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裂的拼音

绽裂的拼音,第1张

绽裂,读音zhàn liè,意思是衣缝脱线开裂。出处:《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郑玄 注:“绽,犹解也。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柴 怒,夺鞭反扑,面肤绽裂,始退。

绽,汉语汉字,读作zhàn,本义是指衣服缝合处受到静力作用而开裂的现象,强调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的开裂。后指花蕾的开放,这也是在看起来相对静止和无声无息的情况下发生的开裂)

绽:形声。字从糸(mì),从定,定亦声。“定”意为“平息”、“静止”。“糸”指“衣服缝合处”。“糸”与“定”联合起来表示“在人处于静止状态下于无声无息之中衣服破裂”。同本义。俗称“开线”。衣裳绽裂。――《礼记·内则》

造句

1、魔神战铠铠甲绽裂,甲片破碎,黑芒一闪化成了一道黑色流光瞬间消失,变回了破烂流丢的一座米粒大魔神殿飞入秦三心窝去了。

2、古楼兰之灭,非天灾,始人祸;其时‘幽煌焚云,沙涛潮卷,紫电翻号,穹幕绽裂,随即七曜齐聚于顶,日月交蚀,天时乱序,如见末世之象。

3、在她所在的任一空间,在他所在的唯一时间,绽裂的是虚幻的天空,是花瓣上的长吁短叹的血红,是他和她恒久悲伤的记忆。

1、绽组词:绽裂、皮开肉绽、饱绽、开绽、绽露、破绽百出、吐绽、绽放、缝破补绽、放绽、齐绽、桃绽、绽蕊、春晖永绽、蓓蕾初绽、寻瘢索绽、缝绽、离绽、舌绽莲花、断绽、漏绽、欲绽、走绽。

2、绽,读作zhàn,本义是指衣服缝合处受到静力作用而开裂的现象,强调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的开裂。后指花蕾的开放,这也是在看起来相对静止和无声无息的情况下发生的开裂。

拼音    zhàn                    部首    纟                笔画数    11 

“绽”字的词语组词

绽放    破绽    吐绽    开绽    放绽    断绽    桃绽    欲绽    漏绽    离绽    绽口儿    绽蕊

绽裂    绽露    缝绽    补绽    走绽    醒绽    饱绽    齐绽

绽的笔顺详解

绽字笔画写法

“绽”的解释

1 绽    拼音:[zhàn]

(1)衣缝脱线解开,引申为裂开。组词:绽裂。绽开。绽露。绽放。破绽(漏洞)。皮开肉绽。

(2)缝补,缝纫:“故衣谁为补,新衣谁当绽。”

“绽”字的成语组词

破绽百出    皮开肉绽    寻瘢索绽    皮伤肉绽    肉绽皮开    缝破补绽    舌绽莲花

绽读zhàn。绽本义是指衣服缝合处受到静力作用而开裂的现象,强调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的开裂。后指花蕾的开放,这也是在看起来相对静止和无声无息的情况下发生的开裂。绽的词组:寻瘢索绽、醒绽、走绽、饱绽、开绽、放绽、离绽等。

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718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