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发射模块怎么用51单片机编程使用

红外发射模块怎么用51单片机编程使用,第1张

红外发射模块用51单片姿历陆机编程使用:用定时器中断来做,红外发送引脚连接到P1.0口, 计数一下定时初值(让P1.0的翻转频率为38KHZ),进定时器中断就对P1.0取反,这样红外就发送出去了。

红外线发射管(IR LED)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属于二极管类。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近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

红外线发射管(IR LED)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属于二极管类。迹顷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近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主要应用于各种光电开关、触摸屏及遥控发射电路中。红外线发射管的结构、原理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近,只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通常使用砷化镓(GaAs)、砷铝化镓(GaAlAs)等材料,采用烂枣全透明或浅蓝色、黑色的树脂封装。

1、建议你接收头使用HS0038一体化接收头,因为其接受频率宽,我做过实验,因为单片机产生中断一般是26-27us,那么产生的频率并不是标准的38KHZ,而是37-38.5范围,其他很多的接收头接收严格。

2、红外罩乱线接收头在接收到38Khz的红外线时候,输出脚为低电平0,而在未接收到38Khz的红外线的时候,输出脚为高电平,其电压值与电源一致。

3、你可以把红外线看成是手电光,调制成38khz是增加其发射功率,而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只接收38Khz的脉冲波。

4、可以通过判断语句随时监控P1.7脚,如发现P1.7为低电平,立即执行下面程序,这个简单不说了。

5、发射电路可以利用中断程序产生13us中断,驱旅并动引脚如P1.0产生中断,控制一个三极管基极,利用三极管控制红外线发射管电源,而红外线发射管的负极接TXD脚,红外线接收直接可以利用RXD脚接红外线接收管的输出脚。

以上内容,本人原创物镇档,欢迎提出意见。

红外收发中,IRDATA[2]与IRDATA[3]是取反的关系。也就是说两个数对应各位前者为1后者就为0

其余的问题,都是根据红外接收时序来编的程序,以下总结以下红外收发时序供参考,你读懂就可以理解了。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遥拿让者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 *** 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

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高8位地址码(9ms~18ms),8位数据码(9ms~18ms)和这8位数据的反码(9ms~18ms)组成。

解码的关键是如何识别"0"滑衫和"1",接收端而言,"0"是0.56ms的高+0.56ms的低。"1"是1.68ms的高+0.56ms的低。所以可以根据高电平消薯的宽度区别"0"和"1"。当高电平出现时开始延时,0.56ms以后,若读到的电平为低,说明该位为"0",反之则为"1",为了可靠起见,延时必须比0.56ms长些,但又不能超过1.12ms,否则如果该位为"0",读到的已是下一位的高电平,因此取(1.12ms+0.56ms)/2=0.84ms最为可靠,一般取0.84ms左右均可。为了共用引导部分延时程序,一般用0.9ms延时。

由此可见,有效数据是4字节(32位)。前两个字节可定义用户编码,后两个字节分别是真正的数据及其反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408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