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路由表LOCAL表中广播地址问题?

linux 路由表LOCAL表中广播地址问题?,第1张

你好

在 Linux 系统启动时,内核会为路由策略数据库配置三条缺省的规则: 

0 匹配任何条件 查询路由表local(ID 255) 路由表local是一个特殊的路由表,包含对于本地和广播地址的高优先级控制路由。rule 0非常特殊,不能被删除或者覆盖。  32766 匹配任何条件 查询路由表main(ID 254) 路由表main(ID 254)是一个通常的表,包含所有的无策略路由。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或者使用另外的规则覆盖这条规则。32767 匹配任何条件 查询路由表default(ID 253) 路由表default(ID 253)是一个空表,它是为一些后续处理保留的。对于前面的缺省策略没有匹配到的数据包,系统使用这个策略进行处理。这个规则也可以删除。

不要混淆路由表和策略:规则指向路由表,多个规则可以引用一个路由表,而且某些路由表可以没有策略指向它。如果系统管理员删除了指向某个路由表的所有规则,这个表就没有用了,但是仍然存在,直到里面的所有路由都被删除,它才会消失。 

一、网卡绑定:第一步:创建一个ifcfg-bondX#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DEVICE=bond0BONDING_OPTS="mode=0 miimon=100"BOOTPROTO=noneONBOOT=yesBROADCAST=192.168.0.255IPADDR=192.168.0.180NETMASK=255.255.255.0NETWORK=192.168.0.0USERCTL=noBONDING_OPTS="mode=0 miimon=100" ,mode有多种模式实现不同的功能,第二步: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ifcfg-ethX#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ifcfg-eth0DEVICE=eth0BOOTPROTO=noneONBOOT=yesMASTER=bond0SLAVE=yesUSERCTL=no#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ifcfg-eth1DEVICE=eth1BOOTPROTO=noneONBOOT=yesMASTER=bond0SLAVE=yesUSERCTL=no第三步:配置/etc/modprobe.conf,添加alias bond0 bonding# vi /etc/modprobe.confalias eth0 e1000ealias eth1 e1000ealias scsi_hostadapter mptbasealias scsi_hostadapter1 mptspialias bond0 bonding第四步:重启网络服务#service network restart通过查看/proc/net/bonding/bond0,查看当前是用什么mode,如果是主备的话,当前是哪个网卡工作。# cat/proc/net/bonding/bond0Ethernet ChannelBonding Driver: v3.0.3 (March 23, 2006)Bonding Mode: 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Primary Slave:NoneCurrently Active Slave: eth0MII Status: upMII PollingInterval (ms): 100Up Delay (ms): 0Down Delay (ms):0Slave Interface:eth0MII Status: upLink FailureCount: 0Permanent HWaddr: 00:0c:29:01:4f:77Slave Interface:eth1MII Status: upLink FailureCount: 0Permanent HWaddr: 00:0c:29:01:4f:8b二、七种bond模式说明:第一种模式:mod=0 ,即:(balance-rr) Round-robin policy(平衡抡循环策略)特点:传输数据包顺序是依次传输(即:第1个包走eth0,下一个包就走eth1….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传输完毕),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包从不同的接口发出的话,中途再经过不同的链路,在客户端很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包无序到达的问题,而无序到达的数据包需要重新要求被发送,这样网络的吞吐量就会下降第二种模式:mod=1,即: (active-backup) Active-backup policy(主-备份策略)特点:只有一个设备处于活动状态,当一个宕掉另一个马上由备份转换为主设备。mac地址是外部可见得,从外面看来,bond的MAC地址是唯一的,以避免switch(交换机)发生混乱。此模式只提供了容错能力;由此可见此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高网络连接的可用性,但是它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只有一个接口处于工作状态,在有 N 个网络接口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为1/N第三种模式:mod=2,即:(balance-xor) XOR policy(平衡策略)特点:基于指定的传输HASH策略传输数据包。缺省的策略是:(源MAC地址 XOR 目标MAC地址) % slave数量。其他的传输策略可以通过xmit_hash_policy选项指定,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第四种模式:mod=3,即:broadcast(广播策略)特点:在每个slave接口上传输每个数据包,此模式提供了容错能力第五种模式:mod=4,即:(802.3ad) IEEE 802.3adDynamic link aggregation(IEEE 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特点:创建一个聚合组,它们共享同样的速率和双工设定。根据802.3ad规范将多个slave工作在同一个激活的聚合体下。外出流量的slave选举是基于传输hash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xmit_hash_policy选项从缺省的XOR策略改变到其他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传输策略都是802.3ad适应的,尤其考虑到在802.3ad标准43.2.4章节提及的包乱序问题。不同的实现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应性。必要条件:条件1: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和双工设定条件2:switch(交换机)支持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条件3:大多数switch(交换机)需要经过特定配置才能支持802.3ad模式第六种模式:mod=5,即:(balance-tlb) Adaptive transmit load balancing(适配器传输负载均衡)特点:不需要任何特别的switch(交换机)支持的通道bonding。在每个slave上根据当前的负载(根据速度计算)分配外出流量。如果正在接受数据的slave出故障了,另一个slave接管失败的slave的MAC地址。该模式的必要条件: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第七种模式:mod=6,即:(balance-alb) Adaptive load balancing(适配器适应性负载均衡)特点:该模式包含了balance-tlb模式,同时加上针对IPV4流量的接收负载均衡(receive load balance, rlb),而且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换机)的支持。接收负载均衡是通过ARP协商实现的。bonding驱动截获本机发送的ARP应答,并把源硬件地址改写为bond中某个slave的唯一硬件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对端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进行通信。

判断下脚本获取的参数$2

如果$2为空 则给他一个默认值 当前目录

脚本内的变量

$1代表 执行脚本后的第一个参数 你这里是 -d

$2代表 第二个参数

$3代表第三个参数

以此类推

./sh 我靠 渣渣 蛋疼

脚本内容如果是简单的echo

#!/bin/bash

echo $1 $2 $3

执行脚本就会输出

我靠 渣渣 蛋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3339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