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转行做什么工作好?

程序员转行做什么工作好?,第1张

我成功源腊族转行两次,现在是职业规划师,已经帮助1600多人解决过职业发展相关的问题,其中有近300转行案例。从我的经验来看,转行有5大难:不舍、不愿、不甘、不狠、不配。

一、不舍:难以割舍过往积累

我从2005年到2017年,都在做软件开发和研发管理工作,有十几年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主导过互联网电视盒子开发、写过两本编程书),所以当我说要开启新征程,围绕职业生涯发展新的事业时,我的那些做技术的朋友们,都觉得很可惜——“你这十几年做得那么好,积累了那么多技能和经验,扔掉实在太可惜了。”

想想看,我们看别人转行时,尚觉得可惜,放在自己身上,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我有一大票做软件开发的朋友,其中有不少伙伴,过了35岁,这次聊起来,说想转行,下次再聊,还说想转行,但自始至终,都不会有什么实际行动。

要割舍掉过去积累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人际关系、成绩等,真的是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恋恋不舍,难以跨出转行这一步。

但如果你有了更心仪的目标,往前多看二十年雹弊、三十年,过去的十年八年积累,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

图片

二、不愿:拒绝尝试有失败可能的方向

我做技术支持工程师时,到电信干活,人家叫我“安工”。我做软件开发时,在技术沙龙上做分享,组织方和与会者,说我是“技术牛人”。现在,我参加各种学习组织的活动,人家说我是做职业规划的。

职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还是我们的一个自我,关系到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也关系到我们怎么看待自己,还关系到我们会怎么行动、思考和感受。

当我们想要转行时,这个自我就会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怎么看自己、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等,都会变化。

这个变化过程,是漫长的,可能伴随痛苦的,也可能失败的。

我有一个客户M,原来在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做销售,后来转行做了培训师,每次执行完培训,都会自我怀疑:

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太“虚”了,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是大忽悠?

我讲的东西真的会给客户带来改变吗?

我适合做培训师吗?

这事儿有意义吗?

……

越怀疑,M越觉得培训师不适合自己,越觉得还是原来的工作更好。

M遇到的麻烦,实质是——随着对新职业的体验越来越深入,我们可能会抵触新职业背后的自我,陷入痛苦的泥沼。

这也是转行最难的地方——新旧自我更替。

因为新旧自我更替可能很困难、很痛苦,甚至会失败,所以很多伙伴在实施转行之前,总想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一做就必定能成、转换过去就可以长期发展的职业。如果一个选项不是百分百确定适合自己,他们内心就会涌起各种担忧,拒绝进行尝试。

简单讲,如果一个选项存在不确定性,行动起来可能会失败,他们就不愿意进行尝试。

但实际上,在我们体验之前,是无法仅仅通过信息分析就百分百确认某个职业是完全适合自己的。适合与否,需要在行动中确认。只有反复尝试和调整,我们才能把某一个职业发展成适合自己的职业。

如果你拒绝与不确定性共舞,发现可能失败就坚决不行动,你就无法收获属于你的理想职业。

转行的过程,其实是从若干可能的选项中选取一个,用行动将其变局指为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这个过程,《转行:发现一个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讲的非常清楚,建议仔细研读。

年龄大的普通程序员,将来的出路无非就是以下三个:

1、稳定地贺宏待在一家公司,有一定产出效率,成为一颗螺丝钉,不出彩也不出丑,就像之前棉纺厂的工人那样,直到这家公司不行了,找另一家,继续做个普通一兵。其实这事儿和几十年前的工人一样,只是时代不一样,职业的名字变了。

2、寻找相对优势,到稀缺你技术、能力、经验的地方,找到存在感。比如一线城市回退到二线、三线;比如互联网顶级公司的普通程序员进入小公司;比如互联网行业的普通程序员进入传统行业有软件部门的公司。

3、转行,想干什么干什么去,很多人认为,一个 35 岁以上的程序员相比较一个 20来岁的毕业生,精神状况、身体状况必定是不如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所以要尽早转行。那么问题来了,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吗?程序员的职业发展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觉得时至今日,相比其他职业,程序员仍然是一个投入产出比比较高的职业。程序员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而是一个常青销陆的职业。程序员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员工福利都是非常不错的:d性工作,定期团建,免费健身;一禅斗册日三餐、零食饮料应有尽有。对于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还没有明确职业目标的理工科毕业生而言,把程序员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北京为例,应届毕业起薪在 8000-10000 元,比其他职业高出不少。程序员现在小蜜蜂云工作了解很多远程可办公的,全职兼职都是有的,可供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

程序员在职业生涯第一个阶段,通常是 3-5 年。这个阶段要以职业探索为主,脚踏实地写好每一行代码。只有快速学习和成长,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职场立足,走好未来的路。现在程序员的职业领域已经细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大数据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某某语言工程师、系统架构师、web 前端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等等。

程序员又被人们戏称为“程序猿”,虽然薪资不低却依然掩饰不住悲催的命运:加班、单身成了这一职业的代名词。而最重要的,是职业发展限制性较高,常常有程序员忧虑自己的职业只是一碗青春饭。而正在这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临了,程序员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想要投身大数据行业。那么,程序员转行大数据是个明智的选择吗?

除手念去个人因素,大数据的确具有十分强大的发展潜力。从国家政策到国内各大企业的重视程度,无一不在为大数据时代的腾飞积蓄着力量。而且,不同于传统的IT行业,大数据行业其实更像是一个工具,也可以说是各行各业的一个神器。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360行,行行都能利用大数据分享到不小的红利。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地引导企业进行企业决策,把企业从传统的“凭经验吃饭”的套路中解脱出来。从此以后,再也没人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了,经验代表过去,而大数据代表着未来。大数据工程师经过多年的历练,说是企业的“军师”也不为过。而广泛的行业范畴更为大数据专业人才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可以说,大数据给了人们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限的发展可能。而相比之下,程序员的发展空间就会显得局促很多。其实,任何行业都不是一味的黯淡无光和一味的前途无量。还是需要看个人的喜好和专长。如果你对大数据感兴趣,欢迎来报名光环大数据培训班,相信你会有一个美历薯埋好的将来肢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434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