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杀进程严重

小米手机杀进程严重,第1张

以三星为例,Urbandroid Team 称,三星的部分机型在升级到基于 OneUI 的 Android 9 之后「杀后台」现象变得尤为严重,自适应电池(Adaptive Battery)机制相比原生 Android 变得尤为激进,3 天内没有启动过的应用甚至无法从后台再次启动。最为糟糕的情况是,如果你安装了一个可以自动跳过周末的第三方闹钟,那这个闹钟应用很有可能不会像系统闹钟那样在下周一早上准时响起……

正如「别『杀』我应用」网站上控诉的那样,拥有类似机制的还包括华为、一加、小米、华硕等等手机厂商的定制版 Android 系统,它们管理后台的方式大同小异,但都秉承着 iOS 上那一套「划掉就杀掉」的原则——当我们把某款应用的任务卡片从多任务界面划去,它们也就彻底从手机后台中抹除掉了。

这里你可能会问很多问题:

Android 运行内存越来越充裕,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杀后台」现象?

原生 Android 也采用了一套类似的卡片多任务交互方式,有什么区别?

Android 究竟需不需要借助「一键清理」这样的方式来释放运行内存?

我们得从一些基础的原理说起。

Android 的内存回收机制

在 官方文档 中,Google 将「不受应用自身直接控制的应用进程生命周期」描述为 Android 最为基础也最为独特的核心特性,这里我们不妨将「应用进程生命周期」暂时理解为文章开头和第一部分所说的「后台」或「后台进程(process)」。

所以 Android 应用的后台进程去留本应是由 Android 系统来决定的。

当可用运行内存空间不足时,Android 系统会自行决定对特定应用后台进程占用的空间进行回收释放,这个过程中 Android 挥舞着的那把大刀,叫做 LMK(Low Memory Killer)。那 LMK 又是如何判断哪些应用可以被「杀」掉、哪些应用又该暂时放过的呢?

每个应用都有各种各样的组成部分,其中特定组件的运行状态共同组成了一套供 LMK 进行内存回收的「优先级」参考,包括:前台进程、可见进程、服务进程和缓存进程。

oneui关闭频繁使用程序展示:

1、程序缓存过多:在手机设置中清理数据。

2、手机内存过低:系统运行程序多,内存不足,在设置中关闭其他后台运行程序。

3、安装位置不对:进入设置更改储存位置。

4、程序不兼容:建议卸载重新安装该程序或卸载了一些与系统不兼容的程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1835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