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不足怎么解决

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不足怎么解决,第1张

编者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一是加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针对财政预算,对于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到症结所在,积累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做好财政预算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针对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切实提高财政会计预算管理成效。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不足怎么解决?

一是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会计应该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管理权、监督权等权利,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做好会计工作。作为财政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切实依法履职,依法尽责,才能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如果不作为、乱作为,而滥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财政部门,处理要做好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地调节,切实组织落实好财政收入等主要工作外,还要切实履行好财政的监督职责,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发挥。

二是实现全面核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财政预算会计方式,以满足新形势新情况发展的需要。采用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式进行预算管理,不仅要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核算,更要对国有股份、有价证券进行核算。

创新会计预算管理方法。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联系的紧密性,要切实加强财务报账工作,加强对单位的经费预算管理,加大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方面预算控制力度。着重分析财务经营活动,在全面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出高质量的报告分析及总结。充分发挥会计内控制度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管理对推动预算执行的积极作用,以此提高执行盘点、对账的工作效率,确保账目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多采用随机抽检、暗访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大监督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会计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以确保会计预算 *** 作流程清楚,规范 *** 作过程。

提高会计预算管理质量。一是加大财务报告的约束力。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的方式,完善预算信息内容,尽可能地减少财务管理漏洞,对财务报告提出更全面、更严格的要求。二是创新政府固定资产核算。进行折旧计算。在预算报表上,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相关情况。三是克服加强财务公开建设。通过财务公开,实行对财务管理的公开化、阳光化和全程化的监督与管理,增加预算管理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风险状况。四是强化会计业务培训。想法设法拓宽会计预算管理人才引入渠道,通过社会招聘和高校招聘等方式,不断增强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力量,科学规划,精心部署,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反设法地提高会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保证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是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财政部门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基础性工作,严肃财经纪律,从而规范财经行为,实现增收节支的根本目的。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加强日常监管,加大督查落实力度,创新督查方式,减少财务管理漏洞,从而增强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效性,是监管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明确预算监督管理内容。一是确保监督与法定要求相符合。重点产看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否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各单位的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记录等是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要求相符合。检查各单位是否有与国家国会计制度所要求的资产、负债、支出、收入等内容的计量、记录和报告。

三是确保预算编制质量。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会计预算的重要业务内容,因此,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才能够从源头上提高会计预算管理工作质量。面对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动态化等发展形势,财政局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会计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收支目标计划里纳入收入、财务经营活动。针对相预算数据工作的需要,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业务素质。

四是加强职业道德学习。

以良好的职业道德 *** 守进行预算数据的填报,杜绝弄虚作假,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一是加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针对财政预算,对于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到症结所在,积累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做好财政预算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对于财政预算执行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和原则落实的,甚至是违法财经纪律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依法依纪严肃追责,让违反会计预算管理者付出惨痛代价,使其得不偿失,从而筑牢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愿腐的会计预算管理监控的制度笼子。对于预算执行到位、预算控制工作业绩突出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也应该予以奖励,以此充分调动会计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财政局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狠抓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会计核算、监察等工作,积极组建会计核算中心,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业务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多种方式有效配合的积极作用,提高会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创新会计预算管理方法,提高会计预算管理质量。

部门预算反映的是各部门及其系统内部所属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由本部门及所属各单位的预算组成。它由政府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各级人大审议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在实际 *** 作中,由于部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具体、不完整,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

一、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部门预算编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部分预算单位认为上报预算仅仅是为了申请财政拨款,造成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基础不扎实。而部分财政干部认为,实行部门预算就是要满足单位需求,现实财源财力不允许,搞部门预算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

2、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缺乏科学性,部门预算编制粗放。现行部门预算,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未经详细而科学的测算,也不是根据部门和单位人员经费和公务经费的正常需要来确定,而是对过去几年部门和单位实际支出数的简单平均,这种缺乏科学测算论证而编制的部门预算,与实际存在较大差距。

3、全部收入列入部门预算有难度。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要求将部门和单位的各项收入及支出都纳入综合财政预算。在实际中,部门和单位因向上级争取的项目资金、政策性增支及重大决策支出影响,年初部门预算编制时难以充分考虑,制约了部门预算执行的刚性。

4、资金渠道和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使部门容易突破预算。从部门预算资金来源渠道看,既有本部门和单位组织的预算内外收入(含规费收入、罚没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等),又有上级部门的返还收入和拨入资金;从资金的支付方式渠道看,既有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支出、转移支出,又有财政授权支付的零星支出和购买支出等。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和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使部门和单位容易突破预算,尤其是在实行差额预算的情况下,部门和单位通过创收,甚至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来弥补经费不足,从而导致部门预算执行d性增大,刚性减弱。

5、部门预算执行的考核监督机制尚未建立。目前,部门预算注重的是编制方法的可行性、编制内容的准确性,而对预算的执行尚未规定比较详细、明确的监督、约束制度,相应的配套措施显得滞后,削弱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弱化了部门预算的约束力,特别是项目支出的执行更需要有效的监控。

二、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的对策

1、坚持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编制部门预算,重在预算运行机制的创新,要不断完善零基预算等办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定额标准,既要统筹顾及各部门的主要职能、任务,又要通过准确合理的政府预算给予这些部门实现职能任务的财力保障。

2、进一步增强部门和单位预算约束意识,强化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一是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全面、如实地反映部门的收支状况,以增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二是要加大部门预算编制的深度,完善定员定额管理。部门和单位在进一步加强经济状况分析及预测的基础上,建立预算收入经济预测模型,推行标准收入预算法;支出预算编制要完善、细化。人员经费按政策,日常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预算应进行科学论证,视财力状况安排,并建立部门专项资金项目库,根据当年项目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排序,实行项目滚动管理。

3、硬化预算约束,加大预算监督力度。实行部门预算后,预算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调整和追加,确实需要调整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的作用,增强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加大对《预算法》等法律 、法规执行的监督力度,强化预算约束,严肃查处违规事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027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