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波信号处理MatLab代码模板,小白看不懂,跪求高手解读,谢谢……

脑电波信号处理MatLab代码模板,小白看不懂,跪求高手解读,谢谢……,第1张

我解释下:

data0 = load('Competition_test')%data0是个struct结构,包含X域

A = data0.X%把X域赋给A

B = A(:,:,1)%取A的第一页给B

% size(B)%如果前面的“%”去掉,会看到B的大小,可能是100*64

C = zeros(6400,1)%生成全0矩阵,

for i = 1:100

for j = 1:64

C(i*j) = B(i,j,1) % 提取脑电信号

end

end

近日,航天员汤洪波手拿脑电帽,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讲解。其中有一顶脑电帽,汤洪波航天员介绍说它可以采集航天员的脑电信号,并且分析大脑的功能状态和疲劳程度。

人脑是一种复杂的机制,人们对其研究的时间很长,从初期通过解剖大脑到现在技术进步利用脑成像来探索人脑的语言机制。在众多脑成像技术中,脑电技术以其高时间分辨率和性价比高而被广泛使用。我们的脑电帽就采用了这一技术,一般会在其中嵌入电极,它通过外界因素刺激引发脑电位波形变化,记录神经元的活动,采集大脑的脑电信号。

一般情况下,脑电位的波形变化能反映出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同样,当脑电帽接收到人体大脑发出的电波信号后就会分析出我们大脑的功能状态以及疲劳程度,能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大脑的动态,及时调整我们的身心。因而,脑电位其实是人对事物认知、心理行为的一种客观表达形式。

我国航天员正在通过脑电帽试验脑机交互技术。第一个步骤:采集人脑的脑电位;第二个步骤:提取脑电位的主要特征;第三个步骤:识别脑电位的信息;第四个步骤:进行控制,并作出相关指令。我们国家的航天员在太空完成了全人类第一次脑机交互。当我们的航天员戴上脑电帽之后,可以完成很多实验。比如:通过脑机交互编写一段话;体验一把视觉盛宴等。

十几年前,在科幻书上看到过“采集人脑电波”这项技术,感应器接收人体大脑发出的电信号,并作出相关指令。而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变成现实。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脑机交互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我们总有一天也会体验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5040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6
下一篇 2023-05-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