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怎么测电阻

万用表怎么测电阻,第1张

在电气工程中,由于电阻具有分压稳流的特性,所以电阻成为最常用的电气元器件,在工作中如果无法确定电阻阻值大小,就需要通过万用表测量了,那么万用表如何测量电阻阻值呢?下面就介绍一下。

工具/原料:数字万用表电阻

1、打开数字万用表,将万用表档位拨到6KΩ档位上。

2、将数字万用表指针插入到测量电阻阻值的位置上。

3、找到需要测试的电阻,将数字万用表红色指针接入到被测电阻的一端。

4、然后将数字万用表的黑色表针接入到被测电阻的另外一端

5、确定数字万用表表针与被测电阻的两个端角接触良好。

6、在数字万用表显示屏幕上就可以看到被测电阻的阻值了。

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之前,一般都需要先把数字万用表的指针调在零的位置上,然后可以使用数字万用表开始测量电阻。若要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电阻的话,还应该先把数字万用表摆放在水平的位置,从而避免测量的过程中出现误差。
2、接下来应该把数字万用表上的黑笔插入标注了字母“COM”的插孔中,再把红笔插入标注了字母“VΩ”的插孔中,再选择适合的电阻量程。然后再把黑笔和红笔分别接在电阻的两端。
3、这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用手去触碰黑笔和红笔的金属部位,否则会影响到电阻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或者是引发触电事故。然后再把数字万用表的显示屏上所显示的数值和电阻量程的数值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电阻的测量结果了。
4、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的过程中,一般不可以换档位,特别是在测量电压较高的电器时,更是不能换档位,否则容易导致数字万用表出现损坏。假如必须要换档位的话,那么就应该先把黑笔和红笔先断开,然后再开始换挡。
5、测量结束以后,还需要把数字万用表的转换开关电压调到最大的位置。假如长时间不使用数字万用表的话,那么最好是把数字万用表内部的电池拆卸下来,若电池长时间被放置在数字万用表的内部,而数字万用表又长时间没有被使用的话,就容易导致数字万用表内部的器件被腐蚀,导致数字万用表无法正常使用。

1、把万用表档位选择放在电阻档,(下图中间档,即Ω档)。

2、测量好坏——用两只表笔分别接电阻两端(档位可以放到最大),万用表有电阻指示为好的,没有电阻指示为坏的。

3、测量电阻值——用两只表笔分别接电阻两端,此时万用表指示即为电阻值,注意读起时的单位(档位;数字万用表为“0”把档位调节低一点、为“1”调节高一点;指针式万用表为“0”调节低一点、为“∞”调节高一点)。

扩展资料

四色环电阻识别方法:

四色环电阻 就是指用四条色环表示阻值的电阻,从左向右数,。第一道色环表示阻值的最大一位数字;第二道色环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阻值倍乘的数;第四道色环表示阻值允许的偏差(精度)。

例如一个电阻的第一环为红色(代表2)、第二环为紫色(代表7)、第三环为棕色(代表10倍)、第四环为金色(代表±5%),那么这个电阻的阻值应该是270Ω,阻值的误差范围为±5%。

数字万用表的测试功能:

数字万用表不仅可以测量直流电压(DCV)、交流电压(ACV),直流电流(DCA)、交流电流(ACA)、电阻(Ω)、二极管正向压降(VF)、晶体管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hrg)、还能测电容量(C)、电导(ns)、温度(T)、频率(f),并增加了用以检查线路通断的蜂鸣器档(BZ)、低功率法测电阻档(L0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用表

万用表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常被用于测量电阻、电流、电压,不过为了确保测量的值更精确,需要学会如何使用,并注意一些细节。那么万用表怎么测量电阻,以及万用表使用要注意什么,各位是否了解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万用表怎么测量电阻

1、调万用表的倍率档,由于欧姆档并不均匀,因而需让指针指在刻度的1/3至2/3处;2、进行欧姆调零,即将两个表笔短接,让刻度指在零刻度,确保测量值准确;3、将万用表的表笔分别接在电阻的两端,读出指针所指的读数,就是电阻。

二、万用表使用要注意什么

1、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是挺简单的,不过对于一些细节是不能遗忘,在使用万用表之前,务必进行“机械调零”,也就是说在没有测量的时候,万用表的指针一定要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上,这样测量出来的数值才更加的准确。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时候,千万不可使用手指触摸电表的笔尖,毕竟人体是属于一大导体,容易造成测量出来的阻值不准确,而且要是一不注意,也有可能造成人体受到伤害,并不安全。另外,在测量的时候,是不可以换挡的,容易烧坏万用表。

3、使用万用表的过程中,最好是能够将万用表放平,可以尽可能的减小误差,而且不可让外界的磁场干扰到万用表,否则会造成数值出现较大的误差。在使用完万用表之后,要及时将内部的电池取出,以免电池出现腐蚀现象。

关于万用表怎么测量电阻,以及万用表使用要注意什么,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各位是否了解了呢万用表的使用并不麻烦,只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就可以测量出较为精准的数据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3244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5
下一篇 2023-06-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