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死机 超速怎么办?

电梯死机 超速怎么办?,第1张

1、机械故障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可能导致电梯上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 曳引式电梯依靠曳引机驱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运行,制动器有效闭合保证轿厢可靠可能制停。因此在对重侧重量大于轿厢侧重量的情况下,传动、曳引和制动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都可能导致电梯上行超速,严重时将导致冲顶。因此,引起电梯上行超速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制动d簧松弛、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摩擦引起制动器闸瓦和制动轮过热,导致制动能力下降,制动器卡死、制动器臂、轴销断裂等故障导致制动器不能有效闭合;
1、2 曳引机主轴、轴承、齿轮、蜗杆等机械部件断裂或损坏,曳引力严重下降;
1、3 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
1、4 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电机过热烧坏、动力电压异常波动等原因引起的超速。
2、部分在用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
以上分析的超速原因中,制动器故障引起的上行失控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以前部分电梯采用的制动器不是安全制动器所致。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12、4、2、1条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力的制动器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并且具有合适的尺寸,以满足: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时,制动轮(或盘)仍能获得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缓速下行”。本来这是一条很好规定,它要求制动器机械部件设计时必须有冗余,以便当某一部件工作失效时,制动器仍能使电梯可靠制停。可惜在GB7588-1995中,这条规定被暂缓执行。由于这条规定的暂缓执行,致使部分电梯制动器在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也为非安全制动器的制造和运用创造了条件。
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在部分电梯上的运用不仅给电梯上行失控带来了隐患,电梯安全回路所有的电气安全开关保护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因为电梯电气安全保护最终都是通过安全钳的可靠制停来发挥作用的。目前在用电梯上,这种非安全制动器应用不在少数,由于运用了这种制动器而导致电梯上行冲顶的事故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在电梯安全运行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种具有先天缺陷的非安全制动器应引起重视。是改造制动器还是增加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亦或是采取其它措施。这既涉及经济和安全,同时还涉及曳引机的不同结构,和各种电梯结构差异,难以一概而论。但不管如何,在用电梯的上行超速,尤其是采用非安
全制动器的电梯存在的上行超速隐患应引起我们电梯同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真对待。
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值得可喜和庆幸的是在新颁布执行的GB7588-2003中,12、4、2、1条被作为强制规定执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制动器工作可靠性的提高。而且在新标准中,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被明确要求在新装电梯上采用,这必将大大降低新安装电梯上行失控事故。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曳引驱动电梯上,在电梯上行超速到一定程度时用来使轿厢制停或有效减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一般由速度监控装置和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通常采用双向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装置检测轿厢速度是否失控。减速装置则包括安全钳、夹绳器和安全制动器,分别作用于轿厢或对重、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和曳引轮。安全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必须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目前在无机房电梯永磁同步电机上通常就是利用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的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这种制动器机械结构设计冗余,符合安全制动器的要求,不必考虑其失效。同时由于它直接作用在曳引轮上,曳引机主轴、轴承等机械部件损坏不会影响其有效抱闸制停。当然,它不能保护如曳引条件被破坏,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打滑等其它原因而引起的上行超速。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究竟应对哪些类型上行超速起作用按照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对制动器制动失效和电机传动失效引起的上行超速起作用。因此,目前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不能做到保护电梯所有的上行超速

电脑程序死机一般来说按ctrl+alt+delete这三个键就可以了。
具体的 *** 作方法如下:
1、判断机器处于死机状态。状态的方法是按键的NumLock键,看Num灯是不是会随着键的按下改变状态。如果不改变,那么就是处于死机状态。
2、如果已经是死机状态了,那么用左手按ctrl和alt键,然后在保持按下的同时,用右手按delete键。
3、这时系统会重新启动。

如果你有三角形钥匙当然是可以的,一般电梯会有强制了、开的按钮,如果没有可以拨打电梯上写的遇到问题的电话,如果没有或破损且电梯内无信号请耐心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建议不要大喊大叫拍门,尽量保存体力,如果电梯停在高层建议将身体放低靠在角落谨防突然坠落。

电梯死机原因剖析
我们在电梯维修保养中,经常听到电梯“死机”这个词,常常碰到电梯处于休止状态,有时关闭电源一次,再重新送电后电梯即恢复正常运行。有些维修人员也很难解释“死机”的原因。其实这些“死机”情况,往往是因为电梯程序检测到外部出现了故障而设计的一些保护程序,以防止电梯的继续运行而引发事故。在电梯技术论坛上,有些朋友已提出电梯“死机”这一说法不合适,而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出现程序保护”。
为了更好的理解“程序保护”会引发电梯休止,我们现在以三菱SG-VP电梯为例,剖析一下在软件中设置的一些“程序保护”,以便我们对电梯“死机”有深一步的了解,如果能举一反三,对于我们平时维修其它类型的电梯也有一定的借鉴及帮助。
在三菱SG-VP电梯中,设置了较多的程序保护,我们看看下面的梯形图:

在上面的梯形图中,设置了一个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外围硬件线路中的安全回路,诸多的“安全触点”串联在一起,控制一个继电器的线圈,这里这个继电器是M691,而M691又直接控制中间继电器M110。这个M110就好比我们称谓的安全继电器。正常时它应该吸合,它的常开触点串在几乎所有的输出回路中,当它释放时,电梯即不能开快车也不能开慢车,能使电梯处于“休止”状态。
那么,串联着的这些安全触点到底什么时候会动作呢?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1)M1:光电脉冲出错
下面是M1的控制电路:

梯形图中,M3是运行继电器,当程序控制到上行接触器或下行接触器吸合时,M3即吸合。X0是PLC对光电脉冲的检测信号。图中可见,当电梯运行信号发出后,如果光电脉冲在3秒内仍无反应,计时器T1或T2即动作,促使M1吸合并自持。
这个设计就是程序对光电脉冲的监测保护,这样我们就知道,当电梯的光电坏了或与PLC的连接不良,(也有可能光电电源不好等),电梯一启动就保护了。或者电梯启动时马达没有旋转(可能是堵转或抱闸没有张开引起),PLC同样检测不到光电脉冲,电梯即进入保护。
(2) T2:上下行接触器监测出错(运行中)

在电梯的外围接线图中,由上行、下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接到PLC的X2输入点,这个点就能起到对上下行接触器的监测作用。当电梯在自动档运行时,Y12或Y13中有一个吸合,而这时X2必须断开,X2灯不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接触器未吸合(X2仍点亮),超过5秒后计时器T2动作并自持。电梯进入休止状态。
引起这种原因有几种可能:接触器线圈回路断开、接触器机械卡阻不能吸合,或监测信号的辅助触点本身不能释放等。
(3) T3:快慢车接触器监测出错 (运行中)

X3是快车接触器与慢车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串联后接入PLC的监测点。当电梯运行时,X3应该不亮,如果某种原因使X3仍然保护点亮状态,则电梯进入保护状态。
可能引起的原因与上面的分析方法类似,我们可以自己判断一下。
(4) T4:快慢车接触器监测出错(停止时)

当电梯停止时,PLC输出控制的Y10、Y11释放,X3也应马上接通点亮,如果由于接触器触点粘连或机械卡阻不能释放,在一定时间内T4动作并自持,程序保护。这里可以看出这就是防接触器触点粘连保护。当然有时可能接触器触点并未粘连,而是由于控制X3的触点本身接触不良也会引起保护,实际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就是因为控制X3的触点本身接触不良引起保护,电梯进入休止。假如这个触点接触不良仅是偶然性的,我们在关闭PLC电源重新送电后,只要这个触点恢复正常,电梯又能进入正常运行。所以当我们没有仔细检查故障原因而重启动电梯,很难发现电梯休止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5) T21、T30接触器监测点动作出错

在正常情况,当电梯运行时,上行接触器与下行接触器必须有一个吸全,快车接触器与慢车接触器也必须有一个吸合。根据这个原则编制以上回路,即可对这些接触器的不正常动作进行检测,从发光二极管观察X2与X3要么应该同时点亮,要到应该同时熄灭。当出现之外的情况一定时间后,T21或T30中有一个会吸合并保持,电梯进入故障保护状态。
(6) T31:两层之间运行时间超过设定值

上图中,M15是上平层感应器插入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称上升沿触发脉冲。
M16是上平层感应器离开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称下降沿脉冲。
M17为下平层感应器插入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是上升沿脉冲。
M18为当下平层感应器离开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是下降沿脉冲。
电梯在正常运行时,应该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这里为30秒)总是要经过一次平层感应器,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电梯有运行指令而超过这个设定的时间还检测不到感应器的动作,即判定有故障发生,程序进入保护状态。这时为了防止电梯不转或速度过慢而设定的。
在这个梯形图中,我用红线框出的部分为两个平层感应器的输入信号,设计人员这样编程我没有看出是什么意图,两个信号组成的四种状态都列出来,无论怎样红线部分都应该时接通的,取消这部分电路应该我认为也应该没什么问题。
(7) T32:上下行接触器监测出错(停止时)

这个分析方法与(4)类似,当电梯停止时,X2灯必须点灯,否则就会保护。
(8) C1:电梯溜车保护

在电梯停止是,平层感应器应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果电梯发生溜车,平层感应器经过隔磁板时会令计数器C1计数,当计数达到设定值时C1动作,电梯即进入保护状态。
笔者认为这样的溜车保护不合适,电梯要移动2层楼层面才被检测出太危险,前面既然有光电脉冲检测,电梯停止时光电脉冲也应相对停止,只要对这个信号检测不是更好吗?
(9) T36:安全继电器粘连保护

(10)T35:门锁继电器粘连接保护

呵呵,以上两个保护程序可以自己分析一下了。
(11) M690:执行写入 *** 作时对电梯位置的检测出错

这类电梯当执行层高写入 *** 作时,电梯必须停到底层,下减速限位切断。且应在平层位置(两只平层感应器都在隔磁板中),如果不在这个位置,程序保护了,就不能再进行层高写入 *** 作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直观地看到了电梯软件中确实设置了许多电梯保护程序,电梯“死机”也不是莫明其妙地发生的。当我们碰到电梯有频繁的“死机”现象时,肯定电梯存在某种故障隐患。
由于现在市场存在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电梯,电梯的软件设计也各不相同,而且许多核心技术我们维修保养人员不一定会了解,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也要凭经验来判断电梯“死机”的原因。我们电梯技术方面的论坛要是多贴一些相关电梯“死机”原因之类的贴子,对我们维修人员来说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1、首先请仔细检查新时达电梯门锁机械间隙并调整。
2、其次看电梯运行时测量门锁回路的末端电压是否能达到AC100V以上(。
3、最后调整后电梯还会出现2号故障,那就是安全回路断开引起的故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32371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