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中年危机你怎么看?

程序员的中年危机你怎么看?,第1张

你好,我来谈下我的看法。

都说程序员含哗吃的青春饭,这点我是赞成的。网上有段子称35岁是程序员的分水岭,招聘信息上一般也会有35岁李碧以下的要求,这都印证了程序员是个“高危”职业。那么都潜在了什么危机呢?

年龄大,开发力不从心

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新技术的研究能力也就会下滑,开发能力也会衰退。互联网公司加班是常见的,对于岁数过大就会难以抗压 。客观的说,不是企业无情,岁数大了真的不适合IT这个行业,具体来说是程序员。

转岗竞争大,脱颖而出不容易

既然岁数过大不适合做程序员,不适合开发,那么常见的建议都是转岗或者转行,就实际来说,转岗可能会更好一些。 但是我们到了一定的岁数,代表着一批人到达了转岗的岁数,很多人去竞争管理岗,这个竞争比当初入行要难百倍,毕竟是升级的岗位。那么转岗失败我们要平常心去接受。

转岗失败,房贷压力大

现在的程序员,十人九贷,这是真实的 ,而且贷款的额度也都比较大,每个月的还款金额也不是个小数目,虽然跟工资相比差了点,哪老举但是一旦失业,就会陷入困境。所以,房贷也是程序员头上的一座大山。

总结

程序员要合理的评价自己,及时的发展新鲜市场,从容的应对可发生的一切事情,这样才能和好的处理中年危机。

程序员行业大家都称青春饭,因为分水岭基本在35岁,过了这个年龄相对来说找工作比较困难,变态裁员、换岗、调离地点时有发生,而那些二十多岁的反而比较受青睐。也许跟这个IT行业的规则有很大关系,程序员行业少不了加班、996工作制度普遍存在、甚至加班通宵达旦的,年轻有活力,更能付出时间、精力,没有什么负担;而中年程序员基本都已有家庭,工作、家庭两边负担太重,还要考虑小孩,时间分配就存在存疑。当然如何摆脱中年危机才至关重要:

1、不要做代码搬运工。程序员除了工作期间积累技术经验,还要往高处发展,不能安逸于现状。技术领域全面发展,架构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都存在缺少高级开发人才,如何突破瓶颈,还得努力。

2、往管理层发展。程序员除了技术开发,更加积累这个行业的业务发展,不能单单只专注于代码开发。定位目标,把业务与管理相匹配。

说实话只有不努力的软件从业人员才会有中年危机。发生中年危机的大多都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软件开发工作,纯属搬砖码农。经验丰富,技术一流的程序员企业是愿意花大价钱去支付工资的。

程序员35岁危机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且几乎是一边倒,都认为35岁是绝大多数程序员结束职业生涯的年龄,程序员吃青春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我想要说的是,程序员哪来的什么35岁危机?压根就不关程序员这个职业什么事情。

网上很多人的论调是,做开发虽然工资高,但年龄大了,就会被淘汰,所以能做别的,千万不要当程序员。

这其中其实存在幸存者偏差,网上很多说程序员干不过35岁,自己身边又很少有35岁以上的程序员,所以就得出一个结论:程序员吃青春饭,35岁就会被淘汰。

事实是,当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所有行业中会发现,“35岁危机”是普遍现象,程序员这个职业连前10都进不去。

DT财经统计了智联招聘2019Q3季度所有行业要求35岁以下的职业比例,在最高的十个岗位中并没有IT行业。要求35岁以下的行业,清一色都是传统行业。

这一数据并不能证明程序员没有35岁危机,很有可能是绝大多数面试开发岗的面试者都在35岁以下,因此筛选年龄的成本很贺慧岩低,不太需要将年龄要求写在招聘要求上。也不能排除暗自要求的可能。

但这个数据可以证明,程序员绝对不是35岁危机的唯一“被害人”,比程序员35岁危机更严重的岗位实在太多,如果因为有“35岁危机”就劝别人不要从事开发工作,那至少一半以上的岗位都不值得做。

显然,程序员根本不存在所谓的35岁危机,35岁危机是普遍现象,与职业没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35岁危机的出现?不是职业,也是人的因素。

1.年龄与能力不匹配

什么样的人会被认为能力很强?是技术水平高超?还是思维前卫?都不是。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高于同龄人,就会被大众认为这个人能力很强。

高中生可以背诵20首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一个3岁的孩童可以做到这一点,就会让人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

20多岁可以写一些程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会编程,大部分都会认为他是天才。

大众的认知里,年龄越大就意味着能力越强,如果一个35岁的程序员的能力,与一个刚毕业几年的程序员的能力一样,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能力不行。

2.要求与能力不匹配

35岁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还要买房买车,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的收入加以支撑。

然而很多人却没有认清自己,认为自己资历深,薪酬待遇要求很高,能力却没有达到该有的水平,进而找不到工作,出现“35岁危机”。

所以,到了35岁被淘汰了,跟职业没有太大关系,跟个人关系很大。一名公务员年龄大了,经济压力也大了,被迫转行也会面临自己的35岁危机。

且不说程序员35岁不写代码,不代表全部被淘汰,还有可能是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就说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很多人都会搞混掉。

举几个例子:

2019年,中禅御国人均月收入为碧枣8165元,然而月薪只要达到5000元,就能超越90%以上的人。

马云说过:“烂行业里,好企业也不少,好行业里,烂企业也一大堆”。

很多人会把“整体”看成“个体”。父母认为这所学校本科率极高,自己的孩子要是在这里读书,将来985、211不在话下。一些人认为IT行业工资高、前景好,于是认为自己只要找到IT相关的工作也能拿到高薪,迎娶白富美。

殊不知“整体”只代表一种趋势,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病死率2.7%,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有50%的概率病死,而对我而言可能只有0.01%一样。

不可否认,“整体”代表了一种趋势,如果有90%以上的职场人士都会面临35岁危机,那么大概率你也很难逃过。

但我想说的是,又有哪一个行业很轻松?知道自己可能会有35岁危机,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加以应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否则只会是从一个坑出来,又跳进另外一个坑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3324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4
下一篇 2023-05-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