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由 哪几部分组成

线程由 哪几部分组成,第1张

线程(thread),有时被称为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LWP),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元。一个标准的线程由线程ID,当前指令指针(PC),寄存器集合和堆栈组成。另外,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被系统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它线程共享进程所拥举镇有的全部资源。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消另一个线程,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由于线程之间的相互制约,致使线程在运行中呈现出间断性。线程也有就绪、阻塞和运行三种基本状态。

线程是程序中一个单一的顺序控制流程.在单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完成不同的工作,称为多线程.

-----------------------------------

如果不是很具体的话,扰乎我就举java为例讲一下线程吧:

Java提供了线程类Thread来创建多线程的程序。其实,创建线程与创建普通的类的对象的 *** 作是一样的,而线程就是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实例对象。每个Thread对象描述了一个单独的线程。要产生一个线程,有两种方法:

1、需要从Java.lang.Thread类派生一个新的线程类,重载它的run()方法;

2、实现Runnalbe接口,重载Runnalbe接正李粗口中的run()方法。

开发十年经验总结,阿里架构师的手写Spring boot原理实践文档

阿里架构师的这份:Redis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带你手撕Redis

Tomcat结构原理详解

说到进程,恐怕面试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线程和进程的关系了,那么先说一下答案: 在 Linux 系统中启瞎,进程和线程几乎没有区别

Linux 中的进程其实就是一个数据结构,顺带可以理解文件描述符、重定向、管道命令的底层工作原理,最后我们从 *** 作系统的角度看看为什么说线程和进程基本没有区别。

首先,抽象地来说,我们的计算机就是这个东西:

这个大的矩形表示计算机的 内存空间 ,其中的小矩形代表 进程 ,左下角的圆形表示 磁盘 ,右下角的图形表示一些 输入输出设备 ,比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等。另外,注意到内存空间被划分为了两块,上半部分表示 用户空间 ,下半部分表示 内核空间

用户空间装着用户进程需要使用的资源,比如你在程序代码里开一个数迅盯组,这个数组肯定存在用户空间;内核空间存放内核进程需要加载的系统资源,这一些资源一般是不允许用户访问的。但是注意有的用户进程会共享一些内核空间的资源,比如一些动态链接库等等。

我们用 C 语言写一个 hello 程序,编译后得到一个可执行文件,在命令行运行就可以打印出一句 hello world,然后程序退出。在 *** 作系统层面,就是新建了一个进程,这个进程将我们编译出来的可执行文件读入内存空间,然后执行,最后退出。

你编译好的那个可执行程序只是一个文件,不是进程,可执行文件必须要载入内存,包装成一个进程才能真正跑起来。进程是要依靠 *** 作系统创建的,每个进程都有它的固有属性,比如进程号(PID)、进程状态、打开的文件等等,进程创建好之后,读入你的程序,你的程序才被系统执行。

那么, *** 作系统是如何创建进程的呢? 对于 *** 作系统,进程就是一个数据结构 ,我们直接来看 Linux 的源码:

task_struct 就是 Linux 内核对于一个进程的描述,也可以称为「进程描述符」。源码比较复杂,我这里就截取了一小部分比较常见的。

我们主要聊聊 mm 指针和 files 指针。 mm 指向的是进程的虚拟内存,也就是载入资源和可执行文件的地方; files 指针指向一个数组,这个数组里装着所有该进程打开的文件的指针。

先说 files ,它是一个文件指针数组。一般来说,一个进程会从 files[0] 读取输入,将输出写入 files[1] ,将错误信息写入 files[2] 。

举个例子,以我们的角度 C 语言的 printf 函数是向命令行打印字符,但是从进程的角度来看,就是向 files[1] 写入数据;同理, scanf 函数就是进程试图从 files[0] 这个文件中读取数据。

每个进程被创建时, files 的前三位被填入默认值,分别指向标准输入流、标准输出流、标准错误流。我们常悄昌空说的「文件描述符」就是指这个文件指针数组的索引 ,所以程序的文件描述符默认情况下 0 是输入,1 是输出,2 是错误。

我们可以重新画一幅图:

对于一般的计算机,输入流是键盘,输出流是显示器,错误流也是显示器,所以现在这个进程和内核连了三根线。因为硬件都是由内核管理的,我们的进程需要通过「系统调用」让内核进程访问硬件资源。

PS:不要忘了,Linux 中一切都被抽象成文件,设备也是文件,可以进行读和写。

如果我们写的程序需要其他资源,比如打开一个文件进行读写,这也很简单,进行系统调用,让内核把文件打开,这个文件就会被放到 files 的第 4 个位置,对应文件描述符 3:

明白了这个原理, 输入重定向 就很好理解了,程序想读取数据的时候就会去 files[0] 读取,所以我们只要把 files[0] 指向一个文件,那么程序就会从这个文件中读取数据,而不是从键盘:

同理, 输出重定向 就是把 files[1] 指向一个文件,那么程序的输出就不会写入到显示器,而是写入到这个文件中:

错误重定向也是一样的,就不再赘述。

管道符其实也是异曲同工,把一个进程的输出流和另一个进程的输入流接起一条「管道」,数据就在其中传递,不得不说这种设计思想真的很巧妙:

到这里,你可能也看出「Linux 中一切皆文件」设计思路的高明了,不管是设备、另一个进程、socket 套接字还是真正的文件,全部都可以读写,统一装进一个简单的 files 数组,进程通过简单的文件描述符访问相应资源,具体细节交于 *** 作系统,有效解耦,优美高效。

首先要明确的是,多进程和多线程都是并发,都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利用效率,所以现在的关键是,多线程和多进程有啥区别。

为什么说 Linux 中线程和进程基本没有区别呢,因为从 Linux 内核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把线程和进程区别对待。

我们知道系统调用 fork() 可以新建一个子进程,函数 pthread() 可以新建一个线程。 但无论线程还是进程,都是用 task_struct 结构表示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共享的数据区域不同 。

换句话说,线程看起来跟进程没有区别,只是线程的某些数据区域和其父进程是共享的,而子进程是拷贝副本,而不是共享。就比如说, mm 结构和 files 结构在线程中都是共享的,我画两张图你就明白了:

所以说,我们的多线程程序要利用锁机制,避免多个线程同时往同一区域写入数据,否则可能造成数据错乱。

那么你可能问, 既然进程和线程差不多,而且多进程数据不共享,即不存在数据错乱的问题,为什么多线程的使用比多进程普遍得多呢 ?

因为现实中数据共享的并发更普遍呀,比如十个人同时从一个账户取十元,我们希望的是这个共享账户的余额正确减少一百元,而不是希望每人获得一个账户的拷贝,每个拷贝账户减少十元。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 只有 Linux 系统将线程看做共享数据的进程 ,不对其做特殊看待 ,其他的很多 *** 作系统是对线程和进程区别对待的,线程有其特有的数据结构,我个人认为不如 Linux 的这种设计简洁,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在 Linux 中新建线程和进程的效率都是很高的,对于新建进程时内存区域拷贝的问题,Linux 采用了 copy-on-write 的策略优化,也就是并不真正复制父进程的内存空间,而是等到需要写 *** 作时才去复制。 所以 Linux 中新建进程和新建线程都是很迅速的

首先说一个错误的说法:通过查看文档中是否出现synchronized修饰符,可以确认一个方法是否是线程安全的。线程安全性不是销亮一种“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属性。实际上,线程安全性有多种级别。针对常见的情形作简单概括:

--不可变的(immutable) -这个类的实例是不可变的,不需要外部同步。例如String、long和Biginteger

--无条件的线程安全(unconditionally thread-safe) -这个类的实例是可变的,但是亏斗或这个类有足够的内部同步,它的实例可以被并发使用,无需任何外部同步。例如Random和ConcurrentHashMap

--有条件的线程安全(conditionally thread-safe) -对于单独的 *** 作可以是线程安全的,但是某些 *** 作序列可能需要外部同步。条件线程安全的最常见的例子是遍历由 Hashtable 或者 Vector 或者返回的迭代器。由这些类返回的 fail-fast 迭代器假定在迭代器进行遍历的时候底层集合不会有变化。为了保证其他线程不会在遍历的时候改变集合,进行迭代的线程应该确保它是独占性地访问集合以实现遍历的完整性。通常,独占性的访问是由对锁的同步保证的。并且类的文档应该说明是哪个锁(通常是对象的内部监视器(intrinsic monitor))。

--非线程安全(not thread-safe) - 这个类的实例是可变的。为了并发地使用它们,必须利用外部同步包围每个方法调用。例如ArrayList和hashMap。

--线程对立的(thread-hostile) - 即使所有的方法调用都被外部同步包围,这个类仍不能安全地被多个线程并发使用。线程对立的类或者方法非常少,当类修改静态数据,而静态数据会影响在其他线程中执行的其他类的行为,这时通常会出现线程对立。线程对立类的一个例子是调用 System.setOut() 的类。

二、注意:

1.有条件的线程安全类,必须指明哪个方法调用序列需要外部同步,以及在执行这些序列的时候要获得哪把锁。

2.无条件的线程安全类,应该考虑使用私有锁对象(private lock object)来代替同步的方法:

因为这个私有锁对象不能被这个类的客户端程序访问,所以它们不可能妨碍对象销伍的同步。

总结:

每个类都应该利用严谨的说明或者线程安全注解,清楚地在文档中说明它的线程安全属性。synchronized修饰符与这个文档毫无关系。有条件的线程安全类和无条件的线程安全类应该按照上述规范编写实现文档。这样可以防止客户端程序和子类的不同步干扰,让你能够在后续的版本中灵活地对并发控制采用更加复杂的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505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