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加密及解密问题,我看不少js代码都会用各种a,b,c,d等等去代表一些变量,造成去阅读和找问题很困难!

js加密及解密问题,我看不少js代码都会用各种a,b,c,d等等去代表一些变量,造成去阅读和找问题很困难!,第1张

这是uglify的结果。一般用gulp或者grunt来compile js 的时候都会添加相关的uglify应用(例如gulp-uglify)。

uglify 就是把空格删除把变量和函数名替换成a,b,c,d等等

网上应该有反编译的应用(当然只能把空格还原,文件格式还原,变量和函数名称是无法还原的除非你有当初uglify时候生成的map文件)。

一般的开源第三方代码都会有uglify之后和之前的两个版本(你可以在本地调试的时候加载uglify之前的)。很多第三方uglify之后的文件都是.min.js后缀

js的不可读化处理分为三个方面:压缩(compression)、混淆(obfuscation) 和加密(encryption)。

1. 压缩

这一 *** 作的目的,是让最终代码传输量 (不代表代码量, 也不代表文件体积)尽可能小。压缩js的工具,常见的有:YUI Compressor、UglifyJS、Google Closure Compiler 等。

通常在代码压缩的过程中,只改变代码的语法,代码的语义和控制流不会有太大改变。

常见做法是把局部变量缩短化,把一些运算进行等价替换等。代码压缩对于代码保护有一些帮助,但由于语义和控制流基本没变,起不了太大作用。

在压缩层面上,代码不可读只是一种附带伤害,不是最终目的。

2. 混淆

这一 *** 作的目的,是让代码尽可能地不可读,主要用作代码保护。

让代码不可读,增加分析的难度,这是唯一目的。混淆过后文件体积变大一倍也没关系,代码量变多也没关系,运算慢50% 也没关系。

常见的做法有:分离常量、打乱控制流、增加无义代码、检查运行环境如果不对就罢工,等等。

在混淆层面上,代码不可读是最终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Closure Compiler 的 Advance Level Compression 会压缩类和对象的成员,其压缩结果很难分析,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混淆,但兼容性不太好。

3. 加密

有加密就有解密,意味着加密 *** 作可逆,密文可以明文化。

在Web界,可以称之为加密的东西包括:HTTPS传输、JavaScript实现对称加密或者不对称加密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0929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