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求太阳影子的方位?

怎样求太阳影子的方位?,第1张

1.太阳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例如,早晨6时,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时,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东方.因此,可用太阳和物体的阴影概略地测定方向.

2.俗话说:“立竿见影”,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是东西方向,与AB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是北方.

依此法测定方向,插杆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特别是中午12时前后.如11时半和12时半这两个时间的影子长度几乎相等,顶点的连线刚好指向东西方向,连线的垂直线也能较准确地指出南北方向.

本人在阳光下站直,把自己当做树立的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

当地的正午时影子肯定朝正北,然后根据影子的方向来判断:如果影子的方向朝向西北,说明太阳在东南方向,如果影子偏西15度,就说明太阳偏东15度,而太阳的运行速度是15度/小时,那么当时肯定是当地时间11点整。

因此只要测量出影子和正南整北方向之间的夹角,乘以4,就是当时和12点之间的时间差,如果影子便西当地时间即使12减去该值,如果影子的方向偏东,就用12加上该时差即可。

扩展资料:

古人用日晷利用太阳照射下的影子来辨别时间。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仪器,实际发明年代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圭表的使用在商代及周代已经是有相当的发展并且是重要的计时方式。

圭表是以太阳为观测目标的计时仪器,结构相当的简单,所谓的圭表就是由「表」所发展而来,再由圭表发展演变为日晷。「表」,最初就只是一根直立於地上的竹竿或石柱,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竿影测日」,利用竿影的变化来了解时间的变化。

远古的人们在平日生活中发现太阳照射下物体的影子,会随著太阳的所在位置而改变其影子方向与长短,并且有一定的规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042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