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温度如何测量-手机如何测室内温度

室内温度如何测量-手机如何测室内温度,第1张

室温是指人们喜欢的室内空气温度范围。测量室温实际上很容易做到。您可以选择放置在房间中央的温度计来提供温度读数,也可以将应用程序下载到智能手机上,以测量室温。

方法一、读温度计

1、选择数字温度计以获得最准确的读数。电子或数字温度计可能比其他温度计更昂贵,但它们提供更快的读数并且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温度。它们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也比其他类型的温度计更快,因此您始终可以获得准确的读数。

· 一些数字温度计具有存储温度读数的能力。因此,您可以比较室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看看它是如何变化的。

2、使用玻璃温度计获得近似温度

玻璃温度计使用充满液体的玻璃管来测量温度。随着温度计周围的空气变暖,液体沿管向上移动,可用于近距离测量室温。

· 选择不含汞的玻璃温度计。汞是剧毒的,如果温度计坏了可能会很危险。

· 玻璃温度计也可以称为灯泡温度计或液体玻璃温度计。

3、选择双金属温度计以获得易于阅读的选项

      双金属或表盘温度计有一个金属指针,可以上下移动一个圆形刻度,以显示温度。他们使用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和弯曲的金属条。当条带扩展或收缩时,它会在刻度上移动指针。指针的大箭头便于查看室温。

· 双金属温度计不如数字温度计准确。

4、将温度计放在房间中央

无论您使用哪种类型的温度计,都需要将其放置在距离地面至少(0.61 m) 的房间中央,以便准确测量室温。将温度计安装在墙上会产生不准确的结果,因为来自墙壁的热量会使读数失真。

· 将温度计放在桌子或凳子上,这样地板的温度就不会影响读数。

· 提示:确保温度计附近没有任何热源。

5、等待 5 分钟,让温度计适应房间

      在检查温度之前,让温度计适应房间。温度计,尤其是玻璃和双金属温度计,需要几分钟才能准确读取房间温度。

· 不要拿着或站在温度计旁边,否则你的体温会影响温度读数。

6、检查温度计上的温度

将温度计放在房间中央并等待几分钟使其调整后,您可以检查温度读数以测量室温。一般室温测量值约为(21–24 °C)。

· 数字温度计将在其屏幕上显示温度,并且是最准确的。

· 阅读玻璃温度计中液体顶部旁边的数字以测量温度。

· 查看双金属温度计上箭头所指的数字以测量温度。

方法二、使用智能手机

1、将温度计应用程序下载到您的智能手机

许多智能手机都配备了用于监控设备温度的传感器。您可以下载使用这些传感器获取房间环境温度读数的应用程序。转到手机上的应用商店并搜索要下载的温度计应用。

前往应用商店将温度计应用下载到您的手机上。

2、打开应用程序

下载应用程序后,在屏幕上找到它,然后用手指点击将其打开。打开应用程序后,您可能需要等待几分钟才能更新应用程序。

您必须等到应用程序完全下载后才能打开它。

3、选择环境温度读数以测量室温

根据您使用的应用程序,您将有不同的温度读数可供选择。一些应用程序允许您根据气象数据检查手机电池的温度或室外温度。选择环境温度读数以查找您周围的室温。

1、《秒秒测智能体温计》

监测发烧中孩子的体温,将手机贴在身上之后就可以直接打开软件,从而测量的温度就会传输到手机或者是平板上边。通过监测温度的实时变化然后绘制成温度的曲线图,然后开启温度报警。

2、《体温测量》

可以帮助用户保持输入值的跟踪记录,对于发烧记录的跟踪而言,该该程序上边做的特别完善。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3、《感之度体温》

当孩子感觉到身体不适应时候,这就是忙碌父母最需要的一个小帮手。可以持续进行体温的测量,并将信息无线的传输到用户的的手机里边。

4、《智能体温计》

实时的体温检测器,智能的体温计,随时随地呵护您和家人的健康,蓝牙的体温计设计。靠近身体就可以随时的检测出当下的温度,经过数据整理,可以自行的进行更新。

5、《温易测》

通过跟蓝牙的检测跟设备的链接,帮助用户从腋下进行温度的检测,可以有二十四小时的温度检测,高温的d窗预警,让你在第一时间检测到。

/***************   writer:shopping.w   ******************/

#include <reg51.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DQ = P3^6

uchar code DSY_CODE[] =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

uchar code df_Table[] = {0,1,1,2,3,3,4,4,5,6,6,7,8,8,9,9}

uchar CurrentT = 0

uchar Temp_Value[]={0x11,0x22}

uchar Display_Digit[]={0,0,0,0}

bit DS18B20_IS_OK = 1

void Delay(uint x)

{

while(--x)

}

uchar Init_DS18B20()

{

uchar status

DQ = 1

Delay(8)

DQ = 0

Delay(90)

DQ = 1

Delay(8)

DQ = 1

return status

}

uchar ReadOneByte()

{

uchar i,dat=0

DQ = 1

_nop_()

for(i=0i<8i++)

{

  DQ = 0

dat >>= 1

DQ = 1

_nop_()

_nop_()

if(DQ)

dat |= 0X80

Delay(30)

DQ = 1

}

return dat

}

void WriteOneByte(uchar dat)

{

uchar i

for(i=0i<8i++)

{

  DQ = 0

DQ = dat& 0x01

Delay(5)

DQ = 1

dat >>= 1

}

}

void Read_Temperature()

{

if(Init_DS18B20() ==1 )

DS18B20_IS_OK = 0

else

{

WriteOneByte(0xcc)

WriteOneByte(0x44)

Init_DS18B20()

WriteOneByte(0xcc)

WriteOneByte(0xbe)

Temp_Value[0] = ReadOneByte()

Temp_Value[1] = ReadOneByte()

DS18B20_IS_OK=1

}

}

void Display_Temperature()

{

uchar i

uchar t=150

uchar ng=0, np=0

if ( (Temp_Value[1] & 0xf8) == 0xf8)

{

Temp_Value[1] = ~Temp_Value[1]

Temp_Value[0] = ~Temp_Value[0]+1

if (Temp_Value[0] == 0x00) Temp_Value[1]++

ng=1np=0xfd

}

Display_Digit[0] = df_Table[ Temp_Value[0] & 0x0f ]

CurrentT = ((Temp_Value[0] & 0xf0)>>4) | ((Temp_Value[1] & 0x07)<<4)

Display_Digit[3] = CurrentT / 100

Display_Digit[2] = CurrentT % 100 / 10

Display_Digit[1] = CurrentT % 10

if (Display_Digit[3] == 0)

{

Display_Digit[3] = 10

np = 0xfb

if (Display_Digit[2] == 0)

{

Display_Digit[2] = 10

np = 0xf7

}

}

for (i=0i<30i++)

{

P0=0x39P2=0x7fDelay(t)P2=0xFF

P0=0x63P2=0xbfDelay(t)P2=0xff

P0=DSY_CODE[Display_Digit[0]]

P2=0xDFDelay(t)P2=0xff

P0=(DSY_CODE[Display_Digit[1]]) | 0x80

P2=0xefDelay(t)P2=0xff

P0=DSY_CODE[Display_Digit[2]]

P2=0xf7Delay(t)P2=0xff

P0=DSY_CODE[Display_Digit[3]]

P2=0xfb Delay(t) P2=0xff

if (ng)

{

P0 = 0x40 P2 = np Delay(t) P2=0xff

}

}

}

void main()

{

Read_Temperature()

Delay(50000)

Delay(50000)

while(1)

{

  Read_Temperature()

if(DS18B20_IS_OK)

Display_Temperature()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7317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