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飞机航班航迹的app

显示飞机航班航迹的app,第1张

等待程序的左右手法则:左(右)手法则实际上是仪表法的间接使用,左程序用左手,右程序用右手,两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对应仪表扇区的三个边界构成三个扇区,掌心代表定位点(导航台),食指所指代表飞向定位点的航向,然后根据入航航迹线或出航航迹角所在的扇区加入。

用左(右)手划分扇区的设想是:右航线用右手,食指所指为飞向定位点的航向,以食指为准,向左减小110的方向为拇指所指方向。

向右增加70的方向为中指所指方向,连接中指拇指,就将360范围分成了三个扇区,左上方拇指与食指所夹110扇区为第一扇区,右上方食指与中指所夹70扇区为第二扇区,下方中指与拇指所夹180扇区为第三扇区。

左航线用左手,扇区设想与右航线相同,右上方食指与拇指所夹110扇区为第一扇区,左上方中指与食指所夹70扇区为第二扇区,下方拇指与中指所夹180扇区为第三扇区。

用左(右)手设想出等待航线和确定进入方法

三个扇区在左(右)手上设想以后,假设掌心为导航台,以导航台为准,设想出等待航线或直角航线,看入航航迹线或出航航迹角落在哪个扇区,就用该扇区的加入方法进入。

例如,飞机向台航向为155,向台航迹为90,出航航迹为270,飞行员用右手划分进入扇区,食指指示155、拇指指示45、中指指示225,从而确定出飞机的入航航迹线或出航航迹角270落在第三扇区,因而采用直接进入的方法,即右转至出航航向270即可加入等待航线。

一、基础参数计算:

使用昨天的转弯最晚点距DER(起飞跑道末端) 13km左右的图为底图,离场转弯高度900米,按照3.3%离场梯度反推机场DER标高是450米(作练习的顺序和正常工作顺序相反)。转弯参数如下:

标称航迹的参数计算:

为了得到与实际飞行轨迹较为相近的离场航迹,在计算时,可以按照平均离场航迹的参数进行计算,离场梯度为7%,跑道之上450米转弯,查表可知转弯坡度可以按20°计算,转弯半径为4075米,转弯点距DER 6358米。

二、定高转弯接DF航段的保护区绘制

指定高度转弯衔接DF航段

离场程序直线段最远点,按照规定的离场梯度(默认3.3%)再加上6秒钟的C容差计算得到。风螺旋从最晚点主区的内侧及外侧分别进行绘制,两条风螺旋的初始位置及参数相同,因此,二者公切线对应的sita角度值为90°+DA(这个角度值与速度、高度的大小无关)。

从风螺旋的最远边界来看,转弯角度在90°至105°之间时,最晚标称航迹与内侧风螺旋相切,外扩15°线与外侧风螺旋相切,规范中的图例及上图均属于此种情况。

DF航段的最早标称航迹是直接与航段终点相连接。DER前可以转弯时,最早转弯点按照跑道入口后600米,半宽150位置点来计算。

DF航段的标称航迹采用的20°转弯坡度,爬升梯度7%,因此,转弯距离较短,转弯半径也较小。绘制完转弯半径后,与航段终点做切线即可完成标称航迹的绘制。该航迹是作为参考航迹来使用,超障分析仍应该按照规定梯度进行计算。

三、定高转弯接CF(或TF)航段的保护区绘制

指定高度转弯衔接CF航段

定高转弯接CF或TF航段时,需要指定一个航迹角度,航空器沿这个指定的角度飞向定位点。

这样的飞行方式,对于航迹有一种“收缩”的效用。具体体现为转弯外边界按照30°角度向指定的航迹收缩,转弯内边界按照转弯角度的一半进行收缩。图中转弯角度为70°,因此,内边界切入指定航迹时的夹角为35°。

在绘制CF航段标称航迹时需要考虑航空器“飞过了”指定航迹,需要再转回来,以30°角切入指定航迹的过程,上图中标识出了这个30°切入指定航迹的过程。

四、DF航段与CF航段的比较

在对DF航段、CF航段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四个区域来对比分析:

定高转弯DF航段

定高转弯CF航段

首先是转弯外边界所在的第1区,这个位置上,DF与CF航段的画法是相同的,都是以风螺旋做为外界来进行绘制,这一点与飞越转弯外边界画法相同,与旁切转弯不同(明天可以接着聊这个话题)。

第2区中,DF与CF开始明显不同,DF航段直接与航段终点做切线,而CF航段需要按照30°内收的方式,先飞向指定的航迹,再转向航段终点。

第3区是标称航迹所在区域,DF航段仍然是直接与航段终点做切线,CF的标称航迹绘制时要更复杂一些。

若指定的CF航迹与标称转弯位置比较接近,则从图形上看时,DF与CF的标称航迹会有些相似,就如下面这张图,完全像是“找不同”的游戏,但二者的飞行方法是有本质的差别。

复飞段DF与CF的图例

第4区是转弯内边界的区域,正如前面介绍的,DF航段简单直接的从最早点连接至航段终点,CF航段按照转弯角度的一半向指定航迹收缩。

通过这样几个区域的对比,离场程序DF与CF的主要差别基本上就介绍完了。飞越点转弯接DF或CF航段时,绘制方法与此相同,对照着来看更方便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1612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