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

程序化交易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第1张

     金融期货市场是个零和博弈游戏的地方,买和卖才构成一张合约,本身事件是不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但是却是进行财富再分配的地方,你的盈利是建立在他人的亏损的条件下的。整个博弈双方包含机构,个人,有经验的老手和不太懂的新手,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不论是市场的组成成分是怎样,但是都改变不了10人博弈7亏2平1盈利的格局,也就是少部分盈利的特点。而且这种状态是不可改变的正常生态环境。根本的原因是市场体现的是人性的弱点:急躁和急功近利,贪婪和恐惧。看对的行情,赚了一点点开头就跑了,错失了后面大段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做错的头寸死不认输,结果亏损越来越大,一笔交易损失惨重;明明觉得机会来了,又心生畏惧,结果错过了最佳的入场点;明明是错误的判断,却又鬼使神差做了进去,事后后悔不已;但这一切也是正常人的情绪,而盈利的模式却是反人性的,长线,轻仓,容忍不确定性和不断地亏损,并不断地止损,放任盈利的增长而不了结。Let Profit run, cut loss quickly。反人性的 *** 作是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克服了这些才能赢利而且是稳定盈利。所以真正造成90%的投资者不能盈利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人性问题,心理问题。这也是要构建科学的经过统计测试和历史实践过的程序化交易的原因。在国外约有50%的交易者是采取程序化交易,尤其是基金等机构交易者。

      程序化交易通常是指利用计算机编程的机械交易系统(即程序化交易系统)进行交易。机械交易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强迫交易者摆脱那些极具破坏性的交易行为,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尽管这个过程漫长且痛苦,但它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工具,能使交易者逐渐学会控制情绪、遵守纪律、拥有耐心并坚持价格风险管理的原则。

      机械交易系统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将风险与回报定量化。没有风险与回报的定量化,就无法对未来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进行预测。更重要的是,尽管谨慎的价格风险管理从本质上说不依赖于交易系统本身,但把系统的当前表现与历史表现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当前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与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到底是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还是由于市场性质已发生重大变化而变得不可接受。这一点无论对于交易者,还是价格风险管理者来说,都是无价的。

      程序化交易相比普通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做交易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计算机能够持续稳定、精确严格地按原则工作,能够大规模地进行数据处理,而人灵活有余、原则不足且不能长时间地机械工作。

      第二,犯了错误不愿意纠正,贪婪、恐惧等是人的天性,而计算机会按照既定的规则来处理错误信号发出的指令和生成的持仓。

      第三,期货市场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高效率和丰富的市场机会(短、中、长线甚至T+0),但由于对行业或品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能精通每一个期货品种,因而错过了很多投机机会。有了捕捉市场机会的程序,就不必顾虑个人对某一品种的熟悉程度,因为价格已经把基本面及一些不为人知的其他因素包容进去。

      总之,程序化交易除完成了一些特殊的交易功能外,还弥补了人类机械化工作能力的不足、克服了人性的弱点、解决了多个品种同时交易的难题。

      机械交易系统的局限性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问题:交易系统的基础是针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未来市场的行为不可能正好是过去行为的重现,由于所有的模型都是通过历史数据外推的结果,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市场的未来行为与历史行为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其次,机械交易系统中包含一些指标及其相关参数的设置,通常我们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来选取这些参数。在交易系统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应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弥补这个缺陷,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健性。尽管这个道理简单易懂、大家都明白,但却不那么容易做到。对这个问题的低估会导致交易系统研发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

高频交易还有优势?有没有搞错!程序化就能赚钱?深刻地理解市场吧!只有深刻理解市场的人才能赚到钱!高频交易程序化是无法赚钱的,人工高频交易也许有人能赚钱!但极少,而且不能长久,还损坏健康!程序化交易的优势在于保证执行技术的每一个买卖点,避免人性弱点!劣势在于试错成本太高!所以高频交易是赚不到钱的!由于试错成本高,不能重仓,比手工交易没啥优势!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交易员都不会建议您单独使用程序化交易的!

     第一个问题是因果关系的困惑,如果是程序化交易策略中股票的超卖引发了1987年股灾,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程序化交易首先开始启动?根据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假设的瀑布效应,在套利者卖出股票引发股市崩溃前,股票期货价格必须低于股票价格一定比例。那么又是什么导致期货相对于股票出现最初的折价呢?那些指责程序化交易的谬论是根据他们的恶性循环理论,而恶性循环理论是基于期货价格已经大幅下跌出现折价的前提,这就产生了自相矛盾的因果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程序化交易并不是偶然的自我持续的过程,而是被一些因素所触发。这些因素正是我们所要寻找而被指责程序化交易的人所忽略的。如果公众仅仅专注于导致股灾的诸多原因中的一个,就很可能忽略更主要的原因从而将引发股灾的原因简单化。

      第二个问题是程序化交易在早期无法同时影响两个市场。根据恶性循环理论,当套利交易者注意到股指期货相对于现货指数被低估时,他将在芝加哥买入标准普尔指数期货同时在纽约卖出标准普尔指数的所有成分股;而抛售股票又导致纽约股票市场下跌将迫使投资组合保险公司在芝加哥卖出期货套保。显而易见,只有在纽约和芝加哥市场同时开市的条件下程序化交易才可能对两个市场产生影响。然而在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开市前,芝加哥交易的标准普尔指数期货在周末交易中已经下跌了7%,达到了1940年以来最大的日跌幅。也就是说期货的首波下跌是发生在10月17日和19日的早上,并且仅限于芝加哥期货市场。而此时套利交易者正在度周末,等到程序化交易者回到电脑屏幕前股灾已经发生,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第一阶段的市场下跌是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而不是程序化交易。

      理查德·洛尔在他的文章《1987年10月的国际性股灾》中批评了权威机构将程序化交易作为股灾祸首的观点。理查德指出,美国市场大量的程序化交易并不是引发股灾的主因,否则市场早就可能发生暴跌,一定存在着潜在的“触发机制”。理查德认为美国的贸易赤字、市场担心出现经济衰退甚至对1988年选举的预期都可能是造成股灾的原因,但是没有人能够信服地证实导致10月下跌的真正原因。

      为了更好的理解1987年的股灾,理查德转向研究股灾之前以及股灾期间的国际金融市场。他发现美国股灾同期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股市暴跌,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市场无一幸免。而且在当时程序化交易并不盛行于全球金融市场,只有美国金融市场才大量存在。如果是因为程序化交易导致美国市场下跌22%,那么为何其他没有程序化交易的金融市场也会暴跌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8723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