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上rom芯片中存储的自举程序

主板上rom芯片中存储的自举程序,第1张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芯片是一种不可被随意改写的存储器,通常用于固化主板上的自举程序。自举程序又被称为引导程序,是计算机启动时首先运行的程序,用于检查硬件配置、初始化系统环境、加载 *** 作系统内核等重要任务。主板上的ROM芯片通常存储着计算机自举程序,其工作流程如下:

1. 计算机开机后,BIOS指令将执行并启动计算机。

2. BIOS会进行系统硬件自检,自检的内容包括处理器、内存、显卡、硬盘和光驱等设备,还会检查每个硬件设备与 *** 作系统是否兼容。

3. *** 作系统启动后,BIOS将把控制权移交给Operation System( *** 作系统)的内核,随后计算机进入 *** 作系统启动界面。

由于ROM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点,因此主板上的ROM芯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自举程序。其中,现代计算机中的BIOS固件通常都是存放在主板上的ROM芯片中,以确保可靠、高效、安全的系统启动过程。

芯片是采用以下工作原理来存储程序的:

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由大量的晶体管构成。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集成规模,大到几亿;小到几十、几百个晶体管。

晶体管有两种状态,开和关,用 1、0 来表示。 多个晶体管产生的多个1与0的信号,这些信号被设定成特定的功能(即指令和数据),来表示或处理字母、数字、颜色和图形等。

芯片加电以后,首先产生一个启动指令,来启动芯片,以后就不断接受新指令和数据,来完成功能。

他采用的是二进制来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7925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