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针OLED屏幕使用iic接口

7针OLED屏幕使用iic接口,第1张

将模块背面的电阻 R3 换到 R1 位置,此时将模块切换为 IIC 接口电阻 R8 可以用 0 欧姆

  电阻或是用焊锡短接电阻两端。

CS 脚接地。

DC 脚的处理:在 IIC 通信中 DC 的高低电平是用来选择 IIC 通信地址的当 DC 接地时 IIC

从机地址为:0x78,当 DC 接高电平时 IIC 地址为 0x7A测试程序中所用的为 0x78也就是

说大家需要将 DC 接地

关于 RES 的处理。RES 这个脚是 OLED 屏的复位脚大家在用 OLED 屏的时候会发现所

有 OLED 本身都会有一个复位脚因为 OLED 在被 *** 作之前需要在将寄存作一次复位

然后才能对期进行初始货 *** 作否则 OLED 可能会出现水稳定的情况。

RES 处理办法:

1>  简单的验证办法:将RES接电源正这样可以把屏点亮但是会不稳定,在快速测

试时可以这么 *** 作

2>  将RES脚与开发板的复位脚连接通过开发板的复位来对OLED进行复位

3>  通过一个IO脚来对OLED进行复位,这个 *** 作放在对屏初始化之前先将RES拉低

延迟 200ms 左右然后再拉高一直处于高电平状态

4>  通过一个RC复位电路来控制RES

5.D0 为 IIC 时钟线,D1 为 IIC 数据线

不是,我就试过同样的程序,给ADV7390就没反映,给AT24C1024B,RTC8564都有ACK回应。

每种芯片对时序严格度要求不是完全一样,但大体上说,除非某些时序要求非常严格的芯片,其余大部分芯片都是通用的,因为时序要求几ns的延时一般我们都会给us级,所以不存在这种问题。

贴个程序给你看看,,,单片机没有I2C总线接口,只能靠软件模拟

/*程序的I2C从器件地址为1010,片选地址为000*/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SDA=P1^7

sbit SCL=P1^6

void Delay(uint us)

{

for(usus>0us--)

}

void start_iic() // 启动I2C总线

{

SDA=1 // 发送起始条件数据信号,启动时,

SCL=1 // 必需使数据线、时钟信号线处于高电平(空闲态)

Delay(10) // 使用I2C总线必需考虑保持时间和建立时间,故延时

SDA=0 //产生下降沿,发送起始信号

Delay(10)

SCL=0

}

void stop_iic()

{

SDA=0 //为产生上跳沿做准备

SCL=1 //打开时钟线

Delay(10)

SDA=1 //产生停止信号(上跳沿有效)

Delay(10)

SCL=0 //时钟线恢复无效态//

}

void ack_iic()

{

SDA=0 // 接受器件发送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SCL=0

SDA=1 //应答信号低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高电平

}

void nack_iic()

{

SDA=1 //主器件发非应答信号,通知AT24C08不再发送数据

SCL=1

Delay(10)

SCL=0

SDA=0 //非应答信号高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低电平

}

Write_byte(uchar c)

{

uchar i

for(i=0i<8i++)

{

if(c&0x80)SDA=1

else SDA=0

SCL=1

Delay(10)

SCL=0 //因为当时钟线有效是,数据线必须保持稳定的电平,

c=c<<1 //要改变SDA电平,应先将SCL拉低

}

SDA=1 //释放I2C总线,准备接受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if(SDA==1)F0=0 //没有接到应答位

else F0=1

SCL=0

}

uchar Read_byte()

{

uchar i

uchar r=0

SDA=1 //置数据线为输入方式

for(i=0i<8i++)

{

r=r<<1

SCL=1

Delay(10) //保证一定的电平保持时间

if(SDA==1)r++ //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读

SCL=0

}

return r

}

main()

{

uchar slave=0xa0 //I2C总线从器件地址(注意:硬件电路的接法要是片选地址为0,否则不能工作)

uchar Rslave=slave+1 //主器件发送读控制字字节

uchar addre=0x20 // 指定的写数据地址

uchar wbuf=0x23 //将要写进addre的数据

uchar rbuf //存放读出的数据的临时变量

start_iic() //产生起始信号

Write_byte(slave) //发送从器件地址

if(F0==0)return 0 //检查应答位

Write_byte(addre) //发送目的地址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wbuf) //发送8为数据

if(F0==0)return 0

stop_iic() //停止信号

/*8位的数据发送完毕*/

Delay(1000)

start_iic()

Write_byte(slave)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addre)

if(F0==0)return 0

start_iic() //再次产生起始信号,不能少

Write_byte(Rslave) //送读控制字

if(F0==0)return 0

rbuf=Read_byte() //读出指定单元的内容

nack_iic() //非应答信号

stop_iic()

/*8位的数据读取完毕*/

TMOD=0x20 //串口调试

TL1=0xfd

TH1=0xfd

SCON=0x40

PCON=0x00

TR1=1

while(1)

{

SBUF=rbuf //放入缓冲

while(TI==0)

TI=0

Delay(10000)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040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