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大侠帮编个“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C语言程序,方案可行采纳追加100,要求如下:

请高手大侠帮编个“单片机水温控制系统”C语言程序,方案可行采纳追加100,要求如下:,第1张

这个很简单,随便找一个单片机都能胜任,温度传感器用DS1802比较好一些,精度达到你的要求,使用也很方便,只是价格稍高一些。

可者用热耦电阻,通过ADC来检测阻值,进而得到当前温度。

后面的就是不断地去判断温度是不是在调节的区间,进而执行断开电源等动作。

有什么不明白的,再继续讨论吧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一.设计要求

1.被测量温度范围:0~500℃,温度分辨率为0.5℃。

2.被测温度点:4个,每2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1位,温度4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

(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

二.设计内容

1.单片机及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单片机可选用AT89S51及其兼容系列,电源管理模块要实

现高精密稳压输出,为单片机及A/D转换器供电。

2.传感器及放大器设计。

传感器可以选用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K),放大器要实现热电偶输出的mV级信号到A/D输入V级信号放大。

3.多路转换开关及A/D转换器设计。

多路开关可以选用CD4052,A/D可选用MC14433等。

4.显示器设计。

可以选用LED显示或LCD显示。

5.键盘电路设计。

实现定点显示按键;轮流显示按键;其他功能键。

6.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初始化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标度变换模块等。

引言:

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十分重要,实时温度检测系统在各个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消防电气的非破坏性温度检测,大型电力、通讯设备过热故障预知检测,各类机械组件的过热预警,医疗相关设备的温度测试等等都离不开温度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学技术也随之迅猛发展,同时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单片机发展也同样十分迅速,单片机已经渗透到工业、农业、国防等各个领域,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开发周期短的特点被广泛推广与应用。传统的温度采集不仅耗时而且精度低,远不能满足各行业对温度数据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温度的控制及测量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中关键是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保持温度。温度测量是工业对象的主要被控参数之一。本此题目的总体功能就是利用单片机和热敏原件实现温度的采集与读数,利用五位LED显示温度读数和所选通道号,实现热电转化,实现温度的精确测量。本设计是以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MC14433模数转换对所测的温度进行数字量变化,且通过数码管进行相应的温度显示。采用微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字显示,信息存储及实时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都有重要作用。

目录:

一、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的描述........................................ 5

二、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 5

2.1单片机及电源模块设计...................................................... 5

2.2、AT89S51引脚说明.......................................................... 7

2.3、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11

2.4、多路开关......................................................................... 12

2.5、放大器............................................................................. 15

2.6、A/D转换器..................................................................... 16

2.7、显示器设计..................................................................... 21

2.8、键盘电路设计................................................................. 22

2.9、电路总体设计图........................................................... 22

三、软件流程图 ...................................................................... 24

四、程序清单.............................................................................. 25

五、设计总结及体会.................................................................... 31

六、参考资料................................................................................ 32

一、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的描述

1. 系统的总体功能:

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温度的采集与读书,利用五位LED显示温度读数和所选通道号,实现热电转化的原理过程。

被测量温度范围:0~500℃,温度分辨率为0.5℃。被测温度点4个,每2秒测量一次。显示器要求:通道号1位,温度4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可以通过按键改变显示方式。

2. 技术指标要求:

1.被测量温度范围:0~500℃,温度分辨率为0.5℃。

2.被测温度点:4个,每2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1位,温度4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

(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

二、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

2.1单片机及电源模块设计

如图所示为AT89S51芯片的引脚图。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的AT89S51单片机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HMOS的单片机,片内含4KB在线可编程Flash存储器的单片机。它与通用80C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引脚兼容。

AT89S51单片机片内的Flash可允许在线重新编程,也可用通用非易失性存储编程器编程;片内数据存储器内含128字节的RAM;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具有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中断系统是具有6个中断源、5个中断矢量、2级中断优先级的中断结构;震荡器频率0到33MHZ,因此我们在此选用12MHZ的晶振是比较合理的;具有片内看门狗定时器;具有断电标志POF等等。AT89S51具有PDIP、TQFP和PLCC三种封装形式[8]。

图5.1-1 AT89S51引脚图

上图就是PDIP封装的引脚排列,下面介绍各引脚的功能。

2.2、AT89S51引脚说明

P0口:8位、开漏级、双向I/O口。P0口可作为通用I/O口,但须外接上拉电阻;作为输出口,每各引脚可吸收8各TTL的灌电流。作为输入时,首先应将引脚置1。P0也可用做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时的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的复用线。在该模式下,P0口含有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口接收代码字节数据;在编程效验时,P0口输出代码字节数据(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口:8位、双向I/0口,内部含有上拉电阻。P1口可作普通I/O口。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四个TTL负载;用作输入时,先将引脚置1,由片内上拉电阻将其抬到高电平。P1口的引脚可由外部负载拉到低电平,通过上拉电阻提供电流。在FLASH并行编程和校验时,P1口可输入低字节地址。在串行编程和效验时,P1.5/MO-SI,P1.6/MISO和P1.7/SCK分别是串行数据输入、输出和移位脉冲引脚。

P2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用做输出口时,可驱动4各TTL负载;用做输入口时,先将引脚置1,由内部上拉电阻将其提高到高电平。若负载为低电平,则通过内部上拉电阻向外部输出电流。CPU访问外部16位地址的存储器时,P2口提供高8位地址。当CPU用8位地址寻址外部存储时,P2口为P2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在FLASH并行编程和校验时,P2口可输入高字节地址和某些控制信号。

P3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口。P3口用做输出口时,输出缓冲器可吸收4各TTL的灌电流;用做输入口时,首先将引脚置1,由内部上拉电阻抬位高电平。若外部的负载是低电平,则通过内部上拉电阻向输出电流。在与FLASH并行编程和校验时,P3口可输入某些控制信号。P3口除了通用I/O口功能外,还有替代功能,如表5.3-1所示。

表5.3-1 P3口的替代功能

引脚

符号

说明

P3.0

RXD

串行口输入

P3.1

TXD

串行口输出

P3.2

/INT0

外部中断0

P3.3

/INT1

外部中断1

P3.4

T0

T0定时器的外部的计数输入

P3.5

T1

T1定时器的外部的计数输入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写选通

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选通

RST:复位端。当振荡器工作时,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系统复位。

ALE/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是一个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的书粗脉冲。在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可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正常 *** 作情况下,ALE以振荡器频率的1/6的固定速率发出脉冲,它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需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果希望禁止ALE *** 作,可通过将特殊功能寄存器中位地址为8EH那位置的“0”来实现。该位置的“1”后。ALE仅在MOVE或MOVC指令期间激活,否则ALE引脚将被略微拉高。若微控制器在外部执行方式,ALE禁止位无效。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取通信号。当AT89S51在读取外部程序时, 每个机器周期 将PSEN激活两次。在此期间内,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两个信号。

/Vpp: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允许端。为了能够从外部程序存储器的0000H至FFFFH单元中取指令,必须接地,然而要注意的是,若对加密位1进行编程,则在复位时,的状态在内部被锁存。

执行内部程序应接VCC。不当选择12V编程电源时,在Flash编程期间,这个引脚可接12V编程电压。

XTAL1:振荡器反向放大器输入端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出端[9]。

电源模块设计

在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中,电源干扰可谓首屈一指,据统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运行故障有90%以上是由电源噪声引起的。为了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交流供电应采用交流稳压器,防止电源的过压和欠压,直流电源抗干扰措施有采用高质量集成稳压电路单独供电,采用直流开关电源,采用DC-DC变换器。本次设计决定采用MAXim公司的高电压低功耗线性变换器MAX 1616作为电压变换,采用该器件将输入的24V电压变换为5V电压,给外围5V的器件供电。MAX1616具有如下特点:

1.4~28V电压输入范围。

2.最大80uA的静态工作电流。

3.3V/5V电压可选输出。

4.30mA输出电流。

5.2%的电压输出精度。

电源管理模块电路图如下:

本电路采用该器件将输入的24V电压变成5V电压,给外围5V的器件供电,其中二极管D1是保护二极管,防止输入电压接反可能带来的对电路的影响和破坏。

1618年 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

1625年 英国、荷兰、丹麦缔结反对爱地理哈布斯堡王朝的同盟。

1628年 曼图亚遗产之战。

1630年 瑞典参加“三十年战争”。

1635年 法国参加“三十年战争”。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三十年战争”结束。

1651年 英国国会通过《航海条例》

1652-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

1654年 英国和荷兰签订《威斯敏斯特条约》

英国和瑞典签订和平同盟条约

英国和葡萄牙签订《温莎条约》

1654-1667年 俄波战争,双方签订《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

1655-1660年 波兰和瑞典战争

1657年 瑞典和丹麦战争

1659年 法国和西班牙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1660年 瑞典和波兰签订《欧利伐条约》

瑞典和丹麦签订《哥本哈根条约》

1661年 俄国和瑞典签订《卡尔迪斯和约》

1665-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之后签订《布雷达和约》

1667-1668年 法国和西班牙、荷兰发生“遗产战争”

1668年 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亚琛和约》

1672-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之后签订《多佛尔和约》

1672-1679年 法荷战争,之后签订《奈梅根和约》

1676-1681年 俄土战争,签订《巴赫奇萨赖和约》

1686年 荷兰、奥地利、瑞典、勃兰登堡、西班牙、萨伏依及德意志各邦形成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

1688-1697年 法国与奥格斯堡的“九年战争”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5-1696年 俄国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俄土处于交战状态。

1697-1700年 彼得一世组成反瑞典的“北方同盟”

1697年 法国与奥格斯堡同盟各国签订《里斯威克和约》

参考资料:《近代国际关系史》施行和 主编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 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 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 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 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 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回答者: sunpeiyunm - 试用期 一级 9-21 09:25

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

1517年 欧洲宗教改革开始

1521年 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出现

1555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新教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1566—1609年 尼德兰革命

1588年 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3—1868年 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1618—1648年 欧洲三十年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国际关系大事年表(二)

1640-164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3-1715年 法国路易十四在位

1644年 中国清军入关

1659年 法国和西班牙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1682-1725年 俄国彼得一世在位

1683—1699年 奥土战争

1688年 反法的奥格斯堡联盟成立,英国光荣革命

1701—1714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参战各国签订《乌得勒支和约》

1709年 俄国在波尔塔瓦会战中打败瑞典

1718—1721年 英西战争,签订《马德里条约》

1733—1735年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签订《维也纳和约》

1740—1748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签订《亚琛和约》

1756—1763年 七年战争

1775-1783年 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793年3月 英、普、奥、西等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5年 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波兰灭亡

1796年 拿破仑远征意大利

1798年 拿破仑远征埃及,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

1799年 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执政

1801年2月 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

1802年 英、法签订《亚眠和约》

1804年 拿破仑加冕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1805年 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6年11月 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推行大陆封锁政策

1807年7月 拿破仑与沙皇来历山大一世在涅曼河上会晤,法国同俄、普签订《提尔西特条约》

1808年3月 法国入侵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战争开始

1809年4月 英、奥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1812年 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1813年3月 英、俄、普、瑞典、西班牙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

1814年

4 月6日 拿破仑退位,波旁王朝复辟

9月 维也纳会议开幕,战胜国重建欧洲秩序

1815年

9月 俄、普、奥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11月 法国与反法同盟国家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

1818年 亚琛会议

1820年 特洛波会议

1821年 莱马赫会议

1822年 维罗那会议

1823年 美国提出“门罗主义”

1827年 英、俄、法签订《伦敦条约》

1828-1829年 俄土战争,签订《亚德里亚堡条约》

1830年 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1832-1834年 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

1834年1月 英、西、葡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840-1842年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1846年 美墨战争,美国吞并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法国、普鲁士、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爆发革命

1851-1864年 中国太平天国革命

1852年 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3年 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迫使日本向西方开放

1854年

3月 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3月31日 日美签订《神奈川条约》

1856年2月 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国签订《巴黎和约》

1857年5月 印度民族起义

1859年 苏伊士运河开工(1869年完工)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1年 意大利统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4年 普奥联军向丹麦开战

1866年 普奥战争

1868年6月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年7月 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德国统一

1873年10月22日 三皇同盟成立

1874年 中日签订《北京条约》

1876年2月 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79年10月7日 德奥同盟成立

1881年6月18日 三皇同盟重新订立

1882年5月20日 德奥意三国同盟订立

1887年6月18日 德俄签订《再保险条约》

1894年

1月 法俄签订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

8月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4月17日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1898年4月至8月 美西战争

1899年9月至12月 美国向列强发出关于“门户开放”的照会;布尔战争

1900年6月10日 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2年1月30日 《英日同盟条约》签订

1904至1905年 日俄战争

1905至1906年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7年8月31日 《英俄协定》签订

1908年10月7日 奥匈吞并波黑,波斯尼亚危机爆发

1911年

7月1日 阿加迪尔事件,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0月10日 中国发生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

10月15日 意土战争

1912年10月9日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3年8月10日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4年

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

1月18日 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7年

3月12日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

4月6日 美国对德宣战

11月7 日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国际关系大事年表(三)

1918年

1月8日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美国关于战后世界和平的“十四点纲领”

3月3日 苏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11月11日 德国与协约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

1月18 日 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开幕

5月4日 中国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1920年

1月10日 《凡尔赛和约》生效,在日内瓦成立国际联盟

4月23日 以凯末尔为首的安卡拉国民议会政府成立

1921年

1月24日 协约国举行巴黎会议,讨论赔款问题

3月16日 英苏签订“临时贸易协定”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

11月12日 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年

4月10日—5月19日 热那亚会议

10月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12月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3年

1月11日 法比军队占领鲁尔

10月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执政

1924年

1月 列宁去世,斯大林接任苏联领导人

2月至8月 英国、意大利、挪威、奥地利、希腊、瑞典、中国、丹麦、墨西哥等国先后同苏联建交

4月9日 《道威斯计划》公布,16日德国接受

1925年12月10日 《洛迦诺公约》正式签字

1926年

4月24日 苏德签定友好和中立条约

9月18日 德国加入国联,并占有常任理事国一席

1927年5月27日 英国政府宣布与苏联断交

1928年 8月27日 《非战公约》签字

1929年

6月7日 杨格计划公布

10月24日 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标志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开始

1930年4月22日 英、美、法、意、日在伦敦召开海军会议

1931年

9月18日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11月 英镑集团组成

12月11日 《威斯敏斯特法》通过,英联邦建立

1933年

1月30日 希特勒任总理,德国开始向独裁体制过渡

10月14日 德国退出国联

11月16日 美苏建交

1934年

4月17日 日本发布企图独占中国的“天羽声明”

8月2日 希特勒任国家元首

9月18日 苏联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

1934-1935年 中国红军长征

1935年

3月16日 德国宣布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单方面撕毁《凡尔赛和约》

6月18日 英德海军协定签订

10月3日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爆发

1936年

1月16日 日本退出伦敦海军会议

3月7日 德国宣布废除《洛加诺公约》,并重新占领莱茵区

7月 8日 西班牙右翼军人叛乱,内战爆发

8月 德意对西班牙内战进行武装干涉

1937年

5月1日 美国国会通过1937年《中立法》,即《永久中立法》

7月7日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11月6日 意大利参加德日“反共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1938年

3月 1日 德国吞并奥地利

9月29-30日 慕尼黑协定签订,法、英同意德国吞并捷克西部苏台德区

1939年

8月23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9月1日 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开始

1940年

3月30日 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5月26日 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6月14日 德国攻陷巴黎,雷诺政府倒台,贝当组阁。7月1日,迁都维希

8月1日 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方案

9月27日 德、日、意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941年

3月11日 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

13日 苏日签订《中立条约》

6月22日 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意大利对苏宣战,英美声明支持苏对德作战

8月 12日 罗斯福、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

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

1月1日 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5月 日本侵占香港、马来亚、新加坡、荷属东印度、泰国、缅甸、菲律宾、关岛、威克岛及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的一部分

6月3日 美日中途岛海战,美国获胜

7月17日-1943年2月2日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苏军获胜

10月8日 美英军队在北非登陆

1943年

11月22-26日 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

28日-12月1日 美、英、苏德黑兰会议

1944年

6月6日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7月18日 东条英机内阁倒台

8月19日 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25日盟军进入巴黎

21日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1945年

2月4-11日 美、英、苏三国雅尔塔会议

4月12日 罗斯福逝世,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

5月8日 德国无条件投降

7月17日-8月2日 美、英、苏三国波茨坦会议

8月6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9日在长崎先后投下两颗原子d

8日 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

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停止战争行为

10月24日 《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12月27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网易

回答者: 罗伯特C - 助理 二级 9-21 09:29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秋大西洋宪章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8065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