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飞鸽传书是真的吗?如果是真那是什么原理?

古时候的飞鸽传书是真的吗?如果是真那是什么原理?,第1张

古时候的飞鸽传书是真,原理是利用了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敏感。

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这是它们先天具备的优势。但要成为一只信鸽,主要还在于训练

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鸽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特点和“条件反射”原理。

古代信鸽的训练内容:

古代信鸽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素质,发挥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具备完成各种通信和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

训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训练原则上应从幼鸽抓起,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白天到夜间、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总之由易到难进行。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飞鸽传书说白了就是利用鸽子恋巢这一特性,在古代将士出征,或者执行某些重要任务时会带上几只信鸽,当然信鸽是专门饲养的,往往在比较在事情比较紧急的时候才会采用信鸽来送信,一方面不容易被人发现,二则速度比较快,但是信鸽的归巢率并不一定那么高,像现在的詹森鸽子其归巢率也就在60%左右,所以一般送信的鸽子会有好几只,为确保信息能够到达目的地,而发信息的人也会写好几封同样的信。绑在每只送信的鸽子腿上,一般话语比较简单。而对鸽子的要求一般就是速度快,归巢性好。其实和现在的赛鸽活动是一样的,针对鸽子的体形,归巢能力,机警等方面都有要求。而在现代赛鸽活动中鸽子也分为短,中,长距离,不同鸽子的体形也不一样。短距离鸽子一般速度快,但能回的距离在100--300公里。中距离在300--700.长距离在700--2000,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87635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