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现状,看看来自二三线城市程序员的真实感受

程序员现状,看看来自二三线城市程序员的真实感受,第1张

2022年3月,乌鲁木齐市,95年26岁Java后端程序员

我先后在乌鲁木齐市两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过,通过自己努力的思考,总结出了一些对程序员现状的看法,供大家分享和参考。以下内容全部属实。

很多人会觉得程序员是高薪行业,并且有人会说朝九晚五双休,工作清闲还有业余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我来揭晓真实答案。真实答案和上述情况基本完全相反。

真实情况我的城市,程序员的薪资算不上高薪行业,不是行业平均薪资不高,而是这里很多中小企业都会考虑降低用工成本,在招聘的时候用各种方式打压你的薪资。

这种方式尤其对新入行的程序员特别奏效。因为企业打压你工资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新入行的程序员根本就没有与企业谈判的资本。或许你入行时技术功底扎实,开发水平相对较高,又或者你学历很好,综合能力很强。但是企业依旧会以你没有工作经验,以及试用期,或者说培养你都需要付出成本,找人带你教你等等一系列举措,让你哑口无言只好接受企业的用工要求。没有能跟企业谈薪资的能力。企业最后会以一个较低的薪资利用你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而处于新手阶段和试用期的你,想要获得企业的青睐获得转正的机会,会更好的去工作提升以及转正。这样你会在试用期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这个时候大多数程序员都会想,薪资低一些活多一些累一些也无所谓,因为这时候在锻炼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对自己其实也有很大好处。企业也同样利用员工这个心里,不停的激励你去工作。而企业只是付出了很小的成本,利用新人的你去做了很多又苦又累的活,而你还不自知。这样企业很开心啊,而你除了努力付出工作和锻炼,钱却没有收获进口袋里。

你以为你能力锻炼了就会对应的拿到较高的薪水的时候。但是你别忘了,小企业把程序员当码农并且降低用工成本的核心思想并不会因为你的技术提升而发生改变。

企业依旧会以招最少的人用最低的成本让员工干最多的活去运行,并且项目大人员少,这样上线前一个就有理由让你加班,并且告知你是不可避免,去要求你加班工作。我自己的真实经历是连续加班一个月,并且在每天正常下班之后还需要额外加班5-6个小时,工作日连续五天加班后,周末再额外加班一天的强数数度去工作。基本就是一天工作14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这么个强度。而且企业并不会在乎你是不很累,加班不会付加班费,而是以加班可以调休的方式安慰你。然而你想想这种小公司,并且开发人员企业不配备很多的情况下,怎么会让你调休。调休是需要上级领导项目和顷负责人到经理,一系列人的签字的。可想而知,调休说是有,基本想想就可以,不会让你想休就休的,哪怕加班很累,第二天还是要上班。因为你不干就没人干,但是公司项目需要上线。而且你的工作每天都有人监工,你就负责干活就好,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你还会觉得程序员薪资很高吗?

现在企业都知道招年轻人,刚入行的新人最好。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经验,好对付,便宜而且干活又卖力。哪怕有几个不上进的水平差一点的,也会有人监督你把每天的任务完成。怎么说企业都不亏,所以企业能用新人和年轻人为何还会选择你要求薪水高的人呢。你以为你技术上去了,可以跟企业要高薪的时候(其实也不高,就月薪过万而已),以你的技术可以拿到月薪过万薯棚首的时候。企业依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用工成本,或者压根就不录用你。比如试用期只给你80%薪水,哪怕企业知道你经验很丰富,也利用试用期少给钱让你多干活快速熟悉并进入开发。会以工作年限限制你的薪水,你说你水平高怎么证明,其实就是企业不愿意承认和付出更高的成本而已。哪怕你技术很牛学历很好,一样会面对这样的问题。等真到一定的工作年限的时候,你会发现头发和精力和兴趣都会少很多。你再去跟企业谈薪,你还会发现企业还有方式降低用工成本。你有家庭吗,你能加班吗,对你提更高的技术要求等等。虽然总的来说薪资会有一定上升,你想要拿到一个满意的薪资很难,因为你满意企业就会不满意,企业不会为了照顾你,而降低自己的企业的效益。

这就是现在绝大多数程序员现状。付出很多,承受很大的压力,赚取来一点辛苦钱。而且现在程序员绝大多数都会有35岁危机。这行业想要做好是有一定门槛的,还要有抗压能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理解业务的能力。现在你还觉得程序员这份工作好干吗,高薪吗?那些年薪几十万的都是一线大厂的少数人。中国绝大多数行情,程序员就是底层的码农而已。付出这么多,收入稍微比普通职业高了那么一点而已。一样会面对买房买车的压力。谁也没比谁好多少。没有太多业余时间发展爱好,接触更多事物,压力大。绝大多数时间在跟计算机打交道。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很久,一坐就是一天。

我这两天也是刚离职,因为企业不招人进来,就五六个人干一个项目,还加班。当你去面试的时候一大堆企业要招你,但是能给你满意薪水的企业的数量直接就大打折扣了。

当然企业不给你满意的薪水,也不代表你不好,这只是畸形商业模式下的企业招人的方式而已。你要相信自己其实比很多人要优秀。

否则企业会让你怀疑人生的。在一个没有装修过的小房间当码农的感觉亲自体会一下就明白了。就像不被企业在乎的流水线工人埋头苦干。

遇到这种情况程序员们一定要坚持自己薪资的底线,不要让企业或者根本不懂技术的hr 轻易的压低你的薪资。而你却选择默默接受。虽然我们是打工人,但是面对这样的企业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去进行双向的选择。并且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好规划。

希望程序员们都能找到一家满意的公司,去发展。人生只有一次,不只是工作,一定要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

这就是来自二三线程序员的真实现状。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ChatGPT技术的出现,确实会对底层程序员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ChatGPT(对话生成技术)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根据输入的文本,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文本输出,它能够模仿人类的对话行为,使机器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的对话。

由于它可以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文本输出,传统的底层程序员,尤其是一些编写文本信息的底层慎缺帆程序员,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它可以模仿人类的对话行为,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它在输出质量上的不足。因此,底层程序员仍然有必要进行校对、修改、编写等工作,以保证文本的高质量。但不会导致底层程序员全面失业。

自动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一直以来都在改变劳动力市场,导致一些工作被自动化,而另一些工作需要更高级别的技能。因此, ChatGPT 的出现可能导致一些具体的程序员工作需求减少,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例如人工智能开发、数据科学、以及相关的领域。此外,人扮早工智能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数据、高级算法以及深入的人工智能知识才能构建和实施。

因此,即使在自动化技术的影响下,仍然需要高级程序员来开发、部署和维护人工智能系统。因此, ChatGPT 的出现不会导致底层程序员全面失业,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工作造成影响,需要程序员通过不断学习宽雹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来应对这些变化。

此外,ChatGPT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底层程序员的所有工作,而只能取代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它不会导致底层程序员的大规模失业。

清醒点,不是底层程序员,而是大部分人都将经历的“结构性失业”,这是一场不可阻挡的机器替代人工的生产力革命,应对办法是抓住渗透率提升的时代红利。

一点点来说。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个基本的条件,就是人(劳动力)本身是生产的要素之一,只不过以前是农业,而现在是工业。

未来,机械化和AI逐渐替代人工,大部分人不再作为“劳动力”而存在,有人说,这不是正好将人们从“生产”中解脱出来,走向了共产主义吗?

但,“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一个终极形态。

而过渡形态中,大部分人对生产活动没有贡献,其存在却会消耗资源和成本,如果不能妥善的安置,甚至会带来冲突和动荡。

所以一个可能的解,就是通过各种廉价的AI产品、奶头乐来安置这部分群体,给予他们一些看上去的“工作”,但相对机器的工作来说很可能没有实际价值,创造的反而是“成本”。

因此,还需搭配另一种措施双管齐下,细心的读者能推导出来,就不在文章里说了。

40%-50%甚至更高比例的人口脱离了生产,必然会带来产业上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意味着过去很多产业不再有需求,所以会逐渐消失;而一些新的需求会被创造出来,相应的产前册业会应运而生。

这种变化是颠覆性的,我们已经站在了变革的清晨。

过去的经验、思维会被打破,必须更有力度的跟上时代,拥抱变化。

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原则:

在变革的清晨,绝大多数人没有算力去把握“长期”,所有对长期的判断都可能是一种“妄谈”。

因此,把握“短期”,先捞一把再继续观察蛰伏会成为“核心策略”。

目前没有什么办法能把握绝对的优势,普通人能做的只能是尽力延缓自己“跌落”的速度。成为“后一批下岗的人”。

谈两点把握“短期”,拥抱变革,成为时代弄潮儿的思路:

第一条:

抓住AI渗透率快速提升的红利期和时间差,利用AI不断降维打击人力赚快钱。

比如最近爆火的倒卖ChatGPT账号。

举内容行业的例子,就是在ChatGPT尚未普及之前,借助ChatGPT等AI工具,快速生产大量内容作品,进行信慧举宏息轰炸,赚取流量收益。

我之前在《羊了个羊的镰刀大法》中写过,内容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你不知道哪篇内容会突然爆火。

所以,内容行业从业者的最优策略,是采取R策略,用高频对抗概率。

过去,高频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内容创作者的精力和产能是有限的,很难做到高频的生产内容,特别是优质内容。

但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如果你不够高频,就会被甩下马,阅读量下滑,粉丝粘性下降,意味着商业价值的降低。

越来越多的大V搞工作室,养代笔写手,降低内容深度,就是这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降低内容深度,受众反而可以更广,更下沉,商业价值更高)

但ChatGPT可以将内容的生产成本降的足够低,使快速高频的信息轰炸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ChatGPT生产的内容,虽然不够优质,但对于中低端下沉市场已经够用,而把握住中低端下沉市场,就已经把握住了最大规模的群体。

只需稍微润色成更“爽文”,更“情绪刺激”的文风。

利用ChatGPT等AI工具,内容工作者可以多做几十甚至几百个号,并且日更。

快速攫取流量收益。

这将会对反应较慢的普通内容创作者、以及只能够生产ChatGPT水准创作者形成降维打击。

总结一下这条思路,说答谨人话就是“打不过就加入”,帮助AI提升渗透率,革其他普通写手的命,并在这个过程中分一杯羹。

其他行业同理。

这就叫抓住时代红利。

第二条思路则是:

正面迎接AI挑战,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做AI暂时无法取代的存在。

还是以内容行业为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AI内容的疯狂信息轰炸中,人们最终会陷入信息焦虑和迷茫,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

这时候就需要比AI内容更深一层的优质内容,来帮助人们进行分辨、总结和升华。

这就是一种新需求的创造过程。

这个时候卓越的人类内容创作者又有了阶段性的优势。

当然,优势是阶段性的,不排除这部分内容也会渐渐被AI替代,需要启动下一轮升级。这是一个攻防不断交替的过程。

还是那句话,目前看不到一劳永逸,绝对优势的策略。

当然,这种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拒绝陷入流水线、模板化状态,本身也必须建立在拥抱技术和效率上,才能真正做到不被AI取代。

例如,通过ChatGPT等高效率AI工具,快速检索信息,补充知识。将AI当做老师,利用它们学习英语、外文文献,甚至自学编程。

第二条建议,可以简单概括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当然,这两条建议并不冲突,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并且跟紧变化发展,灵敏地嗅到新的机会,并及时下注。

与其焦虑恐惧,不如行动起来,积极应对现实。

毕竟,危机总是危中有机,革命也总是有人被革命,有人革别人的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347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4
下一篇 2023-05-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