展了综合信息预测技术,充分应用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提取矿产信息,圈定预测远景区,估算预测资源量。近10多年来,在矿产预测工作中应用了GIS技术,矿产预测工作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应用图形数据,进行空间处理,达到预测的目的,尽管方法技术在发展,但是矿产预测的目标任务并未发生变化。

一、矿产预测的目标任务

矿产预测的目标是以现代地质成矿理论为指导,以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基础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对成矿规律的认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与矿产有关的信息,对全国或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预测,提供有关矿种矿产资源量的估计数据,为编制国民经济各类中长期发展规划服务,在成矿区(带)范围内进行预测,目的是圈定预测远景区,提出预测资源量估算值,通过对比优选,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指导找矿;在矿产勘查区或开采区范围内进行定位预测,目的是预测矿床(体)赋存的空间位置和推断矿床(体)规模,指导工程施工。由于目的任务不同,进行矿产预测的方法内容也有区别,本书主要解决后两个目标任务。因此方法内容主要是针对指导部署矿产勘查工作及指导工程施工的要求而编写。

二、矿产预测工作内容简述

矿产预测工作内容包括:技术准备,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并建立数据库,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综合解释以及地质找矿信息提取,综合信息研究,成矿规律研究,进行矿产预测,野外调查,提交成果报告。现概述如下。

(一)技术准备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信息矿产预测工作,涉及各类专业以及GIS应用等各个领域的有关知识、方法、技术,因此需要比较充分的技术准备。包括技术培训、掌握技术标准、熟练使用GIS及其相关软件、收集各类地质矿产资料、建立基础数据库等工作。

1.技术培训

(1)学习方法技术专著,掌握工作方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于2003年连续推出了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三套“方法技术”:“区域成矿研究方法技术”、“矿产预测评价方法技术”、“(全国分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数字化图件编制指南”。上述专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矿产预测方法技术,解决了应用GIS技术进行矿产预测的 *** 作问题。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矿产预测主要内容、工作方法、 *** 作流程。

(2)计算机软件培训。

由于预测工作应用GIS平台,以计算机为基础工具来完成,计算机技术贯穿于预测全过程,因此必须掌握有关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MapGIS软件、ARCINFOR软件、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重磁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化探数据处理软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开发的“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ORAS系统)、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分析系统”(MORPAS系统)。此外,全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全国1:2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全国工作程度数据库还开发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计算机成图辅助软件系统。预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才能在矿产预测过程中有效地应用各类基础数据库的功能。

2.收集并熟悉各类技术标准

矿产预测工作一般都在跨省(区)的地质构造单元范围内进行,而且往往需要进行全国汇总。因此必须严格遵照各类技术标准进行工作。

包括: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

DZ/TO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GB9649-88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

DZ/TO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GB/T17694-1999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

DDB9702 GIS图层描述数据内容标准;

DDZ9701资源评价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细则;

GB/T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

3.收集各类地质资料,编制工作程度数据库(图1-1)

(1)尽可能收集齐全工作区已有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物探、化探、遥感、专题科研成果等有关资料。包括成果资料以及需要的部分原始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工作,提出与矿产勘查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和重要地质问题,构思符合工作区具体特点的矿产预测总体思路,技术路线,工作重点。

(2)编制工作程度空间数据库。填制预测区地质工作程度卡片,建立地质工作程度空间数据库,具体数据格式,可参照《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指南》。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编写矿产预测工作设计书。设计书内容应包括两方面:一是矿产预测工作设计,包括预测工作的全部内容;二是各种基础数据库、综合信息数据库、成果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设计。

(二)基础数据库整理维护工作

矿产预测基础资料准备工作,过去主要是收集或编制地质图、矿产图、航磁原始数据系列图件、重力原始数据图件、化探多元数据图件、遥感影像图和地理底图。为了全面实现GIS技术在矿产预测工作中的应用,必须相应建立各类基础数据空间数据库。近几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组织完成了全国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全国区域重力数据库、全国航磁数据库、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全国1:25万遥感数据库、1:25万和1:50万地理图空间数据库等,在矿产预测中了解和掌握空间数据库的使用(图1-2)。这些基础数据库为开展区域矿产预测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对基础数据库进行整理和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工作:①补充采集各种新的数据资料,包括矿产预测所需要的大比例尺数据资料;②修改原来的数据库中的错漏;③有的地区存在局部数据缺失的情况,需要补充建库;④按预测工作的需要,对过去已经建立的各类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最终应形成可以提取各类找矿信息的符合各项技术标准的基础数据库。

图1-1 矿产预测工作流程略图

图1-2 矿产预测数据库关系图

(三)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

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沉积岩区地质构造研究:岩相古地理概略研究;沉积建造古构造研究;编制沉积建造古构造图;根据情况编制概略岩相古地理图。

(2)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研究:划分火山岩系列;火山岩岩相分析;火山构造研究;编制火山岩相构造图。

(3)侵入岩区地质构造研究:岩浆侵入作用研究;侵入岩构造环境分析;编制岩浆构造图。

(4)变质岩区地质构造研究:区域变质作用研究;花岗绿岩地体研究;各类大型变形构造研究;编制变质岩地质构造图。

(5)地质构造综合研究:编制陆块区大地构造图;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图;地质建造构造图;岩性构造图;大地构造分区图。

(四)物探、化探、遥感综合解释以及矿产信息提取

(1)区域物探资料应用:重磁资料解释推断;绘制参数图;编制重、磁推断地质构造图;推断找矿远景区分布图。

(2)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区域化探资料解释;区域化探异常优选;编制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图;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

(3)遥感资料应用:开展遥感地质解译;提取遥感异常;编制遥感地质解译图及遥感异常图。

(4)矿产信息的提取:在GIS平台上,提取成矿作用有关的各类信息以及各类找矿信息。提取的工作顺序和空间数据的连接见图1-1和图1-2。

(五)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填制矿产地卡片,编制矿产图。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分析控矿因素,研究区域成矿特征,划分成矿区(带),划分成矿系列,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编制区域成矿规律图。

(六)矿产预测

建立区域矿产预测准则和找矿模型,圈定预测远景区,优选预测远景区,编制区域矿产预测图。

(七)野外调查工作

矿产预测工作除了进行室内工作以外,还应当开展必要的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中进行野外调查,补充关键性的实际资料。

(2)典型矿床解剖工作中,对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矿床或典型矿点开展野外踏勘工作。

(3)预测远景区优选工作中,对重要远景区开展野外踏勘工作,以增加优选的可信度。

(八)提交成果报告

1.矿产预测报告

2.矿产预测系列图件及其说明书

地质工作程度图,地质图,矿产图,物探、化探、遥感原始数据图,物探、化探、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综合地质构造系列图,多元信息综合地质构造图,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列图,成矿规律图、矿产预测图等。

3.附表

预测远景区登记卡,

资料登记卡。

4.数据库汇总光盘及文档

(1)基础数据库类:

地质图数据库;

重力异常图数据库;

航磁平剖面图数据库;

化探多元素组合图数据库;

遥感影像图数据库;

工作程度图数据库;

矿产图数据库;

地理底图数据库。

(2)综合信息数据库类:

岩相古地理图或沉积建造古构造图数据库;

火山岩相构造图数据库;

岩浆构造图数据库;

变质岩区构造图数据库;

大地构造相图或大地构造图数据库;

地质建造构造图及岩性构造图数据库;

地球物理推断地质构造图数据库;

地球化学推断地质构造图数据库;

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数据库;

综合信息地质构造图数据库;

典型矿床数据库。

(3)成果数据库:

成矿规律图数据库;

矿产预测图数据库。

三、矿产预测工作程序

(1)矿产预测工作流程,详见图1-1。

(2)矿产预测数据库相互关系,详见图1-2。

参考文献

[1]孙明玺.1986.预测与评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王世称,陈永良,夏立显.2000.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和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3]肖克炎,张晓华,朱裕生等.2000.矿产资源GIS评价系统.北京:地质出版社

[4]肖克炎,朱裕生,宋国耀.2000.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顺序.中国地质,(276):40~41

[5]赵鹏大,胡旺亮,李紫金.1983.矿床统计预测.北京:地质出版社

[6]朱裕生.1984.矿产预测方法学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7]朱裕生,肖克炎等.1997.成矿预测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8]朱裕生,肖克炎,王全明等.2002.阿舍勒铜锌矿床及三维定位预测.北京:地质出版社

编辑本段营销预测的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 确定目标即就是明确要预测什么,达到什么目标。预测目标一般是根据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去确定。预测目标包括预测的项目(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地域范围要求、时间要求、各种指标及其准确性要求等。预测目标是进行其他预测步骤的依据。 2、分析整理资料 根据预测目标进行市场调查,对市场调查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核实与审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进行归纳分类,分析整理,分门别类地编号保存,力争使之系统、完整、准确。为预测做好资料准备。 3、选择预测方法 根据预测目标和资料情况,选择可行的预测方法。在预测过程中,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进行预测不太多见,也不太可靠。通常,企业经常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同时进行预测,或以多种预测方法互相比较印证其预测结果,这样可使预测的准确度提高。 4、建立预测模型 进行定量预测时,往往要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以数学方程式表达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抽象地描述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各种因素、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预测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或借助于电子计算机,作出相应的预测。 5、编写预测报告 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评价之后,应编写预测报告。一般要求预测结果简单明了,并要求对预测过程、预测指标、资料来源等作出简明的解释和论证。报告应及时传递给决策者,以便决策之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422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