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iic程序不懂给分析下啊

单片机iic程序不懂给分析下啊,第1张

贴个程序给你看看,,,单片机没有I2C总线接口,只能靠软件模拟

/*程序的I2C从器件地址为1010,片选地址为000*/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SDA=P1^7

sbit SCL=P1^6

void Delay(uint us)

{

for(usus>0us--)

}

void start_iic() // 启动I2C总线

{

SDA=1 // 发送起始条件数据信号,启动时,

SCL=1 // 必需使数据线、时钟信号线处于高电平(空闲态)

Delay(10) // 使用I2C总线必需考虑保持时间和建立时间,故延时

SDA=0 //产生下降沿,发送起始信号

Delay(10)

SCL=0

}

void stop_iic()

{

SDA=0 //为产生上跳沿做准备

SCL=1 //打开时钟线

Delay(10)

SDA=1 //产生停止信号(上跳沿山和有效)

Delay(10)

SCL=0 //时钟线恢复无效态//

}

void ack_iic()

{

SDA=0 // 接受器件发送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SCL=0

SDA=1 //应答信号低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高电平

}

void nack_iic()

{

SDA=1 //主器件发非应答信号,通知AT24C08不再发送数据

SCL=1

Delay(10)

SCL=0

SDA=0 //非应答信号高电平有效,故需将其重新置低电平

}

Write_byte(uchar c)

{

uchar i

for(i=0i<8i++)

{

if(c&0x80)SDA=1

else SDA=0

SCL=1

Delay(10)

SCL=0 //因为当时钟线有效是,数据线必须保持稳定的电平,

c=c<<1 //要改变SDA电平,应先将SCL拉低

}

SDA=1 //释放I2C总线,准备接受应答信号

SCL=1

Delay(10)

if(SDA==1)F0=0 //没有接到应答位

else F0=1

SCL=0

}

uchar Read_byte()

{

uchar i

uchar r=0

SDA=1 //置数据线为输入方式

for(i=0i<8i++)

{

r=r<<1

SCL=1

Delay(10) //保证一定的电平保持时带正间

if(SDA==1)r++ //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读

SCL=0

}

return r

}

main()

{

uchar slave=0xa0 //I2C总线从器件地址(注意:硬件电路的接法要是片选地址为0,否则不能工作)

uchar Rslave=slave+1 //主器件发送读控制字字节

uchar addre=0x20 // 指定的写数据地址

uchar wbuf=0x23 //将要写进逗行盯addre的数据

uchar rbuf //存放读出的数据的临时变量

start_iic() //产生起始信号

Write_byte(slave) //发送从器件地址

if(F0==0)return 0 //检查应答位

Write_byte(addre) //发送目的地址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wbuf) //发送8为数据

if(F0==0)return 0

stop_iic() //停止信号

/*8位的数据发送完毕*/

Delay(1000)

start_iic()

Write_byte(slave)

if(F0==0)return 0

Write_byte(addre)

if(F0==0)return 0

start_iic() //再次产生起始信号,不能少

Write_byte(Rslave) //送读控制字

if(F0==0)return 0

rbuf=Read_byte() //读出指定单元的内容

nack_iic() //非应答信号

stop_iic()

/*8位的数据读取完毕*/

TMOD=0x20 //串口调试

TL1=0xfd

TH1=0xfd

SCON=0x40

PCON=0x00

TR1=1

while(1)

{

SBUF=rbuf //放入缓冲

while(TI==0)

TI=0

Delay(10000)

}

}

在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串行扩展总线中,IIC总线以其严格的规范和众多带IIC接口的外围器件而获得广泛的应用。 IIC总线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它以1根串行数据线(SDA)和1根串行时钟线(SCL)实现了全双工的同步数据传输。随着IIC总线研究的深入,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视/音频领域、IC卡行业和一些家电产品中,在智能仪器、仪表和工业测控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

1. IIC总线硬件结构

IIC串行总线有两根信号线:一根双向的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所有接到IIC总线上的设备的串行数据都接到总线的SDA线团游,各设备的时钟线SCL接到总线的SCL。

总线对设备接口电路的制造工艺和电平都没有特殊的要求(NMOS、CMOS都可以兼容)。数据传送率按IIC总线可高达每秒十万位,高速方式可高达每秒四十万位。

总线的运行(数据传输)由主控器控制。主控器启动数据的传送(发出启动信号),发出时钟信号,传送结束时发出停止信号,通常主控器是微处理器。被主控器寻访的设备都称为从机。为了进行通讯,每个接到IIC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以便于主控器寻访。

2. IIC总线时序

在IIC总线传输过程中,将两种特定的情况定义为开始和停止条件(如图1):当SCL保持“高”,SDA由“高”变为“低”时为开始条件;SCL保持“高”,SDA由“低”变为“高”是为停止条件。开始和停止条件由主控器产生。使用硬件接口可以很容易地检测慎芹开始和停止条件,没有这种接口的微机必须以每时钟周期至少两次对SDA取样以检测这种变化。

图1   总线开始/停止

SDA线上的数据在时钟“高”期间必须是稳定的,只有当SCL线上的时钟信号为低时,数据线上的“高”或“低”状态才可以改变。

输出到SDA线上的每个字节必须是8位,每次传输的字节不受限制,每个字节必须有一个应答为ACK。如果一接收器件在完成其他功能(如一内部中断)前不能接收另一数据的完整字节时,它可以保持时钟线SCL为低,以促使发送器进入等待状态,当接收器械准备好接受数据的其它字节并释放时钟SCL后,数据传输继续进行。IIC数据总线传送时序如图2。

图2 总线数据传送时序

数据传送具有应答是必须的。与应答对应的时钟脉冲由主控器产生,发送器在应答期间必须下拉SDA线。当寻址的被控器件不能应答时,数据保持为高,接着主控器产生停止条件终止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当用到主控接收器的情况下,主控接收器必须发出一数据结束信号给被控发送器,被控发送器必须释放数据线,以允许主控器产生停止条件。合法的数据传输格式如图3所示:

超始位 被控接收器地址 R/W 应答位 数据 塌孝销应答位 、、、、 停止位

图3

IIC总线在开始条件后的首字节决定哪个被控器将被主控器选择,例外的是“通用访问”地址,它可以寻址所有期间。当主控器输出一地址时,系统中的每一器件都将开始条件后的前七位地址和自己地址比较。如果相同,该器件认为自己被主控器寻址,而作为被控接收器或被控发送器则取决于R/W位。

3. IIC总线特点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IIC总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结构上具有相同的硬件接口界面。IIC总线系统中,任何一个IIC总线接口的外围器件,不论其功能差别有多大,都是通过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连接到IIC总线上。这一特点给用户在设计应用系统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用户不必理解每个IIC总线接口器件的功能如何,只要将器件的SDA和SCL引脚连到IIC总线上,然后对该器件模块进行独立的电路设计,从而简化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抗干扰的能力,符合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设计原则。 (2) 总线接口器件地址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在单主系统中,每个IIC接口芯片具有惟一的器件地址,由于不能发出串行时钟信号而只能作为从器件使用。各器件之间互不干扰,相互之间不能进行通信,各个器件可以单独供电。FPGA与IIC器件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独一无二的器件地址来实现的。 (3) 软件 *** 作的一致性。由于任何器件通过IIC总线与DSP进行数据传送的方式是基本一样的,这就决定了IIC总线软件编写的一致性。 (4) PHILIPS公司在推出IIC总线的同时,也为IIC总线制订了严格的规范,如:接口的电气特性、信号时序、信号传输的定义等。规范的严密性,结构的独立性和硬、软件接口界面的一致性,极大地方便了IIC总线设计的模块化和规范化。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xjtu_drum/archive/2006/09/13/1219159.aspx

没有仔细看你的程序,写不进去通常有几种原因:

1.总线时序控制不当或电平不当,我留意到你是用P2口的两只脚来做连接,不知道你有没迟迹有接上拉电阻,是渗或否符合时序就靠你自己来详细核对了.

2.24C02的地址译码引脚的连接方式和程序中的IIC命令里的"芯片地码喊并址"不匹配.

3.写动作结束后需要10毫秒等待时间,如果提前去读,则会得不到响应.

4.24C01芯片已坏或者CPU有关引脚失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526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