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的格式怎么写

电子邮件的格式怎么写,第1张

1、如果邮件带有附件,应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
2、附件文件应按有意义的名字命名,不可用外星人才看懂的文件名。
3、正文中应对附件内容做简要说明,特别是带有多个附件时。
4、附件数目不宜超过4个,数目较多时应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
5、如果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因在正文中说明打开方式,以免影响使用。
6、如果附件过大(不宜超过2MB),应分割成几个小文件分别发送。
或者把要发的附件上传到某个空间或者网络硬盘,然后在邮件中给出链接。

国内信封填写方式:上半部写收信人邮编,地址,姓名,下半部写写信人地址,姓名,邮编(左上角)对方邮编。

第一行(左对齐空出两格)对方地址,第二行(信封取中)收信人姓名,第三行(右对齐)写信人地址,第四行(信封靠下取中)写信人姓名(也可以增加联系电话),(右下角)写信人邮编。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寄邮信一定要写清楚收件人地址,收件人电话号码,收件人姓名,寄件人姓名电话和地址都要写清楚,有一个地方没写清楚都会导致邮件寄不到目地的。

寄的时间要合适,像一般的快递寄信都是在白天的工作时间段,那个时候也才有派送员去寄信,所以在寄的时候尽量选择白天。

如果是很重要的邮件,建议投保,这样丢失了才有赔偿,而且一般投保的邮件快递员会更加小心的,以防出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封

邮件的基本格式包括邮件名称、邮件地址、邮件正文、邮件时间、邮件附件,具体的内容介绍如下:

1、To:此栏填写收件人的邮箱地址。

2、From:此栏显示的是发件人的名称和邮箱地址。

3、Date:此栏自动显示的发件时间

4、“Cc”和“Bcc”,如果发件人让收件人知道该E-mail发送给了哪些人,即:被抄送人,可在Cc后加被抄送人的邮箱,这叫明抄送;如果不想让对方知道此E-mail抄送给谁,则在Bcc(blindcarboncopy)处填写被抄送人的邮箱,这叫暗抄送。

5、Subject:主题,即该邮件的事由或标题。主题要简要明可以方便查找邮件。如果事情重要且急,通常在主题前加上“Urgent!!!”字样。

6、Attachment:附件,可在附件内放入文件、照片等,且要将附件的名称改为对应的名称以便收件人阅读。

7、BodyoftheE-mail:电子邮箱的主体。通常包括:称呼、正文、结束客套话、发件人的姓名、、公司名称。

注意事项

1、在发邮件时,从头到尾都没有分段,没有标点,这样的邮件会增加客户的阅读难度,容易引起客户的反感,因此在写邮件的时候,企业一定要注意,要根据邮件内容来进行分段,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而标点符号中的感叹号要谨慎使用,不然容易造成太考张,不正式的效果。

2、通常邮件条理不清晰而导致客户不能快速精准地获取重要信息,客户会将这类邮件归结为垃圾邮件,所以你写的邮件条理清晰点就不会浪费力气而没有任何效果了。

一、发信对象
仔细确认收件人,并将Cc:(「副本转送」)人数降至最低
二、电子邮件标题:
标题要求要明确且具描述性,字数控制在50个汉字以内,邮件标题应尽量写得具描述性,或是与内容相关的主旨大意,让人一望即知,以便对方快速了解与记忆。尽可能避免出现类似“RE:RE:RE:FW:FW:XXXXXX”的多重标签字样(RE/FW标签有助于邮件检索)。
三、信件内容应简明扼要
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力求简明扼要,并求沟通效益。具体请参照本文档最后的范例。
四、邮件内容格式
邮件正文格式统一遵守以下规则:
字体:宋体(日文下为Simsun);
大小:10
;
一行最大文字数:不超过30文字
五、落款:
落款要清晰明了,注明发信者身份,具体请参考下方范例的落款。
六、附件:
所发送的附件根据重要等级选择是否需要加密,发给客户的重要信息一定要加密,密码必须在6位以上,且必须是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组合。密码不可以写在邮件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电话)通知客户。
附件体积不能太大。如无特殊情况,附件体积尽可能控制在5M以内,大于这个数字的,通过FTP或者是网络空间传送。
附件最好都打一下包,因为某些邮件收发程序和防火墙、病毒监控软件甚至你的邮件服务器会拒收带有可能包含破坏性代码的exe,doc,jpg,js,scr等等格式的附件。
七、发送前的注意事项。
电子邮件发送前应仔细检查收件人,抄送人,主题,所添加的附件等是否正确无误,正文内容是否清晰合理,标点符号是否遗漏等,如果客户端有多个电子信箱,还要确认所使用的的邮件服务器是否正确,不要混淆了内部信箱和外部信箱。

英文邮件格式一般包括:①、②日期的写法、③称呼、④正文、⑤结束语。具体如下:

一、邮件标题,一般是邮件内容的一个概括,让收信人大致了解一下这封信是写什么的。

二、日期的写法,英文邮件日期写法不同与中文,一般是月、日、年。如:(1997年7月30日)July 30,1997或July 30th,1997。

三、称呼,称呼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用语。位置在信内地址下方一、二行的地方,从该行的顶格写起,在称呼后面一般用逗号(英国式),也可以用冒号(美国式)。

四、正文,正文一般是主要部分,表达对收信人想说的话。

五、结束语,指正文下面的结尾客套话。一般从信纸的中央靠右写起,第一个字母大写,末尾用一逗号。

邮件

邮件的英文:mail,邮局传递的函件和包裹的统称。邮件分国内邮件和国际邮件两大类。国内邮件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函件和包件。在中国,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和盲人读物4种,包件包括包裹和快递小包。国际邮件分为国际函件和国际包裹。

前者包括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小包5种;后者分为普通包裹、脆弱包裹、保价包裹和过大包裹4种。邮件按处理手续、运递方式或寄递时限等又可分为挂号邮件、快递邮件、航空邮件、保价邮件、代收货价邮件等。

百度百科——邮件

1、发送邮件,应该注意收件人、主题、写信人、以及附件。
2、接收人。接收人为传递信息或分布任务的对象。除了接收人之外还可以同时抄送给其他人,如抄送对象等。
3、主题。如无特殊情况,主题应该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放在最签名,尽量简洁明了,减少阅读人的阅读负担。
4、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等。以及一些寒暄的话语。
5、附件。如果想要表达的信息或者材料内容较多,为了不让主题内容太繁杂,可以把其他内容放在附件一同送出。
邮件是指经传递方式处理的文件。邮件进行传递的过程称为“邮递”,而从事邮递服务的机构或系统,则称为邮政。邮件有国内邮件和国际邮件两类。

国内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应在信封的右下角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6、托人转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写“面交”“烦交”等字样,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写“×××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国际邮件信封格式

1、寄件人地址姓名应写在信封左上角。

2、收件人地址姓名应写在信封右下角。

3、用法文、英文书写时,按姓名、地名、国名逐行顺序填写,地名、国名用大写字母书写。

4、用中文书写时,按国名、地名、姓名逐行顺序填写。

5、用法文或英文书写以外的文字书写时,寄达国国名和地名应用中文或法文、英文(字母要大写)加注。寄件人名址如只用中文书写时,必须用法文、英文或寄达国通晓的文字加注我国国名和地名。

6、寄往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地区的特快邮件封面收、寄件人名址可以用中文书写。

扩展资料

一、信封规格:

国内标准信封规格有(正面的长×宽):

3号(B6)信封:176×125mm

5号(DL)信封:220×110mm

6号(ZL)信封:230×120mm

7号(C5)信封:229×162mm

9号(C4)信封:324×229mm

因为信封这种形式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不只是用来装信,象红包袋、光盘袋、纽扣袋、眼镜袋等纸袋,以及出口国外的众多形式,都是非标准的。

二、信封样式:

中式信封:短边开口

西式信封:长边开口

菱形信封:主要用于装贺卡

档案袋:边上有2-4cm的起墙

开窗信封:如银行对帐单信封、CD袋等等

特种电脑信封:主要为便于机器识别,在信封上做些对应的圆孔等等

三、信封封口形式:

无胶封口信封:国内信封的普通形式;

口水胶封口信封:国外信封的常用形式,封口处涂有口水胶;

自粘胶封口信封:封口处涂有自粘胶;

不干胶封口信封(离型纸信封):封口处涂有不干胶,上贴离形纸。

四、信封用纸:

一般采用80g-150g的双胶纸、牛皮纸(本色牛皮纸、白色牛皮纸),根据不同的功用,也有用艺术纸、铜版纸等等。

信封机的运行要求纸张必须具备较高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度,以免断纸、开裂,采用胶版纸最佳搭配,因为胶版纸吸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封 (邮件信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8263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