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网卡命名规则以及更名方法

centos网卡命名规则以及更名方法,第1张

Linux *** 作系统的网卡设备的传统命名方式是 eth0、eth1、eth2等,而 CentOS7 提供了不同的命名规则,默认是基于固件、拓扑、位置信息来分配。这样做的优点是命名全自动的、可预知的,缺点是比 eth0、wlan0 更难读,比如 ens33 。

规则1:

对于板载设备命名合并固件或 BIOS 提供的索引号,如果来自固件或 BIOS 的信息可读就命名,比如eno1,这种命名是比较常见的,否则使用规则2。

规则2:

命名合并固件或 BIOS 提供的 PCI-E 热插拔口索引号,比如 ens1,如果信息可读就使用,否则使用规则3。

规则3:

命名合并硬件接口的物理位置,比如 enp2s0,可用就命名,失败直接到方案5。

规则4:

命名合并接口的 MAC 地址,比如 enx78e7d1ea46da,默认不使用,除非用户选择使用此方案。

规则5:

使用传统的方案,如果所有的方案都失败,使用类似 eth0 这样的样式。

1、前2个字符的含义

2、第3个字符根据设备类型选择

如果不习惯使用新的命名规则,可以恢复使用传统的方式命名,编辑 grub 文件,增加两个变量,再使用 grub2-mkconfig 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文件即可。

1、编辑 grub 配置文件

2、重新生成 grub 配置文件

然后重新启动 Linux *** 作系统,通过 ip addr 可以看到网卡名称已经变为 eth0 。

3、修改网卡配置文件

原来网卡配置文件名称为 ifcfg-ens33,这里需要修改为 ethx 的格式,并适当调整网卡配置文件。

注意:ifcfg-ens33 文件最好删除掉,否则重启 network 服务时候会报错。

1.修改网卡配置文件中名称信息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将其中的名称为ens33的改为eth0 ,并将uuid删除以便后面克隆

2.对网卡文件进行重命名

m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3.修改grub文件

vim /etc/default/grub

GRUB_CMDLINE_LINUX="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rhgb quiet"

4.加载修改好的配置文件信息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5.重启即可

为了保证克隆机的网络配置和原始机的不一样,VMware会为克隆机创建一个新的虚拟网卡(eth1),原来的旧虚拟网卡(eth0)会被弃用。

查看网卡信息:

查看生效的网卡:

目的:将网卡名"eth1"改为"eth0"。

第一步,去掉"/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中的旧网卡配置,然后将新网卡配置的名字改为"eth0"。修改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配置ifcfg-eth0脚本:

将HWADDR的值改为新网卡配置的ATTR{address}的值,配置结果如下图所示:

修改成功后的网卡信息如下图所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088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