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org为什么能得到硅谷大佬集体捧场?它立志让每个美国人都会编程,弥补程序员荒

Code.org为什么能得到硅谷大佬集体捧场?它立志让每个美国人都会编程,弥补程序员荒,第1张

能让这些人集合在一起的机会还真是不多,这次是为了微软前高管Hadi Partovi创办的公益组织Code.org做宣传。Code.org 的宗旨是在美国推广计算机编程的教育,其拍摄的纪录片将会在下周面向美国的50万教师和1000万学生播放。不光微软赞助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扎笑肆克伯格还在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也分享了这个消息。Partovi认为,目前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程序员的巨大需求和供给不足之间的弊病,这也是为什么外国工程师(尤其是中国工程师)在这里一直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在美国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每年大量的电脑公司和软件公司也有着十几万人的硬性需求,而且多数都是高薪职位。并且在现在,程序员的作用早就超越了软件公司本身,他们已经成为所有的产业 – 比如金融机构、能源公司、甚至农业机构里的中坚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code.org 的分析却认为美国本土的劳动力存在“程序员荒”的现象。在参考了美国劳工部的数据之后,Code.org的调查认为到2020年美国将有140万个程序员岗位,而目前的教育水平只能产生40万个合格的程序员,所以才有众多科技公司纷纷想用更多的H1B签证来寻找外国的IT才俊。因此对于程序员们来说,如今的就业环境依然是一个很强的卖方市场。每年苹果、Google、Intuit、Adobe等等公司都为了这些宝贵的员工相互挖角,而且即使给出了10万美元的高薪也无法阻止工程师们忽略来自其他地方的更好的机会。在2004年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之后,只有15%的人认碰搏轿为IT是一个有希望的职业轨迹,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8%,2012年是38%。当然,Partovi的想法不光是想帮大家找工作这么简单, 的确,在现在学计算机简直是一件万能的事情。简单的说,如果想改变世界,就学电脑吧!如果想拿到高工资,那也学电脑吧!与此同时,Code.org 还力求解决美国教育系统的弊病。在新出台的STEM专业(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法案中,有四十一个州都没有将计算机专业当作法案的一部分,这代表着STEM法案背后的大量资金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程序员工作。并且,这代表着计算机在这些州的中学教育体系中也并不被重视:大多数人不需要修计算机就能高中毕业,它只是一门高级选修课而已。造成的结果就是只有那些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对编程有热情和兴趣的孩子才会编程。Partovi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孩子在更小的时候就能接触电银巧脑教育,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去学习计算机,而不会因为仅仅是学校里不教这些课就错失机会。看起来,现在编程就像会开车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技术了。就像Code.org的宣传片片头引用的乔布斯语录一样:每个美国人都应该会编程,因为它教你如何思考。不管我们怎么看互联网、社交媒体这些东西的好与坏,一个现实就是它们已然无处不在。那我们是选择参与改变它,还是被它改变?

这位杭州程序员之所以能够带动八百人捡垃圾,就是因为这位程序员将跑步和垃圾结合了起来,使得大家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保护环境等有益行为。

很多人都有跑步的习惯,如果大家能够在跑步的过程中做到随手捡垃圾的行为,那么对于环境的保护无疑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这位杭州程序员就突发奇想将跑步和捡垃圾相结合,而这位杭州程序员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积极响应。

一、这位杭州程序员提出了慢跑和捡垃圾相结合的活动。

如果是单纯捡垃圾的公益活动,我想这位杭州程序员可能并不会影响到这么多人。因为很多人觉得捡垃圾是一种非常枯燥的活动,所以就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参加,但是如果将捡垃圾和慢跑相结合,那么喜欢运动的人就能够在跑步过程中,做到捡垃圾这种公益行为。

二、杭州程序员对公益环保事业进行了宣传推广。

这位杭州程序员为了鼓励大家,都参与到捡垃圾这项公益活动中,这位杭州程序员就鼓动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家人,对这项活动进行了宣传推广。而这位杭州程序员的举动得到了很多公益热心者的积极响应,并且这项活动还受到了当地部门的响应以及支持,所以这项活动才能够大范围的推广开来。

三、杭州程序员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到了跑步捡垃圾的公益活动中。

其实这位杭州程序员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参加这项公益活动,那么必然会打击这项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为了鼓励大家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来,这位杭州程序员基本上,每天都会参与到跑步捡垃圾的活动中来。正是在长期的坚持下,这项公益活动才会具有越来越高的影响力。

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在中国通常人们称呼他力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塞尔维亚裔澳大利亚籍基督教布道家,“没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组织创办人、残疾人励志演讲家。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人物简介

人物概述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尼克·武伊契奇)生于澳大利亚,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余数碰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年仅31岁(注:2013年31岁),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

随着尼克的成长,他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自己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用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像刷牙、洗头、打电脑、游泳、做运动和其他更多的事情。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的荣誉称号,这是一项很大的的荣誉。尼克鼓励每个人勇于面对并改变生活,开始完成人生梦想的征程。通过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和与人们沟通的惊人能力,尼克深受孩子、少年和青年人的喜爱,Nick是真正的使人倍受鼓舞的演说家。

出生意外

尼克·胡哲出生于1982年12月4日。他一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腿,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他自称“小鸡腿”。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他的父亲吓了一大跳,甚至忍不住跑到医院产房外呕吐。他的母亲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直到尼克胡哲4个月大才敢抱他。

父母对这一病症发生在他身上感到无法理解,多年来到处咨询医生也始终得不到医学上的合理解释。

“我母亲本身是名护士,怀孕期间一切按照规矩做,”英国《每日邮报》7月1日援引尼克·胡哲的话报道,“她一直在自责。”

学习生活

但是,武伊契奇的双亲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培养,而是希望他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学习。

“父亲在我18个月大时就把我放到水里,”武伊契奇说,“让我有勇气学习游泳。”

武伊契奇的父亲是一名电脑程序员,还是一名会计。武伊契奇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用两个脚指头打字。后来,父母把武伊契奇送进当地一所普通小学就读。武伊契奇行动得靠电动轮椅,还有护理人员负责照顾他。母亲还发明了一个特殊塑料装置,可以帮助他拿起笔。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武伊契奇难免受到同学欺凌。“8岁时,我非常消沉,”他回忆说,“我冲妈妈大喊,告诉她我想死。”10岁时的一天,他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没能成功。在这期间双亲一直鼓励他学会战胜困难,他也逐渐交到了朋友。 直到13岁那年,武伊契奇看到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介绍一名残疾人自强不息,给自己设定一系列伟大目标并完成的故事。他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目标。

如今,回想起那段倍感艰辛的学习经历,武伊契奇认为这是父母为让他融入社会作出的抉择。“对我而言那段时间非常艰难,但它让我变得独立”。

事实上,他拥有“毕厅金融理财和地产”学士学位。

生活挑战

经过长期训练,残缺的左“脚”成了武伊契奇的好帮手,它不仅帮助他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帮助他踢球、打字。他要写字或取物时,也是用两个脚趾头夹着笔或其他物体。

“我管它叫‘小鸡腿’,”武伊契奇开玩笑地说,“我呆在水里时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

游泳并不是武伊契奇的体育运动,他对滑板、足球也很在行,“最喜欢英超比赛”。

他还能打高尔夫球。他先看射击的方向然后在击球时,他用下巴和左肩夹紧特制球杆,然后击打,并击打成功。武伊契奇在美国夏威夷学会了冲浪。竖谈他甚至掌握了在冲浪板上360度旋转这样的超高难度动作。由于这个动作属首创,他完成旋转的照片还刊登在了《冲浪》杂志封面。“我的重心非常低,所以可以很好地掌握平衡,”他平静地说。由于武伊契奇的勇敢和坚忍,2005年他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称号。

个人信仰

虔诚的基督徒,主耶稣基督的羔羊。

演讲大师

武伊契奇从17岁起开始做演讲,向人们介绍自己不屈服于命运的经历。随着演讲邀请信纷至沓来,武伊契奇开始到世界各地演讲,迄今已到过35个国家和地区。他还创办了“没有四肢的生命”组织,帮助有类似经历的人们走出阴影。2007年,武伊契奇移居美国洛杉矶,不过演讲活动并没有停止。他计划去南非和中东地区演讲。他用带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告诉记者,“我告诉人们跌倒了要学会爬起来,并开始关爱自己。”

2012年,力克・胡哲在河南激情开讲“活出生命的奇迹”,当地多家高校的大学生还有许多人企业家感受了这位年轻人的生命激情。

为什么我没有四肢?

尼克胡哲出生以来没有四肢,他在美国马鞍峰教会分享了自己对于没有四肢的认识。他也告白自己在最难的时候,想要自杀,然而就是特殊的一个时刻,约翰福音9章1-3节的内容光照了他的心,“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

尼克也分享了自己现在的生活,依然有各样的艰难,生活充满了起起伏伏,而且拥有四肢的渴望依然存在。最初,他会这样祷告,“神啊,如果你给了我手臂和双腿,我会到世界各地分享你的大能,”现在他会依赖着腓立比书1章6节的经文:“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个人年表

1982年 出生于澳洲

2003年 大学毕业获得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

2005年 出版励志DVD《生命更大的目标》 获“澳洲年度青年”称号提名

2008年至今 任国际公益组织“Life Without Limbs(没有四肢的生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2009年 出版励志DVD《神采飞扬》

2010年 出版自传式励志书籍《人生不设限》

2011年5月14-17日第四次来中国演讲

2011年11月8-9日第五次来中国演讲,在上海讲述《人生不设限》

2012年12月09-10日第六次来中国演讲,在河南郑州演讲《全球企业家中原对话》

2013年5月14日起,力克胡哲世界巡回演讲之旅已经开启,他于5月14日到达首站日本,他在亚洲的行程包括: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澳门、香港和韩国。

甜蜜爱情

生命斗士尼克·胡哲于2012年2月12日与宫原佳苗(Kanae Miyahara)结为夫妇,他们的结合见证了上帝的信实和婚姻的美好,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迫不及待在尼克的脸谱留言,为一对新人送上祝贺和感恩的字句,留言中也有用中文、日文及西班牙文等语言。

天生没有四肢的尼克·胡哲,曾在澳洲、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南非、哥伦比亚、印度等25个国家和地区分享自己的经历。虽然他没有拥有健全的四肢,但他认为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灵、来自信仰的力量比什么都更重要。他的演说激励了无数的生命,让听众们知道上帝创造我们每一个都有美好的旨意。而且即使我们的生命有诸多限制,但“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尼克在演说中曾表示盼望将来能找到一个神所为他预备的妻子,如今他的美梦实现了,对很多粉丝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是情人节前夕一份独特的礼物。

力克讲述了他和妻子相遇的经历:我一开始是在达拉斯遇见她的,她只是对我说:“我住在洛杉矶”。我们四目交汇的时候,天雷勾动地火。然后接下来,我开始追求她六个月,我们在一起十二个月,然后订婚六个月,结婚九个月,再过两个半月,我们的孩子即将要出世了,这就是我们的过程。

喜得贵子

2013年2月14日情人节凌晨,尼克在“脸谱”上写道:“清志·詹姆斯·胡哲出生了!感谢耶稣!”2013年2月15日凌晨,尼克又在“脸谱”上贴出儿子可爱的照片,并表示母子情况良好,她写道:“非常谢谢你们的爱与祷告!儿子有8磅10盎司重(约3.9公斤),身长21.5英寸(约55厘米)。妈妈佳苗也非常好。”最令尼克欣慰的是,刚出生的儿子身体健康,四肢健全。尼克曾在妻子分娩前夕充满信心地透露:“有人问我是否担心儿子的健康问题,我们不担心。但我的确很想知道他是否有 10个手指和10个脚趾?从超声波照片看出,他确实有,他的四肢非常健全。”

据披露,当“无肢勇士”尼克喜得贵子的喜讯传开后,全球粉丝纷纷为他送上诚挚祝福。截至16日凌晨,“脸谱”上已有超过7万名尼克的粉丝为这条喜讯按“赞”。许多网友称,情人节对尼克来说特别值得庆祝——因为“结婚周年、儿子出生、情人节”正巧都赶到一起了,堪称是“三喜临门”。有趣的是,最令许多网友好奇的是,一个没手没脚的人怎么能有性生活、怎么能生孩子?事实上,尼克对此“敏感问题”并不避讳——在一次采访中尼克称,他除了没有四肢之外,绝无任何其它健康方面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536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