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模型流程

预测模型流程,第1张

本书构建的预测模型具体步骤如图5.1所示。首先,在对美国的储量增长历史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与中国原油储量增长历史进行对比研究,明确中国目前的原油新增可采储量分别所处的发展阶段;从前文中美石油生产历史对比的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原油新增可采迟斗橘储量目前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美销裂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码团新增可采储量的增长不仅已经经历了这些增长阶段,而且已经进入递减阶段。中国未来的原油新增可采储量递减阶段的控制参数选择可以以美国的情况作为参考。

图5.1 中美原油储量与产量类比流程

在获取了阶段控制参数后,即可根据公式5.1~5.3对中国的原油产量进行预测。在储采比以一定的比例降至10之前,产量逐年增长;如果储采比降至10,则令储采比恒定为10,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式5.4对未来的产量进行预测。

在进行上述计算的同时,还需要对累计资源探明率进行计算,因为累计发现的油气资源(累计产量与剩余储量之和)不可能超过最终可采资源量,即累计资源探明率不可能大于100%。如果在预测时间段中某一年度开始累计资源探明率达到100%,那么其后的年度新增油气储量为0,即年资源探明率为0,而累计资源探明率恒定为100%,之后的产量仍然按照储采比为10 进行预测。详细的预测流程见图5.2。

我没有自己看你的程序,不过通过图可以锋漏看得清楚啊,实际输出用‘o’表示,预测的用‘+’表示。第一个图估计是初始化,也就是第一步,预告烂测还没有开银友烂始,还是相等的点。而下图表示,已经预测结束,与实际基本吻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3918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