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测量方法

脉搏测量方法,第1张

脉搏测量的方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用适中的压力按于桡动脉处或其它浅表大动脉处诊脉,计数30s,所得数字乘2并做记录。脉搏测量需要的工具:有秒针的表、记录本和笔。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

1、诊脉前应使病人安静,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分钟后再测量。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 对心脏病病人应测脉1分钟,对有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人同时分别测量脉搏与心率1分钟,以分数式记录即心率/脉率。

4、除桡动脉以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等。

5、 为偏瘫病人测量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脉搏测量主要是用来计数每分钟的脉率与评价脉搏节律及强弱,便于了解心脏负荷、心脏功能及周围血管的情况。

脉搏是指动脉管壁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而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检查脉搏是了解病人心脏活动的最简单的方法,在诊治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的脉搏,男性每分钟60~100次、女性每分钟70~100次。脉搏在日间较快,睡眠时较慢,此外还可随运动、进食、情绪激动而加快。

测量脉搏有触诊法和仪器检查法,一般常用触诊法。测量脉搏的部位有很多,如桡动脉、颞动脉、耳前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一般多选用桡动脉,此处方便易测。测量时应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放于桡动脉上(前臂外侧近手腕处);按压的力量以能清楚地感觉到脉搏的搏动为宜。一般病人可观察半分钟时间或者15秒钟,如为危重病人、心脏病病人及心律失常病人,应数足1分钟。对脉搏细弱而不能数清者,可借助听诊器听心脏1分钟,来代替触诊。

测量脉搏时,应注意脉搏的速度、节律、强弱等。每分钟脉搏超过100次者称为速脉,在劳动或情绪紧张时可出现,但在发热、贫血、甲亢患者身上也可出现。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为缓脉,可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也可见于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的脉搏是规律的,但在心律失常时,可出现脉搏节律的改变。

如何测量脉搏

脉搏是由心脏的收缩使血液通过动脉所产生的节律性搏动。通常, 成年男性每分钟搏动60~80次;成年女性7O~90次;3岁以下儿童每分钟1O0次以上;初生婴儿每分钟 约140次;经常锻炼的运动员每分 钟45~6O次。

测量脉搏一般是测量手腕拇指侧桡动脉为多(中医常在此诊脉),另外亦可以在肘关节内侧的肱动脉、颈两侧的颈动脉、腹股沟部的股 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等处,都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

测量脉搏前让病人安静,取坐或卧位。检查者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按动脉搏动处,以指尖触诊。除测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外,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和有无不规则的搏动、脉搏跳动的强弱等。

脉搏搏动的快慢和强弱,与体质、活动、疾病等有关。体质健壮的人,其脉搏比体质弱的人较为有力; 体力活动时脉搏快而有力,休息时减慢;发高热时脉洪大有力;某些心脏病人的脉搏常出现间歇跳或跳动不规律;心情激动时脉搏快而有力,忧郁与精神不振时脉搏较慢且无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773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