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两个硬盘放在一台电脑上?怎么设置主从盘?

如何把两个硬盘放在一台电脑上?怎么设置主从盘?,第1张

不一样的主板,情况不一样的。主板连接硬盘分为SATA和IDE两种接口。
如果是SATA,不用在硬盘上设置什么,直接将第二块硬盘插在闲置的一条SATA线上就行,开机后系统自动识别。
如果是IDE接口,需要对从盘进行跳线,每块IDE硬盘上都有跳线示意图,主盘是master,从盘是slave,按照图示插好跳线帽就OK了。
对于80芯的数据线,还必须注意蓝头接主板,黑头接主盘,灰头接从盘,否则无法获得最大DMA传输速度。
硬盘出厂默认为主盘。
一般都是将速度快的硬盘作为主盘,参考依据为出厂年限、容量、缓存、转速等。
从盘最好不要再装有系统,以防出现盘符错乱现象,会很麻烦的。
如果开机发现不成功,跳线没有错误的话,应检查BIOS是否关闭了IDE相关选项,或取默认值就可。
重要的是, *** 作的时候记得关机,拔掉电源线,洗手后再进行连接,以防静电损伤设备等。

方法:

1准备一根数据线,一般电脑店里都有卖;

2现在电脑里都有这个硬盘托,边上有孔,对上孔就可以;

3电源线,机箱里本来应该有,直接插上就行,注意别插反;

4注意,如果你安装的是第二块硬盘,一定把第二块硬盘数据线插在图示位置,蓝色的数据线,因为第一个为主,第二个是从。

5插上电源 开机,在计算机或我的电脑 点右键管理;

6然后点击“储存”;

7接下来就可以对新增的磁盘进行管理啦。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磁头复位节能技术:通过在闲时对磁头的复位来节能。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碟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

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 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 *** 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200MB,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每平方英寸20MB,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开始普及。

磁道

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磁道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头迅速切换正负极改变磁道所代表的0和1。

首先要澄清的是一个错误想法,很多人认为两个硬盘安装在一起需要跳线才能使用,其实这是对IDE老式接口的硬盘采取的方法,但是在主板支持的情况下,我们要在原来的一块SATA串口硬盘的基础上再加一块SATA串口硬盘,则要比IDE的轻松的多:
1不需要对两个盘进行主从盘的设置,也就是不需要跳线。但是在BIOS里设置要恰当,含 *** 作系统的盘放在第一启动位置(如果光驱在第一位的话,硬盘顺延到第二位),新加的盘放到第三位。(一般BIOS自动会识别归类,不需要人工 *** 作,除非最后问题得不到解决,再来看这一步)。
2对于两对master和slave接口,两个硬盘的插口当中带 *** 作系统的盘插在master上,而另一块的线可以在剩余的3支线当中任意插。
当硬盘的插口接好后,会在我的电脑中发现,新硬盘的盘符看不见,无法正常使用,很多的网友也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鸿沟。我们的做法是,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左侧存储-磁盘管理,就会在右侧发现磁盘0,磁盘1,CD-ROM等,其中两个磁盘中有一个提示显示未知,这就是新的硬盘,然后在这个未知的磁盘上点右键,点初始化,按 *** 作下一步就可以了,如果中间死机了,重启动,继续上面的 *** 作, *** 作中会提示要变成动态磁盘,静态磁盘还是逻辑磁盘,点击中间的静态。完成后,在老位置再点右键对其格式化,此时把刚才的静态转变成逻辑磁盘,然后写盘符,格式化形式等等,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在我的电脑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盘了,这样大功算是告成了。

你先要想好两个硬盘你打算用哪个来装系统。如果用A硬盘来装系统,B硬盘就成了从盘。在插SATA硬盘线上,记得将A硬盘接在主板的SATA1上(主板上有标到SATA1、SATA2这些先后次序的!),将B硬盘接在其它SATA接口上,如果手头上有光驱,可利用光驱进入DOS界面或者PE系统对你新的硬盘进行分区,分区一般分成一个主分区和若干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多少和大小由你自己而定)。本人建议作用DISKGENIU作分区工具。
在安装好系统后如果能正常进入系统,并能见到A与B的相应分区,那么你的 *** 作就已成功了。但要切记,低格式化硬盘工具请避免使用,因为它会令你的硬盘磁性下降,数据的存储时间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一、确定连接方案
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自己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
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的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插槽的Pin1。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
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细心一般就可以顺利完成。如果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之后,出现在通电自检时就可能死机、锁住,或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现象,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传说中的硬盘容量限制问题了。

1、第一步,请准备好机械硬盘、数据线和螺钉。请参考下图 *** 作:

2、下一步,硬盘顶部会有两个接口,一个接电源,一个接主板。请参考下图 *** 作:

3、接下来,在电脑上找到硬盘支架,把硬盘放进去,用螺丝固定。请参考下图 *** 作:

4、下一步,打开机箱,顺着电源线,找到大头的SATA接口。请参考下图 *** 作:

5、接下来,将接口插入硬盘的大接口,再将数据线的一端插入小接口的插座。请参考下图 *** 作:

6、最后一步,数据线的另一端穿过硬盘,插入硬盘的小端口。完成硬盘的安装。请参考下图 *** 作:

4个usb这样接4个机械硬盘:
电源插接CPU供电的线头是4+4个针孔,对应主板左上角的8Pin。一侧带卡扣,对准后垂直插入即可。
显卡插槽位于CPU的下方,第一条比较长的右侧带卡扣的槽,也称PCIE插槽。除了可以插接显卡,同样支持其他PCIE接口设备,例如视频采集卡,声卡,无线网卡 等。像我这片影驰X570M大将,还做了金属包边,其实是为了加固,普通的PCIE插槽是没有金属包边的。安装显卡与内存基本一样,先将卡扣打开,然后对准豁口,将显卡垂直查下去,卡扣将自动扣上,并且伴随着“咔”的一声,十分清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923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