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玄学:听《罗辑思维》51期「怎么当个明白人」有感

因果玄学:听《罗辑思维》51期「怎么当个明白人」有感,第1张

文 / 沉静

01

说起「因果玄学」,高中时候我的一个习惯让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有个做笔记的习惯非常好,语文课上学到的容易搞混的字、词、发音,我都记录在本子上,方便以后复习。

那时候又挺喜欢听歌,一些比较喜欢的歌,我会把歌词也抄到这个笔记本上。

在一次月考的前夕,因为明天第一场要考语文,大家都在复习语文,而我们对待语文的复习方式,就是大声地朗读、背诵课文。

这时候,我就会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把之前记录的东西都再背一遍。中间看到了自己抄的歌词,便索性趁着班里面噪声比较大,就唱起歌来,竟然没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几轮下来,也算是打发了高中学习压力的烦闷。

结果第二天语文考试考得还不错。从此我就形成了一种认知:我认为,只要我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把小本本翻一遍,把里面抄的歌唱一遍,第二天就能考高分。

说起来感觉很可笑,但是当时的自己的的确确就是那样想的。

学生时代,想要考高分靠得是自己的长期积累,而不是靠在考试前做了什么「仪式」。但是那时候的自己,必须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给这个长期以往得,漫长看不到边际得,又着实无聊得学习过程一点似乎带有确定性的事情去做 。

现在的我,已然认识到这只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一种被强加的因果关系。而这个心理暗示也的确增强了我后面考试的信心。

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了高考。事实证明,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让我在面对后面的考试有了更强的信心,有了更加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一次次残酷的历练。

02

最近还在读一本书:《时间的形状》。书中提到了一个「时间」的相对性的理论(也算是「相对论」的雏形),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光速是无限的,一个人判断两件事是否同时发生,通常的方式是「看」这两件事是否同时发生。

而事实证明,光速是有限的,只是他的速度大到我们无法想象而已。当你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数量级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光速对你判断「时间」是否同时的影响,因为你的重要观察方式——看,就是物体的反射光以光速传播到你的眼睛的。

这个例子说起来可能还是很多朋友看不明白。之所以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想要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是需要对它做一定地简化的。不然我们脑海中的「经典牛顿力学」就站不住脚了。

我们学物理的时候,会假定平面是光滑的,忽视空气阻力,都是对模型进行简化的结果。

而因果关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方式,古人可能因为天亮了公鸡打鸣,就以为是公鸡叫起来了太阳。我们现在会认为,只要我努力学习,我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只要我好好工作,就一定能够升职加薪。得出这样的因果关系,正是人们对这个复杂世界进行简化的结果。

这样的简化,毫无疑问,对人们认识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帮助。但是也产生了不少被强加的因果关系, 一些人认为他们找到了世界运行的规律,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颠倒了因果而已 。

03

从历史的数据中,找到相关性,进而分析得出因果。这样的一个因果,可能只是强加的因果。

最近在关注基金,看到很多奉行「价值投资」的大V喜欢说一句话:「后视镜里看不到未来」。

同样的道理,在这期《罗辑思维》的后半部分,罗胖子给了这种强加因果的思路找到了一粒解药:用经济学的眼光向前看。

譬如,我周末去参加朋友的生日 Party ,成本到底应该怎么算?难道就只是我打车过去的车费和准备礼物的钱吗?

经济学探讨的不是你为得到这个东西花了什么,而是你为得到这个东西放弃了什么。所有已经花出去的东西都叫沉没成本。你买得到这个东西所花费的成本只是会计成本。在这里,我们换个角度,用经济学的眼光去分析一下机会成本:

在经济学的世界里,经验不是用来强行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 利用经验,尝试去预测未来,尝试去分析当前的做法即将引发的因果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物理学家常常会使用经验、实验来分析当前已经成为事实的世界规律,而经济学家常常会使用经验去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04

这样的结论,无疑给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大数据分析泼了一盆冷水。我并不是想要否定数据分析的作用。事实上,我们非常熟知的各大电商网站,给我推荐的东西大部分情况确实就是我想要的。统计学还是能够证明一些相关性和因果性的。

所以,我也不认同英国哲学家休谟「世上并没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只是人们脑海中的想象」这种极端的想法。世间必然有很多事情是经由因果牵连在一起。

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最大的特色就是给你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世界。通过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往往能够得到更加独特的结论——在大家都认为可以从统计学上理所当然地推断因果关系的时候,罗胖告诉我们,可以借助经济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

从原来的角度上看,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我们得以认识这个世界的运作原理。另外,我们甚至可以借此建立良好的心理暗示,以使得自己能够在面对一些过于紧张的事情前,起到良好的心理安慰作用。

从新的角度上看,我们使用经济学的思考方式,以现在为「因」,思考未来的「果」,通过向前看,来更好地认识世界。

所以,我认为,这次节目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否定一切因果,而是在正视因果的情况下,尝试从经济学这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世界: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在真理与谬论之间,更多的是灰色 。
文章推荐:

1、 学习如何失败:理财投资中的六大陷阱

2、 《后来的我们》解析:幸福的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百度网盘有,可以ai识别而且比较不错。

有声故事合集+个人学习提升课程百度网盘资源(含喜马拉雅资源)

链接:>pwd=2D72 提取码:2D72

资源内包各类儿童有声故事读物(绘本故事、四大名著、英文版读物、睡前各类故事、各类经典儿童故事等)、个人学习提升有声故事(中小学学习方法、经典课程、学习课程、励志、著名读物等)、娱乐书籍有声故事(一些广播剧)等,而且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831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