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测财务报表

如何预测财务报表,第1张

财务报表预测的方法实质上是对利润表项目、资产负债表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判断、预计和估算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两大类。这两类方法不是完全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大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1平滑指数法,又称指数平滑法,是根据上一时期的观测值和预测值,利用平滑指数预测本期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平滑指数的确定是其运用的关键。此方法主要用于对企业未来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发生额的预测。

2销售百分比法,是根据财务报表上各项目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照预期销售额的增长情况来预测有关项目未来金额的一种方法。销售额增减变动预测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最终预测结果的质量。此方法可用于预测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及对外筹集资金项目等。

3线性回归分析法,是利用数理统计中最小平方的原理,通过确定一条能正确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误差平方和最小的直线即回归直线y﹦a+bx,并根据自变量x的变动,预测因变量y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回归直线的确定尤其是其中a、b的确定是此方法运用的关键。

4固定比例计算法,是利用某些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的固定不变的比例关系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此方法较为简单。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在财务预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计算机进行预测时,预测软件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常用的财务预测软件有三类:电子表软件、交互式财务预测模型、综合数据库财务计划系统。

一个常用公式:PE=市值/净利润,变形后:市值=PE净利润
这个变形公式可用来估值,关键是要预测净利润。
净利润的预测方法五花八门,这里用一个简单公式:预估净利润=当前净资产最近3年平均ROE
假设平均PE=10,那么合理市值=10预估净利润
举例:以贵州茅台15年年报,预估16年净利润=66234亿2909%=19267亿
假设PE=30,合理市值=19267亿30=5780亿(480元/股)
这是股市中最常用的估值,价投大师都有一套自己的估值公式
不可否认,估值存在两个弊端:
1、净利润的数字在会计上容易做手脚;
2、估值离不开预测,预估盈利和增长率都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不同人的结果千差万别。
高手经常夸大估值的缺陷,让普通人产生“估值无用”的错觉,纯属误导。估值不是万能的,但放弃估值,绝对是你的损失。
要避免“估值陷阱”有3个办法:
1、采用最保守的预测值,得出一个大致估值区间;
2、在估值区间上乘以折扣率,再加一层安全边际;
3、用多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互相参照,剔除明显不合理的价格
根据利润表,按照表上的各科目去预测未来发生数,每个科目的预测的前提是公司各个业务部门所提供的业务预测,如销售、费用支出,而成本和税金一般是依收入配比预测的,当然资金的使用费是由财务自己来考虑的,把这个预测的结果汇总到利润表上,就得出了未来的净利润
预测公司业绩,是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事情,如何你一定要这样去做,请耐心读完下面三个基本方法:
第一,纵向类推法
就是根据公司近期的业绩情况,来推断未来的业绩。这又包括如下几种。
1、根据本期业绩来类推下一个周期的业绩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根据本季的业绩预测下季业绩。其基本原理是本季度利润近似于下季度的利润。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根据季报、中报或者年报,首先算出当季业绩,然后以此业绩来推算下季利润。比如说,某公司最新的年报业绩是每股收益002元,当前股价是5元。如果你单纯看年报,其股价对应的市盈率高达250倍。但如果你看到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是-019元,则可推断第四季度的单季每股收益021元。如此,假设业绩保持,动态每股收益084元,那股价5元,对应的市盈率就只有6倍。它就显然具有投资价值了。 不独如此,我们在中报和三季报的时候,也可以据此来动态推断,而不要陷入教条的根据末期利润来算投资价值。 当然,单纯的某一个季度的业绩,要注意防止其周期性。比如,房地产类公司第四季度是结算高峰期,四季报的业绩绝对不能简单地类推到全年。我们前面所说的某一季度业绩简单乘4的计算方法,只适合那些没有业绩周期性的公司。所以,在预测业绩的时候,要首先看其季节性。也就是说,你需要把过往的若干个年度的季度利润都一一列出来,找出趋势来,再做预测。 一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的公司,包括房地产类、水力发电类、工程建设类等公司,应该注意剔除其异常因素。 有时候,我们没有若干个季度的 数据,比如某公司重组,仅仅有最近2个月的业绩数据。你可以在考虑季节性因素的基础上,将这2个月的业绩的持续性延展到未来的周期中。 以上,是本期推断下期的方法,也是实际投资中最常用的方法,应该注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弄懂它。
2、根据成长性类推未来业绩
有时候,我们无法根据本期业绩去预测下期,但我们可以根据其成长性的规律来类推未来业绩。比如,某公司股价20元,其本期每股收益只有05元,看起来市盈率是40倍。但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其净利润增幅达到50%。为了简便处理,我们就经常假设未来一个年度,其利润增长率仍能达到50%。或者,为了保持稳妥起见,假设其利润增幅为40%。那么,这个公司下一年度的利润就可能达到07元,现在的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就只有30倍左右。如果再下一个年度继续增长40%呢?市盈率就降低到20倍了。 这个方法,有一个衡量的指标,也是业内人士常用的,就是PEG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就是用PE去除以成长率。比如说,某只股票的市盈率是100,但其利润年增幅是100%,则其PEG就只有1。 一般认为,PEG越低的股票,其投资价值越大。 对这一点,也可以理解。比如说,某两只股票,价格都是10元,每股收益都是05元,市盈率都是20倍。但其中一家公司过去一年利润增长是100%,另外一家利润增长只有10%。那么,一家公司的PEG是02,另外一家就只有2。我们就说,PEG低的那家公司(也就是年利润增长100%的)更有投资价值。 2009年后半期迄今,股市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往往都有不错的PEG,这体现出市场的一种对成长性的偏好。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用PEG的方法衡量企业价值,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用成长性来类推企业的未来业绩,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建立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设基础上,即:成长性可以延续。而事实上,成长性往往是不确定的。 为此,我们需要弄懂企业的利润增幅出自何处,是否可持续。比如说,早期的苏宁,靠新开门店的扩张,获得利润的同步大幅度增长,在企业早期,简单的成长率可以维持,业绩增长可以复制。而当规模达到一定限度(比如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其利润再增长,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般来说,利润增幅可维持的,一定是有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有不断扩张的营销渠道,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拥有技术独特的产品或者风格独特的服务。这个,需要看公司的年报或其它相关资料来印证。
3、根据成长的趋势来预测未来业绩
这有点像前述方法的扩展,只不过,前述方法看的是最近一期的成长性,而本方法要求看一段历史时期的趋势。比如,你可以列出某公司过去5年的业绩增长曲线,看其年均增长率,据此推断未来5年的业绩。这种方法,虽然也不太精确,但比较靠谱一点。 在预测公司业绩趋势上,扬韬采取的一种做法,是将过去至少5年的业绩一一分解,算出过往20个季度(每年四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然后画图看趋势。这20个季度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显然就是好企业。即便有的企业历史不算好,但最近出现突破,也是值得关注的。 这个方法,就是把股市投资中的"技术分析方法"用于对业绩的预测,有一定的可靠性,值得借鉴。
第二,横向类推法
也就是根据与该公司相关的行业的业绩进行类推。其中包括:
1、同类公司的业绩类推
比如,某钢铁公司率先公布年报,你可以根据年报利润情况推算出其第四季度的利润,由此算一下,这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但不只如此,你还可以进一步,由此找出其它产品与该公司雷同的公司,类推算一下其第四季度的利润。然后再来判断哪家公司更有价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行业趋同性来类推单一企业的业绩,不能简单地看别的公司数据来类推新的公司,需要对照其历史数据。比如说,甲公司历史上的业绩大致是乙公司的2倍。现在,甲公司增长一倍,对应于历史上的情况,往往是乙公司增长12倍,这是需要调整的。
2、上下游公司的业绩类推
这一点大家往往都能理解。比如,煤炭涨价,煤炭类公司的利润增长,但火电类公司利润下降。这在历史上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我们往往可以根据本期的煤炭股利润增减情况,来类推火电股的利润。 2008年底,就有分析人士根据煤炭价格大跌的情况,来推断火电股如穗恒运将出现业绩井喷,结果随后股价果然上涨了5倍。而2008年中,也可以根据钢材价格暴涨的情况,来推断造船类公司业绩的下降,可以回避风险。
3、自上而下的业绩预测
也就是说,你可以根据本行业的相关数据来预测行业内各公司的利润。比如,现在每个月都会有全国的发电量数据、汽车营销数据、钢材行业数据、房地产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公开性很好,如果搜集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据此来推算本行业内各公司的利润。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第三,异常加减法
就是根据最新一期的业绩报告,将其异常部分增加或减少,据此来预测业绩。这又包括:
1、非经常性损益的扣除法
目前的报表对这方面基本是公开的,千万不要简单地看期末数据,而要看期末数据中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收益,然后根据同类业绩的趋势来预测未来。 比如,有的公司本期收到巨额补贴款,有的本期卖出了金融资产,都会导致净利润大幅度增加。我们在算业绩的时候,是需要将其剔除的。剔除之后,再算趋势,如果还不错,才有价值。
2、非持续减值的加法
有的公司处于种种原因,会在当期计提坏账损失准备或者资产减值准备,这会使得利润大幅度下降。计算的时候,应该将其还原。
3、新增项目的加法
除了本期业绩外,很多公司会公布本年度的投资项目进展,应该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将项目未来的利润加进去。尤其是有的公司特别重大项目在第四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才投产,但这个月的利润已经明朗,那么,你在预测未来年度利润的时候,要考虑这个项目带来的利润多寡。 以上,是业绩预测的基本方法。

ERP系统中第一个核心功能,物料需求的计算。正确区分库存材料的性质,哪些材料已经被其他订单预定了,哪些是还可以被其他订单所用,这对于有序的进行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概念:

一是计划领料量。是指已经有了生产计划,但是还没有下过生产订单所需要的材料量。

二是预计领料量。是指已经下了生产订单,但是,还没有领材料的数量或者指材料没有领齐的数量。

三是计划采购量。指已经按生产计划或者销售计划生成了采购计划,但是还没有下采购单的数量。

四是预计请购量。有些企业物料的采购必须有需求部门开出请购单,然后采购部门才能采购。也就是中,从生产计划到采购单,中间有一个请购的过程。这个预计请购量就是已经下了请购单,但是还没有下采购单的数量。

五是预计进货量。是指已经下了采购单,但是供应商还没有送货的采购数量。有的人也把它叫做在途量。

六是库存数量。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库存帐上的数量。但是,往往这个库存数量已经被其他订单所占用。我们在考虑材料需求的时候,也不能以这个库存数量为基础进行考虑。

首先,要考虑库存数量中,到底有多少数量已经被其他订单所占用。库存数量减去预计领料量减去计划领料量得出来的结果,就是现在库存中实际可以利用的数量。这比较好理解。也即是说,现在库存帐上的数量,包括三部分,一是已经下了生产计划,但是还没有开工生产的订单;二是我已经在开工生产,但是,材料可能还没有领齐;剩下来的部分才是真正可用于其他生产订单的库存材料。

但是,使用后会发现,这么计算出来的结果有时候往往是负数。如现在已有生产计划还没开工的单据需要某个材料2000件,已经开工但是还没领齐的生产订单需要该材料1000件,库存数量只有2000件。最后算出来的差额是仓库还少了1000件。那是不是说明还要去请购1000件呢

其实不然。因为上面这个计算,还没有考虑的预计请购、预计进货、计划采购等数量。也就是说,可能这缺的1000件材料,采购部门已经采购,只是还没有到企业仓库。若冒然去请购或者采购的话,那不是会造成库存的浪费吗

所以,在考虑物料需求的时候,还要把预计请购量、预计进货量、计划采购量等几个因素考虑进去,如此,才能够计算出真正的需要采购的数量。

在以上考虑的各个数量中,没有把自己生产的半成品等考虑进去。若企业所用的材料,有些是自己生产的半成品,则还要考虑两个量,一是预计生产量,二是计划生产量。根据字面意思都很好理解,预计生产量是指已经开了生产订单但是还没有完工入库的数量;而计划生产量是指已经有了生产计划但是还没有开工生产的数量。

当查询库存时,发现库存帐上数量有2000件。在手工管理的时候,很难分清这些库存材料我到底还可以用多少,以后可能还有多少进货,这次还需要采购多少,等等。但是,有了ERP系统后,这将变得超简单。只需要点一下这个材料的占用明细,系统就会根据相关的单据信息,自动帮用户分析出,这2000件库存材料中,已经有了订单的或者有了生产计划的有多少;剩下的还有多少可以用;在未来的几天内预计还没有多少的进货,等等。这些信息就会一目了然的反应在企业用户面前。这大大提高了用户对于库存数量的管控力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7747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