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GR3|快拍模式Snapshot 使用心得

理光GR3|快拍模式Snapshot 使用心得,第1张

理光GR3是一台极其小巧轻便低调的卡片机,其中最让我喜爱的功能就是快拍模式Snapshot。

快拍模式是指相机设置固定对焦距离,拍照时就可以不用对焦,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抓拍速度。

要用好GR3的快拍模式,需要了解两个摄影技巧,估焦和超焦距。

估焦就是预先估计拍照距离并提前调好镜头的对焦距离,拍照时候不用对焦直接拍。

超焦距是指在确定的焦段和光圈下,选择一个对应的对焦距离,景深刚好能覆盖到 。

一般手动对焦的镜头,例如徕卡M系列镜头上可以很快很方便的设置超焦距。自动对焦的镜头多数很难直接设置,一般可以使用手机app计算超焦距的对焦距离。

估焦和超焦距一般是广角镜头搭配小光圈使用,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景深,拍照的时候不需要对焦,可以快速抓拍。

GR3之所以被人称为街拍相机,一是因为他的等效焦距28mm,非常适合街头、人文等近距离拍摄。二是快拍模式,其原理就是估焦和超焦距的应用,加上极其小巧轻便的机身可以极快速的抓拍。

下面分享一些我的使用心得:

1 GR3的快拍模式设置在对焦模式选择中,选择Snap快拍对焦。我的是自定义设置,把Fn按键设置成切换快拍模式。这样可以最快速的在快拍模式和普通对焦模式中切换。

2 在快拍模式下,可以设置固定的对焦距离,1m、1.5m、2m、2.5m、5m、 。在屏幕左边有显示对焦距离和景深覆盖范围,花+前拨轮快速调整快拍对焦距离。

3 我很爱使用的估焦拍摄,对焦距离1m,光圈F8左右,根据环境光线来决定,特别适合近距离人物抓拍。

4 快拍模式超焦距的应用就是景深要覆盖到 ,例如光圈F8,对焦距离2m就能覆盖 。如果光圈F16,对焦距离1m就能覆盖 。在屏幕左边显示非常清楚!

快拍模式不适用的情况:

1 光线较暗时,要使用大光圈就需要切换到自动对焦模式精确对焦。

2 拍摄一些近距离特写时候,需要切换到自动对焦模式精确对焦。

3 如果需要1m内近距离估焦拍摄,可以把对焦模式设置到MF手动对焦。

4 快拍模式更适合抓拍盲拍,如果不需要那么快速抓拍的情况,如人像、风光、静物等题材,还是应该使用精确对焦保证画质。

(附几张快拍模式抓拍的我家小朋友)

一、太阳光聚焦法(粗测焦距法):把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至纸上出现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光斑所在处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利用的物理知识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折射成为过焦点的光线”。太阳光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该方法误差较大,只能作为粗测焦距的方法)

二、二倍焦距法:在光具座上一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使蜡烛火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轿侍度,接着调节蜡烛火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光屏档含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的像与蜡烛火焰等大为止,此时用刻度尺测出物距。物距的一半就等于焦距。(利用的物理知识是: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时,其所成的像在二倍焦距处、且成的是倒立、等大、实像。)

三、平行光源法:将一束平行光沿着主光轴方向射到凸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折射光线相交于一点,即焦点,测出此点到凸透镜光心得距离,即为焦距。(该方法类似第一种方法,只不过不再利用太阳光这种平行光源,而是利用人造平行光。)

四、焦点入射法:在凸透镜的一侧放一个发光的点状光源,比如小灯泡,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光屏,沿主光轴移动小灯泡,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与凸透镜直径相等的原型光斑为止,测出小灯泡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此方法其实是把第三种方法“平行光源法”反过来测量。利用的物理知识:“过焦点的光线通过闭蠢吵凸透镜后会折射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五、焦点不成像法:通过凸透镜观看物体,当观察到放大的物体的像时,调节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当物体从看得见到刚好看不见时,测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该方法利用的物理知识是:物体在焦点上时不成像。)

调焦工位是手机摄像头在后端的组装测试最重要的工位,这决定一颗摄像头所能达到的清晰度。而选用的调焦距离决定摄像头清晰点在哪里。

调焦距离是由所选的LENS光学设计所决定的,一般都是用超焦距来选调焦距离。如下图为某款LENS的景深表,选择4米做为调焦距离。

目前比较通用的调焦距离参考以下,

后摄:30W---40CM

2M---80CM

5M FF:1.5M

5M AF:5M

8M AF:3M~5M、10M

13M~16M AF:5M、10M

前摄:一般选择40CM调焦为佳。

随着越来越高的像素发展,选择3米~5米调焦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远距拍摄清晰度的要求,现在很多8M像素以上的摄像头,调焦距离已经设为5米~10米。当然这对模组厂的制程管控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另外还有一种方式能更好的抓到远景的清晰点,就是模组在远距调焦清晰后再下旋一定的角度,这样有很多好处。下期再针对此做一个说明。

以下对行业内高基和摄像头解析力的标准做一个说明。

分辨率:算TVLINE,

行业内规格:2M:中心800  周边650

5M:1200  戚盯 1050

8M:1600   1250

13M:2000  1500

基本算法是,

例如8M像素,为3264*2448,则锋灶用下列公司计算2448/1.414=1700 线来判定中心的TV-LINE线对规格,而0.8D则是约乘于0.7~0.8,来作为一个较好的TVLINE规格。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目前行业内8M的解析力规格已经算是很低了,一般4P的镜头就可以达到这个解析力标准。笔者曾测试过Iphone 4S的8M摄像头,中心可轻松达到2000线了。

目前在模组厂,一般的做法都是生产一批模组,得出MTF数值,测试出TV  LINE做对比,并算MTF的CPK,找出Limit  sample,从而得到生产的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3572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4
下一篇 2023-05-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