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软件调试记录是干什么的

设备软件调试记录是干什么的,第1张

调试记录指把调试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调试是保证所提供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必须程序,所有费用由设备提供商负担。

程序调试是将编制的程序投入实际运行前,用手工或编译程序等方法进行测试,修正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过程。这是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正确性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编完计算机程序,必须送入计算机中测试。根据测试时所发现的错误,进一步诊断,找出原因和具体的位置进行修正。

因为Docker技术的火热,因此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以容器的方式来运行一个应用。每当容器无法成功运行或者想要对容器中的应用参数、应用配置以及应用启动进行深入研究时,当然希望能够像在宿主机上调试程序一样在容器中调试应用。容器的本质包括应用与应用运行所依赖的环境, 因此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空壳容器(没有运行应用的应用容器),然后进入容器中调试应用。此处的空壳容器提供了应用运行所需的环境,进而可方便的在其中调试应用。实践环境:Centos7.2+Docker1.12.6。

比较规范的镜像的Dockerfile中通常会有ENTRYPOINT与CMD的定义(Docker官方推荐这样做)。因此容器的启动命令则为ENTRYPOINT所对应的脚本或可执行程序加上CMD中定义的内容。比如elasticsearch的Dockerfile定义的ENTRYPOINT与CMD分别为:ENTRYPOINT ["/docker-entrypoint.sh"] CMD ["elasticsearch"],则创建的容器的启动命令为: /docker-entrypoint.sh elasticsearch ;mysql的Dockerfile:ENTRYPOINT ["docker-entrypoint.sh"] CMD ["mysqld"],则创建的容器的启动命令为: /docker-entrypoint.sh mysqld 。所以想要知道一个容器的启动命令需要首先了解其镜像的Dockerfile中ENTRYPOINT与CMD的定义。如何查看一个镜像的ENTRYPONT与CMD的值呢?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上述第一种方式适用于比较规范的镜像,这类镜像通常会提供清晰、具体的Dockerfile。第二种方式适用于各种镜像,尽管是不规范的镜像。通过history、inspect两个命令的任一个均可快速、方便的查看镜像的ENTRYPOINT与CMD的值。

若要调试容器中的应用程序,则需额外的设置实现。docker run命令提供的--entrypoint参数能够覆盖Dockerfile中默认定义的ENTRYPOINT;docker run [OPTIONS] IMAGE [COMMAND] [ARG...]的COMMAND能够替换Dockerfile中定义的CMD。通过上面的示例可以发现,有的镜像的Dockerfile中ENTRYPOINT值为:/docker-entrypoint.sh,CMD为应用的可执行程序;有的镜像的Dockerfile中ENTRYPOINT值为应用的可执行程序,CMD为可执行程序的参数。因此针对不同的镜像想要创建空壳容器其方式是不同的。

容器其实是应用与应用运行所依赖的环境,创建空壳容器即提供了应用所需要的环境,进入此环境中可以调试应用,可以验证应用的各个参数,同样更可以像在宿主机中运行程序一样在此环境中运行应用,区别仅是容器与宿主机的两个环境。上面是对如何在容器中调试应用程序做的一些记录,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一起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8068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