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spss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

如何使用spss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第1张

在实际分析中,除了需要对单个变量数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外,还需要掌握多个变量在不同取值情况下的数据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深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这种分析就称为交叉列联表分析。
当所观察的现象同时与两个因素有关时,如某种服装的销量受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影响,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受原材料价格和产量的影响等,通过交叉列联表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这两个因素之间有无关联性及两个因素与所观察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因此,数据交叉列联表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基本任务:一是根据收集的样本数据,产生二维或多维交叉列联表;二是在交叉列联表的基础上,对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检验。要获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仅仅靠描述性统计的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一些表示变量间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和一些非参数检验的方法。
常用的衡量变量间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是简单相关系数,但在交叉列联表分析中,由于行列变量往往不是连续变量,不符合计算简单相关系数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根据变量的性质选择其他的相关系数,如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Eta值等。
SPSS提供了多种适用于不同类型数据的相关系数表达,这些相关性检验的零假设都是:行和列变量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SPSS检验后得出的相伴概率(Concomitant Significance)判断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果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那么拒绝零假设,行列变量之间彼此相关;如果相伴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那么接受原假设,行列变量之间彼此独立。

按以下格式录入数据:
分组 是否发病 人数
1 1 26
1 2 24
2 1 29
2 2 21
将变量“人数”Weight Cases
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将分组放入“行”,将是否发病放入“列”,“统计Statistics”选项框内选择“Chi-square”,确定运行,OK。祝你好运!

卡方检验
你的数据应该用交叉列联表做,数据录入格式为:建立两个变量,变量1是组别,
正常对照组用数据1表示,病例组用数据2表示;变量2是疗效等分类变量,用1表示分类属性1,用2表示分类属性2,
还有一个变量3是权重,例数
数据录入完成后,先加权频数后点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把变量1选到rows里
,把变量2选到column里,然后点击下面的statistics,打开对话框,勾选chi-squares,
然后点continue,再点ok,出来结果的第3个表就是你要的卡方检验,第一行第一个数是卡方值,
后面是自由度,然后是P值。

卡方检验
你的数据应该用交叉列联表做,数据录入格式为:建立两个变量,变量1是组别,
正常对照组用数据1表示,病例组用数据2表示;变量2是位点,A用1表示,C用2表示,
还有一个变量3是权重,例数
数据录入完成后,点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把变量1选到rows里
,把变量2选到column里,然后点击下面的statistics,打开对话框,勾选chi-squares,
然后点continue,再点ok,出来结果的第3个表就是你要的卡方检验,第一行第一个数是卡方值,
后面是自由度,然后是P值。
统计专业研究生工作室原创,请勿复杂粘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8048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