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米跨度梁钢筋如何配比?

8米跨度梁钢筋如何配比?,第1张

跨度8米钢筋混凝土大梁配置钢筋:

(1)上部纵筋:计算As=390mm2,

实配4E12(452mm2 ρ=0.23%),配筋满足

(2)腰筋:计算构造As=b*hw*0.2%=354mm2,

实配6d10(471mm2 ρ=0.24%),配筋满足

(3)下部纵筋:计算As=3515mm2,

实配6E28(3695mm2 ρ=1.89%),配筋满足

(4)箍筋:计算Av/s=664mm2/m,

实配d8@250四肢(804mm2/m ρsv=0.27%),配筋满足E为III级钢,d为I级钢。

扩展资料:

钢筋性能

钢筋工艺性能包括许多项目,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普通钢筋要求进行弯曲和反向弯曲(反弯)试验,某些预应力钢材则要求进行反复弯曲、扭转、缠绕试验。

所有这些试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模拟了材料在实际使用时可能涉及的工艺加工方式,如普通钢筋需要弯钩或弯曲成型,预应力钢丝有时需缠绕等,而其目的就是考核材料对这些特定塑性变形的极限承受能力。

因而工艺性能也是对材料的塑性要求,且与上述延性(伸长率)要求是相通的,一般来说伸长率大的钢材,其工艺性能好。

然而与拉伸时的单向受力状态相比,工艺性能试验的受力状态就复杂得多,试样变形类型与大小则各向(轴向、径向)不同。

钢材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有害残余元素含量特别是内部和表面任何影响连续变形的缺陷如裂纹、夹杂等都可能影响和导致试验不通过。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对于考核钢材的质量,可以说工艺性能试验更为严格。

另外钢筋的反向弯曲试验本质上是一项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这是由于钢水中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氮(N),也称残余氮,含量过高时,可导致钢材经塑性变形后在室温下脆化。

由于钢筋常常需弯曲成型以后使用,已经产生了塑性变形,如果材性变脆,结构就不能承受使钢筋再产生塑性变形的外加荷载(如地震),所以国内外都将反弯试验作为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列入钢筋标准,同时对钢的氮含量予以限制(不超过0.012%)。

研究表明,用于钢的微合金化的一些元素如钒、钛、铌等,特别是钒与氮有较好的亲和力,钢中加入钒可有效结合自由氮,钒与氮的结合还能进一步增强钒对钢的强化效果,因此有些标准也注明“如果有足够的与氮结合的元素存在氮含量可以高出标准规定”。

由于锚固剂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胶凝材料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其成分以无机材料为主,有机材料为辅,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因此,能在几小时内产生一定的锚固力。具有快凝、快硬、高强、无收缩、剪切强度高、贯入阻力小等特点。本工法适用于所有矿山巷道、隧道、水利、边坡支护等工程3m以内围岩层锚杆的支护。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配比

百度百科-跨度

如果是单跨简支梁,荷载按20KN/m恒载计算,计算书如下:

连续梁L-1计算书

项目名称: 新工程一

设计:

校对:

专业负责人:

1 计算依据的规范和规程

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1.5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2 计算参数

2.1 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γ0=1.0

2.2 混凝土容重 γc = 25.00kN/m3

2.3 钢材容重 γs = 78.50kN/m3

2.4 程序自动计算梁自重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3 几何信息

3.1 支座信息: 左端 铰支,右端 铰支

3.2 截面信息

截面编号: 1

矩形混凝土断面 高度H=700(mm)宽度B=300(mm)纵筋合力点位置as=35(mm)

混凝土等级:C30纵筋类型:HRB335箍筋类型:HPB235箍筋间距:200(mm)箍筋肢数:2

3.3 梁几何信息

跨号 跨度(mm) 截面号 布置方向

1 8000 1 0度

4 荷载信息(kN,kN*m,kN/m,mm)

4.1 恒荷载

跨号 荷载类型 荷载大小 参数a 参数b

1 满跨均布荷载20

1 满跨均布荷载5.25(自重荷载)

5 计算结果(kN,kN*m,mm)

符号说明及单位:

M:弯矩, M+:正包络弯矩, M-:负包络弯矩, kN*m

Q:剪力, Q+:正包络剪力, Q-:负包络剪力, kN

θ:转角, 弧度

f:标准值组合下挠度, f+:正包络挠度, f-:负包络挠度, mm

σ:强度应力, σw:整体稳定应力, MPa

As:纵筋配筋面积, mm2

Asv:箍筋配筋面积, 按照截面中给定的箍筋间距和箍筋肢数换算, mm2

5.1 各荷载标准值下杆端内力

5.1.1 恒荷载

跨号 左端弯矩M右端弯矩M左端剪力Q右端剪力Q左端转角θ 右端转角θ

10.0000 0.0000 101.0000-101.0000-0.002244 0.002244

5.2 各杆件组合内力及内力包络值

5.2.1 杆件1

5.2.1.1 荷载组合1: 1.2*恒+1.4*活

M 0.00106.05181.80227.25242.40227.25181.80106.05 0.00

Q121.20 90.90 60.60 30.30 0.00-30.30-60.60-90.90 -121.20

5.2.1.2 荷载组合2: 1*恒+1.4*活

M 0.00 88.38151.50189.38202.00189.38151.50 88.38 0.00

Q101.00 75.75 50.50 25.25 0.00-25.25-50.50-75.75 -101.00

5.2.1.3 荷载组合3: 1.35*恒

M 0.00119.31204.53255.66272.70255.66204.53119.31 0.00

Q136.35102.26 68.18 34.09 0.00-34.09-68.18 -102.26 -136.35

5.2.1.4 荷载组合4: 1.2*恒+1.4*活+0.84*风+1.26*积灰+1.4*施工

M 0.00106.05181.80227.25242.40227.25181.80106.05 0.00

Q121.20 90.90 60.60 30.30 0.00-30.30-60.60-90.90 -121.20

5.2.1.5 荷载组合5: 1.2*恒+0.84*风+1.4*雪+1.26*积灰+1.4*施工

M 0.00106.05181.80227.25242.40227.25181.80106.05 0.00

Q121.20 90.90 60.60 30.30 0.00-30.30-60.60-90.90 -121.20

5.2.1.6 内力包络值及应力/配筋:

M-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s420.00420.00420.00420.00420.00420.00420.00420.00420.00

M+ 0.00119.31204.53255.66272.70255.66204.53119.31 0.00

As420.00618.11 1087.35 1381.89 1482.47 1381.89 1087.35618.11420.00

Q- 0.00 0.00 0.00 0.00 0.00-34.09-68.18 -102.26 -136.35

Asv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Q+136.35102.26 68.18 34.09 0.00 0.00 0.00 0.00 0.00

Asv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最大负弯矩配筋As=420.00(mm2)

最大正弯矩配筋As=1482.47(mm2)

最大负剪力配筋Asv=0.00(mm2)

最大正剪力配筋As=0.00(mm2)

然后根据这个去配筋,箍筋按构造配筋就行了。

你这是底框吗?底框,故名思义,底部全框架,又怎么会有剪力墙呢?而且剪力墙两端还设框柱?就算你其实是框剪结构,那墙端也该是端柱,角柱,翼柱之类的吧。而且撇开这个不谈吧。为什么就2根柱下有独基啊,其他没基础,就这么插在土里?

还有框架基础可设拉梁,也可不设拉梁,看上面有无墙体落下,但设拉梁可以传递水平力也不错。可没听说过拉梁上还设圈梁的。圈梁是砖混结构上的。

如果,你这个底框结构是指,下面框架上面砖混的,那么,框架部分以上的砖混墙每层都设圈梁拉结墙体,这和基础没关系吧。如果这个底框结构是指,底框上是剪力墙结构,那也没有圈梁啊。

还有独基或条基抑或是桩基是否够之类?这个问题是通过计算得来的,和上部结构形式,荷载,风载,雪载,场地类别,地基承载力,地质条件,抗震等级等等都有关系,不是你觉得基础土质好就可以的。就地质钻探起码也要好几十米深度取样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结构设计需要依据的。

其实我看这张图,怎么总觉得是下部底框,上部砖混墙的那种呢,实在不像有剪力墙的样子。而且又设墙又设柱,又生独基,不知道怎么建的,乱七八糟。就算是纯框架结构,柱距,定位也不合理。提问的问题也莫名奇妙,你是胡乱画着玩的吗,结构形式布局都有问题。你要重新考虑结构方案才行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595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