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拨付程序

工伤待遇拨付程序,第1张

工伤待遇拨付程序:

1、首先是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取得工伤认定书;

2、用人单位拿着工伤认定书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待遇;

3、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发放工伤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专项资金的申报和拨付,并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业务股室按各项专项资金相关规定组织对需要安排的项目资金进行拨款审批;

二根据审批意见,先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资金(含年初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的申报、拨付应严格按县财政有关规定办理。

财政拨款收入和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是两种不同的收入类型。

财政拨款收入是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拨款的收入,这些拨款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这些拨款通常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拨付的,拨款数额也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的。这些拨款一般都是按照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拨付的,例如中央政府向省级政府拨款,省级政府向市级政府拨款等等。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则是指来自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拨款收入,例如中央政府向县级政府拨款、省级政府向乡镇政府拨款等等。这些拨款通常是用于支持特定项目或任务,例如支持扶贫工作、环保项目等等。这些拨款的数额和拨付方式通常也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拨付的。

总的来说,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拨款的对象和用途不同。财政拨款收入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而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则主要用于支持特定项目或任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7907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