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台手机主板含有的黄金有多少克?

每台手机主板含有的黄金有多少克?,第1张

一吨废旧手机中可以提炼400克黄金,每台手机主板含有的黄金的黄金少之又少。虽然手机内很多元器件中多含有金子,但是含量确实非常小,根据电子废弃物报告中指出,41个手机里大约含有1克的黄金。按照金价,手机里的黄金价值不超过10RMB。

每吨废旧计算机销毁后的细粉中,含金量为660克;从一吨废旧个人电脑中则可提炼出1公斤银、150克铜和近2公斤稀有金属及其他稀土资源。

扩展资料

尽管“含金量”惊人,但废弃的电路板同时含有铅、汞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复杂,处理不好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9年前,国内处理电子废弃物通常是用露天焚烧、强酸洗金这些‘土法子’。”许振明说,这样的土办法处理电子垃圾,产生的废气废液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

以前在南方沿海个别城市,就有小作坊用所谓的酸洗方式炼金。他们用火烧电路板后,再把这些金属溶于王水当中,再逐步析出铜,银,金,钯等贵金属。这样的处理方法,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可想而知。而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只有不到2%的手机,是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吨旧手机“炼”400克黄金 交大教授垃圾中“淘金”

贵屿在改革开放前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也曾以贵屿八景闻名于潮阳诸镇。只是后来,随着焚烧回收产业的兴起,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贵屿八景渐渐大不如前,直至如今面临消逝的边缘。抚今追昔,令人不胜感慨。以下是“贵屿八景”:
1、东山晓色(位于贵屿山东北)
2、西寺夜钟(位于西尾外西兴寺)
3、南海渔歌(位于南安南门头桥西侧)
4、北埔晴烟(位于北林北宫外附近)
5、桂江春涨(位于献洲大桥至进贤桥)
6、仙园夏雨(位于华美仙景园至清游洞)
7、板桥秋风(位于玉窖五洲桥)
8、石塔冬溪(位于北林东陇一带)但塔由于文革被毁,至今未恢复。
古迹:
凤港虱母仙
潮汕人的风水神-虱母仙修建的“欹寨门”,明朝至今已六百多年(已损坏)
华美黄门第
黄门第俗称国舅府,是明朝国舅陈北科之御赐府第,总建筑面积3829平方米,府邸的屋顶是琉璃黄瓦,大门是枣红色铜钉门,府内金壁辉煌,美轮美奂
华美祖祠贴地木
贴地木源自大兴安岭,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此木异常坚硬,铁钉钉不下,火烧不掉,至今存在华美祖祠
双忠行祠
双忠行祠供奉卫国将领张巡、许远二神,行祠建于元朝,祠内古色古香,现存明朝香炉、石狮,大门左右石狮为清朝时期的。
医疗设施
本镇现有两座医院,一座是卫生院,一座是民办医院(耀辉医院),耀辉医院于2013年与汕头市中心医院合作,医疗条件得到加强
名人堂
陈北科:原名陈洸,字世杰,号东石,民间称陈国舅,官至大理寺少卿,赠予黄门侍郎,由于他当过北京吏科给事中所以民间称为陈北科,贡献:在贵屿开创街路棚,为潮汕带来了四点金等民居。
陈南科:原名陈江,洸之从兄,民间称堂国舅、陈长者,官任给事中,赠予征仕郎、黄门侍郎,由于他当过南京户科给事中所以称为陈南科,贡献:与陈洸开创街路棚。
陈坚夫:潮阳县首任民选县长,贡献:出钱为全县黑户农户补交税款。
郭汉庭:国军将领,贡献:带兵抗日,为国出力。
战略位置
贵屿古称桂山都,与普宁县相邻,是潮阳县的西门户,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普宁设县时第一个县址所在地,由此可以看出贵屿的战略重要性。建国后贵屿全体划归潮阳,战略位置依然重要,后来潮阳撤市设潮阳区与潮南区,贵屿镇划归潮阳区,战略位置明显加大,一面与潮南区相邻,另一面与普宁市相接,也是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贵屿一直抢劫、盗窃案件频发,后来在贵屿派出所和各村(居)委的协调下,各村安装了监控,并由派出所民警与各村治保联合站岗执勤,抢劫盗窃案件大大降低,就算有案件发生,嫌疑人被抓捕的机率也非常大,在贵屿镇政府和贵屿派出所的指挥下,各村(居)委会的配合下,贵屿镇的治安大大改善,并将变得更美好。

龙兴常见废品回收种类

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

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版玻璃制品。

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在美国,电子垃圾拆解已经形成了很专业的分工,有专门负责拆解的公司,有专门负责电路板回收的公司,有专门提炼贵重金属的公司等等。由于专业化处理,美国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达到97%以上,也就是说最后只有不到3%的东西被当做最后的垃圾埋掉。
德国废旧电器回收厂普遍采用了一种电子破碎机来分选废旧电器中的有用物和废物。其流程是,先用人工拆卸的方法将废旧电器中的含有有毒物质的器件取出,如电视显像管、荧光屏等。然后将剩余部件放入破碎机中,先通过磁力分选分离出铁,第二步进入涡流分选分离出铝,第三步通过风力分离出塑料等较轻物质,剩下的是铜和一些稀有贵金属。这些分选出来的金属,会根据它的含金量来卖给终端处理厂。其废旧电器的回收再利用率达90%以上,这样的一套设备年处理废旧电器达3万吨。
广东省汕头市的贵屿镇曾是一座千夫所指的电子垃圾城。在这个不到50平方公里的小镇,每天有100多辆满载废旧电器零件的货车进出,数万人为了获取可以回收利用的金属和元器件几乎不择手段--他们焚烧废旧电线和电缆,用硫酸水冲洗电路板,并再次焚烧那些无法再回收的垃圾,或者就将它们堆积在河道旁。
这是一个被称为“用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产品”的悲剧。一家境外媒体在报道中将贵屿人称为“机器堆中的鬼魂”。这里空气窒息,河水污染,土壤中毒。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对贵屿的外来人口体检后发现,88%的人患有皮肤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等疾病。
然而,这确是贵屿近10万人赖以生存的产业,我国已迎来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报废新高峰,而这些电子产品又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卤族化学物等有毒物质。贵屿的拆解业何去何从,中国又该如何为这些废旧电器寻找出路?
解救贵屿“符合中国国情的拆解模式”
这是贵屿新开的一家废旧电线拆解厂,几十个工人正在手工剥离电线。他们唯一的工具,是一条板凳,还有板凳上的几颗钉子。剥离后的塑料皮和铜丝分别放在板凳两边。
老板马强说,这些铜丝将被加工成铜片或漆包线等产品,塑料皮则被送到“料粒”加工厂,成为塑料产品的原料,远近闻名的汕头澄海玩具厂就是这种“料粒”的大买家。“政府严令禁止焚烧,但现在我们的利用率几乎是100%,”他颇为自豪,“政府把我们当作示范基地。”
在一家电源板拆解厂里,每个工人面前摆放着一台貌似吹风机的“电热器”,还有数十个白色陶瓷小杯。工人们将电源板放在电热器窄小的吹风口下烘烤近两秒钟,便娴熟地用镊子将板上的各种芯片、电容、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取下,分别放入不同的陶瓷小杯中。专家称,这种手工拆解方式的精细度,堪称世界之最。
“是媒体的曝光改变了贵屿”,镇长郑松明毫不忌讳国内外媒体曾经对贵屿铺天盖地的指责和非议。
为杜绝污染,政府明令禁止焚烧、加热和酸洗,拆除乱搭建物,销毁煤炉,取缔酸洗提取贵金属加工点,还成立了督察小组随时突击检查。如今,走在贵屿的街上,已似乎闻不到刺鼻的烧焦的味道。经环保部门监测,大气中的S02、NO2、Pb等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
郑承认,舆论的压力一度迫使政府严厉打击电子废物回收,但成效甚微。由于贵屿地处内涝地区,贵屿人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靠回收废品为生。如今,由于市场的驱动,贵屿镇各个村专业分工已十分明确,其中包括塑料、五金加工利用村、电子及线路板拆解村,电器拆解村,电线电缆拆解村等。从回收、拆解到加工、销售,贵屿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要发挥贵屿拆解产业的优势,变堵为疏,”镇长的思路十分明确。遍布贵屿的300多家企业保障了现有6万多人的就业和10万多人的生存,还吸引了诸多外来民工,是当地经济支柱和税收的主要来源。
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助理巡视员李静在视察贵屿时指出,贵屿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拆解产业,符合中国的国情,应当在此基础上继续规模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目前,国家信息产业部已经批准贵屿设立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拆解处理示范工程。
电子垃圾处理中心遭遇无米下锅
与贵屿拆解业的“无心插柳”相比,国家“有心”建立的一系列电子垃圾处理中心却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境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03年将浙江省和青岛市列为全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置工作试点后,这两地纷纷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回收中心,它们无一例外地引进了价格昂贵的环保拆解净化设备,却面临着最大的竞争者--走街串巷收购电器的“游击队”。
青岛负责废旧家电回收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废旧家电、电脑大多由回收成本低廉的坊间'游击队'收走,而正规的电子垃圾回收中心几乎要求有害物质零排放,成本很高,根本竞争不过游击队。”据悉,一台使用了约15年的双缸洗衣机,回收中心报出的收购价是40元,而“游击队”的报价却达到60元。
在处理中心,报废电脑、手机的“核心内脏”--电路板、芯片、硬盘软驱等先被分类、拆解,接着其中的电路板、芯片、元件等会被粉碎成仅有1毫米左右的微粒,再用高科技使其熔解,从中分离出有价值的材料和金属包括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据介绍,这种设备价格极高。将一台对冰箱整体破碎,进行无污染处理的设备需要人民币1000多万元。
由于收购不到足够的废旧产品,不少电子垃圾处理工厂成立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拆解回收业的法律和意识缺失
有关专家指出,与尴尬的回收中心相比,以贵屿为代表的“非正规军”的壮大,却要归功于其廉价的回收成本和轻车熟路的收集渠道。然而由于有关法律和环保意识的缺失,贵屿曾经遭遇的严重污染至今让人扼腕。
专家指出,非正规队伍对废旧家电的拆解处置,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还会造成二手家电零件市场的混乱。据悉,旧家电中一些还可利用的零部件可能会被使用到其它二手家电中。由于没有统一安全指标,这些零部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会产生旧显像管爆炸、电线老化导致漏电等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应尽快出台有关法律,对目前无序回收处理废旧家电的行为进行限制,严厉打击那些破坏环境的拆解作坊。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对处理流程、二手家电质量进行规范。与此同时,国家对目前处于弱势的废旧家电处理业应当进行专项扶持。
刚刚启动的杭州电子垃圾处理中心的技术专家认为,导致电子垃圾处理回收困难的原因在于国内再生材料的回收渠道和体系很不健全。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电企业和普通百姓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等也十分落后。他举例说,在日本,回收废空调消费者要支付3500日元,而在国内,消费者还指望在处理废旧家电时得到一定的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30120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