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

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第1张

故事的梗概是讲在过去的一个山定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矮小的和尚要去山上的破庙,途径一条河流,由于天很热,便到附近的水池喝水,他来到庙中,看见庙里的缸没水了,便挑水,给观音的瓶子中加了水,那干枯的杨柳也死灰复燃.不久后,一个胖和尚也来到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两人都不愿挑水,后来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不行,于是两人就挑水了,但是分配总是不均匀,都想占便宜,最后两人在竿子上画了一跳线,总算平息了风波.不久后,一个瘦和尚来到了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三人都不愿挑水,杨柳也谢了,最后风干物燥,老鼠横行,引起了一场大火,三人奋力救火.风波平息后,三人通力合作打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段寓言,其寓意是: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由三个和尚没水喝,到三个和尚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共同的目的,关键在於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发扬了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相信大家对上面这则故事一定不陌生。对于该故事寓意的解释有很多,例如要团结合作,合理分工,按劳分配等等。

看似是小学作文素材的故事,仔细思考后其蕴涵的科学原理仍旧会让人大开眼界。本文就带领大家挖掘一下其背后的科学解释。

故事的内容大致就是关于几个和尚挑水喝而产生的劳动与分配矛盾,重点是围绕和尚们挑水或不挑水,这会导致故事不同的结局。

无论有多少个和尚,在该故事中他们都有两个选择,即挑水或不挑水。他们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最优利益进行决策,而这些决策有时候会导致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上述的 “决策” 一词正是本文想要谈论的核心,决策在科学研究中有专门的一个领域,名叫: 博弈论

利益冲突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与竞争时,参与者所进行的行为选择,我们可以称之为“博弈”。古代 田忌赛马 的故事是运用博弈论的一个典型案例。但博弈论目前还没有准确完备的定义,

博弈论可以看作是多人决策理论,即两个及以上的参与者之间的决策理论。并且我们通常假设每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即在面临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主动地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博弈的基本元素包括: 参与者(Player) ,行动(Action),信息(Information), 策略(Strategy) 支付(或报酬,Payoff) ,理性(Rationality),目标(Objective), 行动顺序(Order of Play) ,结果(Outcome)和 均衡(Equilibrium)。

众多术语可能会令读者感到困惑,针对本文要分析的“和尚喝水问题”,我们可以只关注上述加粗的部分,这是最关键的五个核心要素。

我们可以把问题建模成如下: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纳什均衡的概念,上述的平衡状态即属于纳什均衡。我们定义: 每一个参与者的收益达到了一种最大化的平衡,在该状态下,任何一个参与者一旦选择其它策略,那么他的收益将会减少或者不变,但绝对不会增加。 根据是否会严格减少,我们可以将纳什均衡分为 强纳什均衡 弱纳什均衡 。我们通常研究强纳什均衡。

由于参与者的个数较少,决策也有限,我们可以枚举出所有策略下每个参与者的支付函数,以此直观地来探究纳什均衡时的实际意义。

我们假设参与者个数为 n 。每个参与者挑一次水需要付出的劳动为 C ,一个参与者每次挑到水的毛收益为 G 。所有的水需要平分给大家,于是每个人的收益为 G/n 。最终每个参与者的净收益则为: G/n-C

对于一个和尚的情况,很显然他必需要去挑水,否则收益为0。或者说与其坐等口渴不如去挑水,让自己的收益更大。只要满足 G>C 即可,这是显然成立的。

对于A和B两个和尚,我们可以得到如下 “支付矩阵”:

故事中,两个和尚抬水喝,说明这是他们达成的纳什均衡。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此时,任何一个参与者一旦选择其它策略就会损害自己的收益,也就是说u11的收益是最好的,此时A和B都选择挑水。

以A为例,一旦他选择不挑水,支付函数u就会从u11转到u12,此时要满足纳什均衡的条件,则要求:

解得:

第一点说明挑水的毛收益要大于0,这一点肯定是满足的,除非水桶是漏的。而第二点中,毛收益要大于付出劳动的两倍,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也是很容易满足的,没有人愿意为了接一杯水而下山,一般都会一次性挑尽可能多的水。

A,B,C三个和尚进行博弈,我们同上分析可以得到8种情况:

故事中三个上最后都没有去挑水,纳什均衡是u000。同样根据均衡的定义,我们可以如下分析,首先从u111入手,此时大家都去挑水,收益都为 G-C 。但其中一个人(以C为例)发现自己不挑水反而收益更高,于是C不挑水,此时u111跳转到u110,根据此时C收益更多,我们要满足:

接着另外一个人发现u110(以B为例)情况下,自己不挑水也收益更多,于是B也不挑水,u110条转到u100,同理要求满足:

最终A也发现自己要吃亏,因为自己付出了劳动却要平分给三个人,可能会让自己入不敷出,于是也决定不挑水,u100跳转到了u000,此时满足:

三式联立我们可以解得:

在三个和尚博弈的模型中,大家都是理性的,只要挑一次水的毛收益低于付出劳动的三倍,最终必然会导致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而在现实生活中,上述不等式是可能成立的,例如那个水桶较小。

至此大家应该对和尚喝水的寓言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本文也抛砖引玉地向大家展现了博弈论的作用。

博弈论起源于经济学,感谢博弈论大师 约翰·纳什 在其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和《非合作博弈》[2]中给出了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的概念和均衡存在性定理。

如今博弈论已经在众多非经济学科学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了一种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494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