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什么是逻辑表达式,什么是关系表达式。举几个例子

C语言中什么是逻辑表达式,什么是关系表达式。举几个例子,第1张

逻辑表达式是指运算符为或||、与&&、非!的表达式。返回值为0或1,0表示daofalse,非0表示true. 例如!0返回1,0&&1返回0,0||1返回1。

关系表达式是指运算符为<,<=,>,>=,==,!=的表达式。返回值同样为0或1,例如a!=b,a>=0等。

C语言用整数"1"表示"逻辑真"、用"0"表示"逻辑假"。但在判断一个数据的"真"或"假"时,却以0和非0为根据:

如果为0,则判定为"逻辑假";如果为非0,则判定为"逻辑真"。

例如,假设num=12,则: !num的值=0 ,num>=1 && num<=31的值=1 ,num || num>31的值=1。

逻辑运算符两侧的 *** 作数,除可以是0和非0的整数外,也可以是其它任何类型的数据,如实型、字符型等。

短路原则:非常重要,在计算逻辑表达式时,只有在必须执行下一个表达式才能求解时,才求解该表达式(即并不是所有的表达式都被求解)。换句话说:

对于逻辑与运算,如果第一个 *** 作数被判定为"假",系统不再判定或求解第二 *** 作数;对于逻辑或运算,如果第一个 *** 作数被判定为"真",系统不再判定或求解第二 *** 作数。

扩展资料:

C语言逻辑表达式注意:

由于浮点数在计算机中不能非常准确地表示,所以,判断两个浮点数是否相同时,通常不使用关系运算符“等于”(==),而是利用区间判断方法来实现。为了判断x是否等于5.003,可利用如下逻辑表达式:x>5.002 &&x<5.004。

当此逻辑表达式为“真”时,就可以认为x等于5.003

逻辑及性质保真性:所有变量的真值皆为“真”的命题在逻辑或运算后的结果为真。保假性:所有变量的真值皆为“假”的命题在逻辑或运算后的结果为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逻辑表达式

还好吧 C++写逻辑我觉得尴尬在于C++介于C和Java两种思想之间,既能面向过程又能面向对象 导致可能在对象封装的过程中使用过多的面向过程的思想 导致代码可读性变差 具体例子,我觉得拿C++写个程序,然后和Java一对比就出来了 C++的可读性确实差一些

2020.4.26

话题:逻辑学小故事/用逻辑学知识去分析案例

主持人:余同学

这个月我们读了逻辑学方面的书籍,前面三次讨论,我们讨论了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周末八点半我们来聊聊哪些逻辑学小故事,或用我们读到的逻辑学知识去分析案例。

可以是书上的例子,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最后一次讨论啦,大家好好准备,期待大家的发言。

「第一位:周同学」

小故事1 :联合国急急忙忙的成立了起来。世界被炮火毁坏,找不到一块可以看得过去的土地,起初想把联合国设立在发的城市美国纽约,但是联合国拿不出来钱。联合国中的国家都参与过二战,都在忙着建设自己国家,因为战争,政府财政年年赤子,哪有钱去建联合国呢?谁也出不来这么多钱,最后大家想着分,就在联合国为钱纠结时,洛克菲勒家族挺身而出,在家族讨论商议后,立马拿出了880万美金,在美国曼哈顿买下了一块巨大的地皮,无偿捐给联合国。

刚开始有很多人嘲笑,认为这样下去他们迟早破产。

后来因为联合国建在曼哈顿,所以曼哈顿的地价立马水涨船高。洛克菲勒的家族刚好在曼哈顿,这使他大赚一笔。本来捐款建造联合国大楼就已经赢得了名声,现在再加上涨起来的地价,名利双收。

也许这就是一个有远见的商人懂得如何去分析的道理吧。可以是书上的例子,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最后一次讨论啦,大家好好准备,期待大家的发言。

小故事2 :工程师和逻辑学家旅行,遇见一个老人买猫,老人说是祖传的,工程师拿起猫观察,感觉这只猫沉甸甸的,像是黑铁,但是眼睛是珍珠,于是工程师只买了眼睛,而逻辑学家买了猫身,后来,发现猫身是金子做的。

想得够深,眼界才能够大。上面的故事当是一个小小的消遣吧~感觉这两个人趁火打劫都不道德,洛克菲勒的故事挺触动的。用逻辑思维想着,看到最近lzx的事,好多人吃瓜,感觉不要再吃瓜了,娱乐圈,自己仔细想想,只能娱乐。

上面的关于猫的故事,逻辑学家的解释为,既然眼睛是珍珠,那么猫身,难道还是铁吗?原来是因为工匠为了保护猫,故意漆成了黑色的。

越经历事情,眼界和格局越会不同 。

主持人补充:

这是思维的成长与进步吧。你前面提到的洛克菲家勒,可能是有过类似的经验,慢慢地总结出一些道理和想法。这种思维是自下而上的,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去得出结论。但不是每个人,在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时间去实践的,所以我认为,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思维对我们日常来说更重要。比如我们先想到一个问题,问为什么,它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那的根源等等一些列问题。针对一个问题再展开一些二级问去找到相应的线索数据去支撑,最终能够快速的去回答那个最根本的上面的问题。

「第二位:余同学」

基本的逻辑知识是发现问题、 认识问题、 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我看了两个小故事,里面蕴藏着逻辑知识。

小故事1 :这个故事叫排中律智救大臣。从前,某国有这样一个习俗,每个被判死刑的犯人,在处死前要抽一次签,做法是这样的: 在一个匣子里放着两张纸签,一张上写着“ 生”;另一张上写着“ 死”。如果犯人抽出的是写着“ 生”的一张,那么他就获得了赦免;如果他抽出的是写着“ 死”的纸签,那他就要被立即处死。这个国家的国王手下的两个大臣:一个贤,一个奸。奸臣为了独自掌权,总想把贤臣害死,国王偏听偏信奸臣的话语,决定用抽签的办法来处置贤臣。奸臣在抽签的前一天夜里,奸臣逼着做签人把两个签都写成“ 死”字, 这样论贤臣在劫难逃。

做签人偷偷地给贤臣送了信,告诉他这一情况,请贤臣自己想办法。

第二天早上,当国王命令贤臣抽签时,贤臣抽出一签,马上就把纸签吞下去,国王不知道他吞下的是什么签,只能从匣子里取出剩下的那张纸签,上面写着“ 死”。国王想:既然一张是“ 生”,一张是“ 死”,留下的一张是“ 死”,吞下去的那张一定是“ 生”了。于是国王让贤臣活下去了。

贤臣死里逃生的办法,蕴含逻辑学中排中律的原理。

“ 生”签和“ 死”签是相互矛盾的。按照排中律的规定,不能对两者同时给予否定。国王既然根据从匣子里取出来的那张是“ 死”签,即否定“ 生”,就不能同时否定被吞下去的那张签写的是“ 生”,即必须承认它是“ 生”签,从而使贤臣得救。

小故事2 :这个故事叫假言推理巧治财主。从前有个财主,为人尖刻吝啬,他每年招长工说:“ 在我这个干活必须年底做到我说的一件事才给工钱” 很多人干了一年,得不到一个工钱。

有个聪明强壮的小伙子叫王二,他想治治“ 铁公鸡”,就到他家当长工。

“ 铁公鸡”叫:“ 王二啊! 把我房子里的地晒一晒吧!”王二知道这是刁难他,但王二没有被难住。他搬来梯子,拿着抓钩上房顶扒起瓦来。“ 铁公鸡”急了:“ 让你晒屋, 你怎么扒房? 我要扣你的工钱!”王二在房顶上大笑道:“ 不扒掉屋顶上的瓦,怎么晒屋里的地?你试试!”“ 铁公鸡”瞪了瞪眼珠子, 无话可说。

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推理:当、仅当扒掉屋顶上的瓦,才能晒屋里的地;现扒掉屋顶上的瓦;所以,能晒屋里的地。

可能我们在看故事的时候都能够想到方法,也能够理解,但是没有细腻的总结过其中的逻辑原理,今天刚好适合主题就分享一下。

周同学提问:

想到了一个逻辑学家向一个女生要照片的故事,逻辑学家说,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那你要给我照片,女生同意,后来逻辑学家说,你不会给我照片。“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可以解释一下嘛?

余同学回应:

“只有把瓦拿开,地才能晒太阳”这个是条件。我说的那个晒屋里的地面不是抛开表面实物,前提,然后结论。其实,日常我们经常做的思维导图就是逻辑思维的很好体现。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将他整理了一下,觉得也是和今晚的话题有关,是说"得到"APP的设计和管理,其中整个就是逻辑线条。

「第三位:赵同学」

科幻可以帮助我们在极端的情况下穷尽思维的极限。

《赡养人类》描述资源总量有限、任何财产私有、有强制力保障的前提下,会产生资产的终极垄断(终产者)。

《三体》基于宇宙物质总量不变和生存第一的基本原则衍生出黑暗森林法则。

《2.013》认为宇宙之所以是为我们看到的样子,可能是一些基本参数的设置,而这些参数一旦改变一切都将改变。

《最后的问题》也是对宇宙终极法则的诘问,热力学第二定律之所以成立可能只是宇宙形成初期的初始条件决定的,宇宙归于热寂后可能意味着初始条件的改变,于是宇宙得到了新生。

这些都是强调初始条件,也就是逻辑基础,还原到终极之后最基本逻辑条件的重要性,由一个起点可以延伸出各种我们匪夷所思的结局。逻辑的强大和魅力无过于此,但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个最基本的逻辑前提——相当于物理中的终极理论之梦。

探索终极理论是人类的梦想,就像《朝闻道》那样,但是执著于逻辑的形式本身,要当心的就是陷入这种对终极前提的臆想和随意设定。

另外一种对逻辑有趣的探寻就是悖论,我不是学哲学的,对悖论本身说不出什么理论和道道。但是了解悖论的形成、构成和各家学说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思维的局限。

主持人提问:

赵同学你每次的感受都很深刻,读的书也多,但是怎么用将读到的书用于日常生活呢?

赵同学回应:

一个是跨学科思维,对学科交叉的思索,各个学科、文科理科之间的基本原理、结论或许可以共通。

一个是将生活中的人和事,寻找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能够发现和这些基本原理之间可能存在惊人的相似。还有一些原则,比如把握主次,在思维层面包括基本推理和推论、应用之间层次的建立;在中医上称之为体和用、道和术。

https://www.zhihu.com/answer/126098196 (知乎链接举例回答)

「第四位:王同学」

在我看来,逻辑是最底层的运行程序,可以外显为我们日常的各种思维模式和方法,以前很火的所谓的“降维打击”,其实就是看大家处在哪个思维层次,是站在一个点上,一个线上,一个面上,还是一个系统上,站在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自然对一件事情的认知深浅也不同。

我就以我阅读的这本《系统之美》,从系统思维角度分享几个小案例,

第一,大家今天参与这场讨论,也可以视作一个系统,

要素:每个人的观点输入,观点互动

连接:主持人的穿针引线

目标:通过讨论,加深大家的阅读理解,提升思维能力

目标是系统中最最重要的因素,连接其次,要素最不重要。每一场讨论的人数和参与人可能都不同,但只要目标不变,连接作用不变,正常讨论依然能照常进行,并达到预期。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的讨论,是不是感觉又不一样了一点?

这其实是最最简单的一个系统,

一个存量(大家发表的观点汇总)、

一个流入量(各自的观点)、

一个流出量(形成的对于今天话题的观点看法)。

存量、流入量和流出量是系统动态运行的三个基本方面,它们可以相互作用,使系统趋于稳定或者走向灭亡。

再比如,很多人习惯喝咖啡(或茶)来使自己保持精力充沛。当你准备喝咖啡的时候,其实你是有一个期望的精神状态的;当觉察到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存在差异时,你会通过喝咖啡这一动作,通过摄入的咖啡因调整自身能量的新陈代谢,使自己的实际精神状态接近或达到期望的水平。(这里排除喝咖啡的social等其他目的)用系统语言来表达,是这个样子的,

存量:身体实际可用的能量

流入量:咖啡摄入的能量的新陈代谢

流出量:能量消耗

咖啡摄入量和可用能量之间其实形成了一个调节回路,如果你咖啡喝多了,太过亢奋,就必须想办法做点什么,将多余的能量消耗掉,让自己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如果你觉得一杯不够,可能还会再来一杯,让自己达到理想状态。系统本身可以通过调节回路,保持稳定。

「第五位:josie」

我们在面对大众传媒上的各种新闻报道时,要时常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可以做到:

1.要知道人们有不同的视角和世界观,知道人们能够从多角度来看待问题。

2.通过多来源的观点和信息来理解事情,不迷信大众传媒,主流媒体的观点并不就是客观真理。

3.知道如何辨别新闻中的隐含观点。

4.在心里从多个角度重构这则新闻报道。

5.注意到新闻中的矛盾和不一致之处。

6.注意到新闻媒体服务的利益。

7.注意到哪些信息被作为事实呈现,哪些信息得到强调,哪些信息受到忽视,哪些观点受到作者青睐,哪些受到排斥。

8.会质疑社会规范界定问题的合理性。

因为读的是批判性思维,所以主要就是用这个思维来分析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待大众传媒不要盲听,盲从,盲信,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主持人补充:

批判性思维是很多人都欠缺的,我就是,但是通过这个月和大家一起的阅读,看你们的分享,我有了很多的进步。

现在大脑里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现在的资讯很发达,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结论出现,我们需要去多看她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论,看她前面的推理过程和客观的分析数据,有了自己的分析框架之后,把这些放到自己的框架里面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结论,再去比较自己的结论和你看到的结论有什么不同。你有可能得出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结果,但是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情,恰恰证明了你有一个思考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80666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