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Linux 网络,你必须知道这些

关于 Linux 网络,你必须知道这些,第1张

我们一起学习了文件系统和磁盘 I/O 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个重要模块—— Linux 的网络子系统。

由于网络处理的流程最复杂,跟我们前面讲到的进程调度、中断处理、内存管理以及 I/O 等都密不可分,所以,我把网络模块作为最后一个资源模块来讲解。

同 CPU、内存以及 I/O 一样,网络也是 Linux 系统最核心的功能。网络是一种把不同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的技术,它本质上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方式,特别是跨系统的进程间通信,必须要通过网络才能进行。随着高并发、分布式、云计算、微服务等技术的普及,网络的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说到网络,我想你肯定经常提起七层负载均衡、四层负载均衡,或者三层设备、二层设备等等。那么,这里说的二层、三层、四层、七层又都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这些层都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为 OSI 网络模型。

但是 OSI 模型还是太复杂了,也没能提供一个可实现的方法。所以,在 Linux 中,我们实际上使用的是另一个更实用的四层模型,即 TCP/IP 网络模型。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其中,

为了帮你更形象理解 TCP/IP 与 OSI 模型的关系,我画了一张图,如下所示:

当然了,虽说 Linux 实际按照 TCP/IP 模型,实现了网络协议栈,但在平时的学习交流中,我们习惯上还是用 OSI 七层模型来描述。比如,说到七层和四层负载均衡,对应的分别是 OSI 模型中的应用层和传输层(而它们对应到 TCP/IP 模型中,实际上是四层和三层)。

OSI引入了服务、接口、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行实践;而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

OSI是一种理论下的模型,而TCP/IP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网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

有了 TCP/IP 模型后,在进行网络传输时,数据包就会按照协议栈,对上一层发来的数据进行逐层处理;然后封装上该层的协议头,再发送给下一层。

当然,网络包在每一层的处理逻辑,都取决于各层采用的网络协议。比如在应用层,一个提供 REST API 的应用,可以使用 HTTP 协议,把它需要传输的 JSON 数据封装到 HTTP 协议中,然后向下传递给 TCP 层。

而封装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是在原来的负载前后,增加固定格式的元数据,原始的负载数据并不会被修改。

比如,以通过 TCP 协议通信的网络包为例,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应用程序数据在每个层的封装格式。

这些新增的头部和尾部,增加了网络包的大小,但我们都知道,物理链路中并不能传输任意大小的数据包。网络接口配置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就规定了最大的 IP 包大小。在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中,MTU 默认值是 1500(这也是 Linux 的默认值)。

一旦网络包超过 MTU 的大小,就会在网络层分片,以保证分片后的 IP 包不大于 MTU 值。显然,MTU 越大,需要的分包也就越少,自然,网络吞吐能力就越好。

理解了 TCP/IP 网络模型和网络包的封装原理后,你很容易能想到,Linux 内核中的网络栈,其实也类似于 TCP/IP 的四层结构。如下图所示,就是 Linux 通用 IP 网络栈的示意图:

我们从上到下来看这个网络栈,你可以发现,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网卡。网卡是发送和接收网络包的基本设备。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网卡通过内核中的网卡驱动程序注册到系统中。而在网络收发过程中,内核通过中断跟网卡进行交互。

再结合前面提到的 Linux 网络栈,可以看出,网络包的处理非常复杂。所以,网卡硬中断只处理最核心的网卡数据读取或发送,而协议栈中的大部分逻辑,都会放到软中断中处理。

我们先来看网络包的接收流程。

当一个网络帧到达网卡后,网卡会通过 DMA 方式,把这个网络包放到收包队列中;然后通过硬中断,告诉中断处理程序已经收到了网络包。

接着,网卡中断处理程序会为网络帧分配内核数据结构(sk_buff),并将其拷贝到 sk_buff 缓冲区中;然后再通过软中断,通知内核收到了新的网络帧。

接下来,内核协议栈从缓冲区中取出网络帧,并通过网络协议栈,从下到上逐层处理这个网络帧。比如,

最后,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 Socket 接口,读取到新接收到的数据了。

为了更清晰表示这个流程,我画了一张图,这张图的左半部分表示接收流程,而图中的粉色箭头则表示网络包的处理路径。

了解网络包的接收流程后,就很容易理解网络包的发送流程。网络包的发送流程就是上图的右半部分,很容易发现,网络包的发送方向,正好跟接收方向相反。

首先,应用程序调用 Socket API(比如 sendmsg)发送网络包。

由于这是一个系统调用,所以会陷入到内核态的套接字层中。套接字层会把数据包放到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

接下来,网络协议栈从 Socket 发送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包;再按照 TCP/IP 栈,从上到下逐层处理。比如,传输层和网络层,分别为其增加 TCP 头和 IP 头,执行路由查找确认下一跳的 IP,并按照 MTU 大小进行分片。

分片后的网络包,再送到网络接口层,进行物理地址寻址,以找到下一跳的 MAC 地址。然后添加帧头和帧尾,放到发包队列中。这一切完成后,会有软中断通知驱动程序:发包队列中有新的网络帧需要发送。

最后,驱动程序通过 DMA ,从发包队列中读出网络帧,并通过物理网卡把它发送出去。

多台服务器通过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连接到一起,构成了相互连接的网络。由于网络设备的异构性和网络协议的复杂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了一个七层的 OSI 网络模型,但是这个模型过于复杂,实际工作中的事实标准,是更为实用的 TCP/IP 模型。

TCP/IP 模型,把网络互联的框架,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这也是 Linux 网络栈最核心的构成部分。

我结合网络上查阅的资料和文章中的内容,总结了下网卡收发报文的过程,不知道是否正确:

当发送数据包时,与上述相反。链路层将数据包封装完毕后,放入网卡的DMA缓冲区,并调用系统硬中断,通知网卡从缓冲区读取并发送数据。

了解 Linux 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收发流程后,你肯定迫不及待想知道,如何去观察网络的性能情况。具体而言,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衡量 Linux 的网络性能呢?

实际上,我们通常用带宽、吞吐量、延时、PPS(Packet Per Second)等指标衡量网络的性能。

除了这些指标,网络的可用性(网络能否正常通信)、并发连接数(TCP 连接数量)、丢包率(丢包百分比)、重传率(重新传输的网络包比例)等也是常用的性能指标。

分析网络问题的第一步,通常是查看网络接口的配置和状态。你可以使用 ifconfig 或者 ip 命令,来查看网络的配置。我个人更推荐使用 ip 工具,因为它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易用的接口。

以网络接口 eth0 为例,你可以运行下面的两个命令,查看它的配置和状态:

你可以看到,ifconfig 和 ip 命令输出的指标基本相同,只是显示格式略微不同。比如,它们都包括了网络接口的状态标志、MTU 大小、IP、子网、MAC 地址以及网络包收发的统计信息。

第一,网络接口的状态标志。ifconfig 输出中的 RUNNING ,或 ip 输出中的 LOWER_UP ,都表示物理网络是连通的,即网卡已经连接到了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如果你看不到它们,通常表示网线被拔掉了。

第二,MTU 的大小。MTU 默认大小是 1500,根据网络架构的不同(比如是否使用了 VXLAN 等叠加网络),你可能需要调大或者调小 MTU 的数值。

第三,网络接口的 IP 地址、子网以及 MAC 地址。这些都是保障网络功能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你需要确保配置正确。

第四,网络收发的字节数、包数、错误数以及丢包情况,特别是 TX 和 RX 部分的 errors、dropped、overruns、carrier 以及 collisions 等指标不为 0 时,通常表示出现了网络 I/O 问题。其中:

ifconfig 和 ip 只显示了网络接口收发数据包的统计信息,但在实际的性能问题中,网络协议栈中的统计信息,我们也必须关注。你可以用 netstat 或者 ss ,来查看套接字、网络栈、网络接口以及路由表的信息。

我个人更推荐,使用 ss 来查询网络的连接信息,因为它比 netstat 提供了更好的性能(速度更快)。

比如,你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查询套接字信息:

netstat 和 ss 的输出也是类似的,都展示了套接字的状态、接收队列、发送队列、本地地址、远端地址、进程 PID 和进程名称等。

其中,接收队列(Recv-Q)和发送队列(Send-Q)需要你特别关注,它们通常应该是 0。当你发现它们不是 0 时,说明有网络包的堆积发生。当然还要注意,在不同套接字状态下,它们的含义不同。

当套接字处于连接状态(Established)时,

当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Listening)时,

所谓全连接,是指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ACK,完成了 TCP 三次握手,然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挪到全连接队列中。这些全连接中的套接字,还需要被 accept() 系统调用取走,服务器才可以开始真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与全连接队列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半连接队列。所谓半连接是指还没有完成 TCP 三次握手的连接,连接只进行了一半。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 SYN 包后,就会把这个连接放到半连接队列中,然后再向客户端发送 SYN+ACK 包。

类似的,使用 netstat 或 ss ,也可以查看协议栈的信息:

这些协议栈的统计信息都很直观。ss 只显示已经连接、关闭、孤儿套接字等简要统计,而 netstat 则提供的是更详细的网络协议栈信息。

比如,上面 netstat 的输出示例,就展示了 TCP 协议的主动连接、被动连接、失败重试、发送和接收的分段数量等各种信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查看系统当前的网络吞吐量和 PPS。在这里,我推荐使用我们的老朋友 sar,在前面的 CPU、内存和 I/O 模块中,我们已经多次用到它。

给 sar 增加 -n 参数就可以查看网络的统计信息,比如网络接口(DEV)、网络接口错误(EDEV)、TCP、UDP、ICMP 等等。执行下面的命令,你就可以得到网络接口统计信息:

这儿输出的指标比较多,我来简单解释下它们的含义。

其中,Bandwidth 可以用 ethtool 来查询,它的单位通常是 Gb/s 或者 Mb/s,不过注意这里小写字母 b ,表示比特而不是字节。我们通常提到的千兆网卡、万兆网卡等,单位也都是比特。如下你可以看到,我的 eth0 网卡就是一个千兆网卡:

其中,Bandwidth 可以用 ethtool 来查询,它的单位通常是 Gb/s 或者 Mb/s,不过注意这里小写字母 b ,表示比特而不是字节。我们通常提到的千兆网卡、万兆网卡等,单位也都是比特。如下你可以看到,我的 eth0 网卡就是一个千兆网卡:

我们通常使用带宽、吞吐量、延时等指标,来衡量网络的性能;相应的,你可以用 ifconfig、netstat、ss、sar、ping 等工具,来查看这些网络的性能指标。

小狗同学问到: 老师,您好 ss —lntp 这个 当session处于listening中 rec-q 确定是 syn的backlog吗?

A: Recv-Q为全连接队列当前使用了多少。 中文资料里这个问题讲得最明白的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yH3PzGEFopbpA-jw4MythQ

看了源码发现,这个地方讲的有问题.关于ss输出中listen状态套接字的Recv-Q表示全连接队列当前使用了多少,也就是全连接队列的当前长度,而Send-Q表示全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

从硬件上来说,dma

engine即dma引擎,就是dma控制器;从软件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dma框架,在该框架下针对你的具体的dma控制器开发出dma驱动,然后其他drivers比如audio,network,crypto等就都可以调用统一的dma相关的api来使用你的dma。

Linux中传统的I/O *** 作是一种缓存I/O,I/O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传输通常需要在缓冲区中进行多次拷贝。当应用程序需要访问某个数据(read() *** 作)时, *** 作系统会先判断这块数据是否在内核缓冲区中,如果在内核缓冲区中找不到这块数据,内核会先将这块数据从磁盘中读出来放到内核缓冲区中,应用程序再从缓冲区中读取。当应用程序需要将数据输出(write())时,同样需要先将数据拷贝到输出堆栈相关的内核缓冲区,再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输出设备中。

以一次网络请求为例,如下图。对于一次数据读取,用户应用程序只需要调用read()及write()两个系统调用就可以完成一次数据传输,但这个过程中数据经过了四次拷贝,且数据拷贝需要由CPU来调控。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数据拷贝会极大地降低系统数据传输的性能,比如文件服务器中,一个文件从磁盘读取后不加修改地回传给调用方,那么这占用CPU时间去处理这四次数据拷贝的性价比是极低的。

一次处理网络调用的系统I/O的流程:

以上可以发现,传统的Linux系统I/O *** 作要进行4次内核空间与应用程序空间的上下文切换,以及4次数据拷贝。

直接内存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DMA)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内存访问技术,允许某些电脑内部的硬件子系统独立地读取系统内存,而不需要中央处理器(CPU)的介入。在同等程度的处理器负担下,DMA是一种快速的数据传送方式。这类子系统包括硬盘控制器、显卡、网卡和声卡。

在Linux系统中,当应用程序需要读取文件中的数据时, *** 作系统先分配一些内存,将数据从存储设备读入到这些内存中,然后再将数据传递应用进程;当需要往文件中写数据时, *** 作系统先分配内存接收用户数据,然后再将数据从内存写入磁盘。文件cache管理就是对这些由 *** 作系统分配并用开存储文件数据的内存的管理。

在Linux系统中,文件cache分为两个层面,page cache 与 Buffer cache,每个page cache包含若干个buffer cache。 *** 作系统中,磁盘文件都是由一系列的数据块(Block)组成,buffer cache也叫块缓存,是对磁盘一个数据块的缓存,目的是为了在程序多次访问同一个磁盘块时减少访问时间;而文件系统对数据的组织形式为页,page cache为页缓存,是由多个块缓存构成,其对应的缓存数据块在磁盘上不一定是连续的。也就是说buffer cache缓存文件的具体内容--物理磁盘上的磁盘块,加速对磁盘的访问,而page cache缓存文件的逻辑内容,加速对文件内容的访问。

buffer cache的大小一般为1k,page cache在32位系统上一般为4k,在64位系统上一般为8k。磁盘数据块、buffer cache、page cache及文件的关系如下图:

文件cache的目的是加快对数据文件的访问,同时会有一个预读过程。对于每个文件的第一次读请求,系统会读入所请求的页面并读入紧随其后的几个页面;对于第二次读请求,如果所读页面在cache中,则会直接返回,同时又一个异步预读的过程(将读取页面的下几页读入cache中),如果不在cache中,说明读请求不是顺序读,则会从磁盘中读取文件内容并刷新cache。因此在顺序读取情况下,读取数据的性能近乎内存读取。

DMA允许硬件子系统直接将数据从磁盘读取到内核缓冲区,那么在一次数据传输中,磁盘与内核缓冲区,输出设备与内核缓冲区之间的两次数据拷贝就不需要CPU进行调度,CPU只需要进行缓冲区管理、以及创建和处理DMA。而Page Cache/Buffer Cache的预读取机制则加快了数据的访问效率。如下图所示,还是以文件服务器请求为例,此时CPU负责的数据拷贝次数减少了两次,数据传输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使用DMA的系统I/O *** 作要进行4次内核空间与应用程序空间的上下文切换,2次CPU数据拷贝及2次DMA数据拷贝。

Mmap内存映射与标准I/O *** 作的区别在于当应用程序需要访问数据时,不需要进行内核缓冲区到应用程序缓冲区之间的数据拷贝。Mmap使得应用程序和 *** 作系统共享内核缓冲区,应用程序直接对内核缓冲区进行读写 *** 作,不需要进行数据拷贝。Linux系统中通过调用mmap()替代read() *** 作。

同样以文件服务器获取文件(不加修改)为例,通过mmap *** 作的一次系统I/O过程如下: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到,数据拷贝从原来的4次变为3次,2次DMA拷贝1次内核空间数据拷贝,CPU只需要调控1次内核空间之间的数据拷贝,CPU花费在数据拷贝上的时间进一步减少(4次上下文切换没有改变)。对于大容量文件读写,采用mmap的方式其读写效率和性能都比较高。(数据页较多,需要多次拷贝)

注:mmap()是让应用程序空间与内核空间共享DMA从磁盘中读取的文件缓冲,也就是应用程序能直接读写这部分PageCache,至于上图中从页缓存到socket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只是文件服务器的处理,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应用程序也可以读取数据后进行修改。重点是虚拟内存映射,内核缓存共享。

djk中nio包下的MappedByteBuffer,官方注释为 A direct byte buffer whose content is a memory-mapped region of a file,即直接字节缓冲区,其内容是文件的内存映射区域。 FileChannel是是nio *** 作文件的类,其map()方法在在实现类中调用native map0()本地方法,该方法通过mmap()实现,因此是将文件从磁盘读取到内核缓冲区,用户应用程序空间直接 *** 作内核空间共享的缓冲区,Java程序通过MappedByteBuffer的get()方法获取内存数据。

MappedByteBuffer允许Java程序直接从内存访问文件,可以将整个文件或文件的一部分映射到内存中,由 *** 作系统进行相关的请求并将内存中的修改写入到磁盘中。

FileChannel map有三种模式

MappedByteBuffer的应用,以rocketMQ为例(简单介绍)。

producer端发送消息最终会被写入到commitLog文件中,consumer端消费时先从订阅的consumeQueue中读取持久化消息的commitLogOffset、size等内容,随后再根据offset、size从commitLog中读取消息的真正实体内容。其中,commitLog是混合部署的,所有topic下的消息队列共用一个commitLog日志数据文件,consumeQueue类似于索引,同时区分开不同topic下不同MessageQueue的消息。

rocketMQ利用MappedByteBuffer及PageCache加速对持久化文件的读写 *** 作。rocketMQ通过MappedByteBuffer将日志数据文件映射到OS的虚拟内存中(PageCache),写消息时首先写入PageCache,通过刷盘方式(异步或同步)将消息批量持久化到磁盘;consumer消费消息时,读取consumeQueue是顺序读取的,虽然有多个消费者 *** 作不同的consumeQueue,对混合部署的commitLog的访问时随机的,但整体上是从旧到新的有序读,加上PageCache的预读机制,大部分情况下消息还是从PageCache中读取,不会产生太多的缺页中断(要读取的消息不在pageCache中)而从磁盘中读取。

rocketMQ利用mmap()使程序与内核空间共享内核缓冲区,直接对PageCache中的文件进行读写 *** 作,加速对消息的读写请求,这是其高吞吐量的重要手段。

使用mmap能减少CPU数据拷贝的次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Linux2.1开始,Linux引入sendfile()简化 *** 作。取消read()/write(),mmap()/write()。

调用sendfile的流程如下:

通过sendfile()的I/O进行了2次应用程序空间与内核空间的上下文切换,以及3次数据拷贝,其中2次是DMA拷贝,1次是CPU拷贝。sendfile相比起mmap,数据信息没有进入到应用程序空间,所以能减少2次上下文切换的开销,而数据拷贝次数是一样的。

上述流程也可以看出,sendfile()适合对文件不加修改的I/O *** 作。

sendfile()只是减少应用程序空间与内核空间的上下文切换,并没有减少CPU数据拷贝的次数,还存在一次内核空间的两个缓冲区的数据拷贝。要实现CPU零数据拷贝,需要引入一些硬件上的支持。在上一小节的sendfile流程中,数据需要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内核空间socket缓冲区,数据都是在内核空间,如果socket缓冲区到网卡的这次DMA数据传输 *** 作能直接读取到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那么这一次的CPU数据拷贝也就能避免。要达到这个目的,DMA需要知道存有文件位置和长度信息的缓冲区描述符,即socket缓冲区需要从内核缓冲区接收这部分信息,DMA需要支持数据收集功能。

sendfile()调用后,数据从磁盘文件拷贝到内核缓冲区中,然后将文件位置和长度信息的缓冲区描述符传递到socket缓冲区,此时数据并没有被拷贝。之后网卡子系统根据socket缓冲区中的文件信息利用DMA技术收集拷贝数据。整个过程进行了2次内核空间和应用程序空间的上下文切换,及2次DMA数据拷贝,CPU不需要参与数据拷贝工作,从而实现零拷贝。当然DMA收集拷贝功能需要硬件和驱动程序的支持。

在 *** 作系统中,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通过DMA来进行,DMA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几乎不需要CPU参与,但是在内核缓冲区(页缓存)与应用程序缓冲区之间的数据拷贝并没有类似于DMA之类的工具可以使用,mmap、sendfile都是为了减少数据在内核空间与应用程序空间传输时的数据拷贝和上下文切换次数,有效地改善数据在两者之间传递的效率。

linux *** 作系统的零拷贝技术并不单指某一种方式,现有的零拷贝技术种类非常多,在不同的Linux内核版本上有不同的支持。常见的,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修改数据,则使用mmap(),如果只进行文件数据传输,则可选择sendfile()。

另外,关于零拷贝技术适用于什么场景?在上述的描述中,数据在传递过程中,除了mmap外,应用程序和 *** 作系统几乎是没有改变数据的,mmap的内存映射也是没有改变数据的,也就是说在静态资源的读取场景下,零拷贝更能发挥作用。正如其名,拷贝是在不改变数据的情况下,零是利用手段去减少CPU参与数据拷贝的次数,以释放CPU去进行其他系统调用与计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308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