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一过35岁就面临失业的风险?哪些程序员是年龄越大越吃香呢?

程序员一过35岁就面临失业的风险?哪些程序员是年龄越大越吃香呢?,第1张

现在程序员这个岗位其实在职业生命周期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没有确切说明程序员如果超过35岁会失业,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而且现在很多it领域的程序员年龄会在35岁以上,这种职业生命周期的增长其实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程序员的职业生命周期比较短,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还有竞争岗位压力非常大,并且公司还会有一些考核制度。

其实现在很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会给一些年纪比较大的程序员规划发展路线,而且这样一来程序员的工作环境也会得到改善。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程序员到了35岁就会让自己意识到有危机,但其实有的程序员却是越来越吃香的。程序员是技术工作,所以基本技术对于技术方面的发展是比较敏感的。这也需要程序员的基础扎实,而且创造力强。

并且在工作的时候除了是养活自己,工作也要创造价值,巧闭哗并且提高效率。如果想要对于项目效率准确的提高,就应该从自己开始要探究和研究高效工作。而且不管到了什么年龄,对于新事物都要敢于接受和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年纪越大越受欢迎的话,就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非常丰富的孝行经验,以及一流的技术而且要学得非常好。

这样能够更好的去工作服务,所以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要多加学习和补充。所以作为程序员也要给顾客提供新的价值,要有所创新。要对于客户的态判问题进行追问和理解,而且要根据问题去思考相关的解决方案。这也就是提供新的价值,在这种过程的时候,程序员就可以形成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是非常终极的。

程序员35岁危机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且几乎是一边倒,都认为35岁是绝大多数程序员结束职业生涯的年龄,程序员吃青春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我想要说的是,程序员哪来的什么35岁危机?压根就不关程序员这个职业什么事情。

网上很多人的论调是,做开发虽然工资高,但年龄大了,就会被淘汰,所以能做别的,千万不要当程序员。

这其中其实存在幸存者偏差,网上很多说程序员干不过35岁,自己身边又很少有35岁以上的程序员,所以就得出一个结论:程序员吃青春饭,35岁就会被淘汰。

事实是,当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所有行业中会发现,“35岁危机”是普遍现象,程序员这个职业连前10都进不去。

DT财经统计了智联招聘2019Q3季度所有行业要求35岁以下的职业比例,在最高的十个岗位中并没有IT行业。要求35岁以下的行业,清一色都是传统行业。

这一数据并不能证明程序员没有35岁危机,很有可能是绝大多数面试开发岗的面试者都在35岁以下,因此筛选年龄的成本很贺慧岩低,不太需要将年龄要求写在招聘要求上。也不能排除暗自要求的可能。

但这个数据可以证明,程序员绝对不是35岁危机的唯一“被害人”,比程序员35岁危机更严重的岗位实在太多,如果因为有“35岁危机”就劝别人不要从事开发工作,那至少一半以上的岗位都不值得做。

显然,程序员根本不存在所谓的35岁危机,35岁危机是普遍现象,与职业没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35岁危机的出现?不是职业,也是人的因素。

1.年龄与能力不匹配

什么样的人会被认为能力很强?是技术水平高超?还是思维前卫?都不是。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高于同龄人,就会被大众认为这个人能力很强。

高中生可以背诵20首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一个3岁的孩童可以做到这一点,就会让人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

20多岁可以写一些程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会编程,大部分都会认为他是天才。

大众的认知里,年龄越大就意味着能力越强,如果一个35岁的程序员的能力,与一个刚毕业几年的程序员的能力一样,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能力不行。

2.要求与能力不匹配

35岁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还要买房买车,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的收入加以支撑。

然而很多人却没有认清自己,认为自己资历深,薪酬待遇要求很高,能力却没有达到该有的水平,进而找不到工作,出现“35岁危机”。

所以,到了35岁被淘汰了,跟职业没有太大关系,跟个人关系很大。一名公务员年龄大了,经济压力也大了,被迫转行也会面临自己的35岁危机。

且不说程序员35岁不写代码,不代表全部被淘汰,还有可能是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就说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很多人都会搞混掉。

举几个例子:

2019年,中禅御国人均月收入为碧枣8165元,然而月薪只要达到5000元,就能超越90%以上的人。

马云说过:“烂行业里,好企业也不少,好行业里,烂企业也一大堆”。

很多人会把“整体”看成“个体”。父母认为这所学校本科率极高,自己的孩子要是在这里读书,将来985、211不在话下。一些人认为IT行业工资高、前景好,于是认为自己只要找到IT相关的工作也能拿到高薪,迎娶白富美。

殊不知“整体”只代表一种趋势,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病死率2.7%,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有50%的概率病死,而对我而言可能只有0.01%一样。

不可否认,“整体”代表了一种趋势,如果有90%以上的职场人士都会面临35岁危机,那么大概率你也很难逃过。

但我想说的是,又有哪一个行业很轻松?知道自己可能会有35岁危机,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加以应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否则只会是从一个坑出来,又跳进另外一个坑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5602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