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是怎么刻在石头上的

古代书法是怎么刻在石头上的,第1张

三种方法:

1,书法创作者直接书于石头上,再由工匠石上雕刻。

2,其他人临摹于石头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3,其他人把原帖拓印于石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石碑:把功绩勒于石土,或把书法作品雕刻在石头上,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

扩展资料

碑的来历

自仓颉造字,中国的文化就此流传下来,我们说着不一样的方言,却看着同一本四书五经。从古到今的人们,凡有重要的事情,都喜欢使用刀刻的方式记录于龟甲兽骨、青铜、石头之上,长久且隆重。我们外出游览,往往在重要的建筑物前见到石碑,记载它的建造因缘和过程。然而最早的碑却不是这个用途。

早期,“碑”是拴祭祀用的畜牲的石柱子。战国,贵族下葬,需要将棺木放入很深的墓穴,“碑”用来做辘轳系绳的支架。所以早期的碑是有孔穿绳的,叫做“碑穿”。葬仪结束,人们往往把石头留在墓地,渐渐地,为了纪念逝者,人们在石头上刻字,演变成如今的碑刻。

常用的是在石头上把要刻的部分划出来,然后涂上适当的盐酸或者其他化学用剂(注意浓度不能太高,很危险!)
然后等待,最后刻字
或者直接用转子刻```还需要锤子~
你要不停的磨,刻得多深都得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922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