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内部结构图和原理

ATM机内部结构图和原理,第1张

ATM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通常人们看到的只是 *** 作台。内部结构式:上下两层的布置里,上层有一台普通的电脑主机、屏幕对外的显示器、读卡器,打印机、打印卷纸等。下层是几个金属小箱子(钞箱和废钞箱),此外,就是一些金属杠杆等机械设备。

自动柜员机具有读卡器和键盘两个输入装置,以及扬声器、显示屏、凭条打印机和出钞口四个输出装置的数据终端。输入装置可以让用户对ATM机发送命令。通过读卡器,ATM机获取yhk背面磁条中的信息,通过RS232、RS485USB协议与外界通信的接口传送给主处理机。

主处理机根据此信息将交易路由到用户的银行。用户再通过键盘输入告诉银行需要进行何种交易以及交易金额,在此过程中,银行需要用户输入个人密码(PIN)以进行身份验证。

ATM机的核心是钞箱和出钞模块。大多数小型自动柜员机的整个底部为容纳现金的钞箱。自动柜员机有一个电子眼,在机器吐出钞票时点数每张钞票。关于每一特定交易的帐单金额和所有信息记录在日记帐中。

机器所有者定期打印日记帐信息,并在该交易发生的两年内维护交易信息的一份硬拷贝。无论何时如果持卡人对某一交易产生疑问,可以要求打印交易的日记帐,然后联系主处理机。

如果找不到可以提供日记帐打印记录的所有者,持卡人需要通知银行或发卡机构,并填写相关表格传真给主处理机,由主处理机负责解决交易纠纷。

除了电子眼点数每张钞票外,自动柜员机还有一个估计钞票厚度的传感器。如果两张钞票粘在一起,则被投入废钞箱,而不提供给取款人,对于非常破旧和折叠的钞票也是如此处理。

同时,废钞箱中的钱数也要记录,这样机器所有者就能知道装入机器中的钞票的质量。较高的废钞率表明钞票或自动柜员机出了问题。

持卡人取款时,ATM机将输入装置的信息发送到主处理机,主处理机将交易请求发送到用户的银行或发卡机构。

如果用户要提取现金,主处理机在客户银行账户和主处理机账户之间执行一个电子资金转账。资金转账到主处理机账户后,处理机向ATM机发送一个批准代码,授权ATM机来支付现金,这时候,ATM机的输出装置就协助用户完成取款任务。

WindowsCE是许多ATM机的 *** 作系统。Windows最大的好处是 *** 作界面便利,而且用户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务。但也更容易遭到侵袭,黑客在侵入系统后,可以给它安装一个恶意程序欺骗ATM机。

就是在银行主处理机发送支付口令给ATM机的过程中,如果在数据包还未到达ATM机之前,恶意程序以更快的速度拦截口令并修改程序,就可以将修改后的支付口令发送给ATM机,让它乖乖听话,吐出更多的钞票。

扩展资料:

组成结构

ATM机安全防护设备主要是指ATM防护罩、ATM防护亭、ATM防护舱等ATM机外围配置。作为高端ATM防护产品的独立自助银亭在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银亭独立运作的特性也使得其可以进入小区、学校、广场等人口密集场所,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设备种类

ATM机根据安装位置可分为户外ATM机、户内ATM机及独立ATM机三种。

户内:根据ATM机的使用方式,户内的ATM机又可分为大堂式和穿墙式两种。

户外:根据安全性能要求,户外的ATM机有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ATM防护亭,全封闭式按外观形状可再分为方形和圆形,方形通称为户外ATM防护亭,圆形通称为ATM防护舱。

注意事项

1、要严格按ATM的电脑屏幕提示进行 *** 作。不要轻信ATM旁张贴的所谓“告示”或“通知”,更不要按照通知、告示的要求进行 *** 作,必要时可拨打银行服务热线咨询(如农行95599)或向警察求助。

2、要妥善保管好yhk密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自己的密码泄露给他人,即使对方宣称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在输入密码时最好是用手或身体遮挡住,以防密码被窥窃。

3、要谨防“热心人帮助”,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法分子往往会一边冒充“好心人”,帮助持卡人 *** 作ATM,一边偷窥密码或乱按键盘造成ATM吞卡假象,伺机**密码或yhk,平时尽量选择位于比较醒目地点的自动取款机。

取款时先检查一下插卡口、出钞口是否有异常;在输入密码时,应加以遮挡,防止别人偷窥;在取款后,应将相应的票据加以妥善保存。

4、要弄清ATM吞卡原因,不要急于离开。一般来说,ATM正常吞卡是因为:xyk超过有效期限或账户已被冻结;持卡人在ATM上 *** 作完毕后30秒内没有把卡取回;

密码错误超过三次(含三次); *** 作失误或机器故障也可能造成吞卡。ATM正常吞卡,机器会吐出吞卡凭条,屏幕也会有吞卡提示,持卡人可持凭条到管理行领卡。

参考资料:

-自动取款机(自动柜员机)

WATM接入技术在军事通信网中的应用研究贾武杰 摘要:战术通信技术目前正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通信发展,特别是WAT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地面机动式战术C~3I系统提供良好的高带宽、宽频谱、多媒体、保密、安全、移动中通信和无缝连接的通信网络。 WATM接入技术引入军事通信网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北约国家目前正在研究的POST—2000战术指挥通信网正是采用WATM的典范,已经获得成功。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现有成熟的WATM技术和蜂窝移动网技术建立一种先进的无线接入战术指挥控制网络,满足现代战争指挥机构之间,武器系统之间甚至指挥机构和单兵之间,高数据率,抗干扰,不间断的数据传输,确保军队在整个战役期间保持制信息权和指挥顺畅。论文较全面论述了军事通信网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和趋势。详细阐述了无线ATM接入技术理论。主要包括军事通信网系统介绍,无线接入技术、ATM技术及其传输、无线ATM的分层模型、传输协议及网络结构等。并对外军的无线ATM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最后给出了无线ATM接入技术在我军指挥通信网运用的模型。 关键词:军事通信网 ATM技术 无线接入 WATM 多址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E96

DOI:CNKI:CDMD:22005118113

目录: 1 绪论8-1311 现代军事通信网8-9111 军事通信网的特点和作用8112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通信网的要求8-912 无线ATM接入技术9-11121 ATM技术9122 无线接入技术9-10123 无线ATM接入核心技术10124 无线ATM在军事通信网的技术优势:10-1113 国内外研究状况11-12131 国内外对无线ATM的研究状况11132 WATM在军事通信网中得应用11-1214 论文内容概述12-132 ATM技术及其工作原理13-2321 ATM的重要概念13-15211 ATM的含义13212 ATM的接口标准13213 ATM的服务类别13-14214 ATM服务的5个种类14-1522 ATM的协议模型15-18221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15222 物理层PHY15-16223 ATM层16-17224 ATM适配层AAL17-1823 ATM的信元结构18-20231 ATM信元18-19232 ATM信元首部各主要字段作用19-2024 ATM的工作原理20-22241 ATM适配层逻辑连接的含义20242 逻辑连接建立和释放过程20-21243 VCI和VPI的转换21-2225 小结22-233 无线接入技术23-3531 接入网技术分类23-24311 有线接入网技术23-24312 无线接入技术2432 宽带无线接入24-2632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趋势25322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组成25323 几种成熟无线宽带接入系统25-2633 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26-28331 WLAN的基本特点和系统组成26-27332 WLAN的技术标准IEEE8021127333 WLAN的拓扑结构及组网方式27-28334 WLAN技术的发展前景2834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LMDS28-34341 IEEE80216标准对LMDS的定义28-30342 LMDS的基本特点和系统组成30-32343 LMDS的MAC层32-33344 典型LMDS的应用33-3435 小结34-354 无线ATM技术35-4841 无线ATM的概念35-37411 无线ATM的系统特点及发展35-36412 无线ATM与常规ATM的比较36-3742 无线ATM原理37-40421 无线ATM关键技术37-39422 无线ATM主要解决两个问题39423 无线ATM信元及其传输39-4043 无线ATM协议40-44431 无线ATM物理层(PHY)40-41432 无线ATM介质接入控制(MAC)层41-43433 无线ATM数据链路控制(DLC)层43434 无线ATM无线控制层43-4444 无线ATM协议扩展44-45441 切换控制44442 位置管理44-4545 WATM网络结构与协议参考模型45-47451 蜂窝式WATM结构45452 分布式WATM网络结构45-46453 WATM网络参考模型46454 WATM网络的差错控制46-4746 小结47-485 无线ATM在军事通信网中应用48-6351 国外WATM技术在军事通信网的应用介绍48-51511 北约Post-2000战术通信系统49512 Post-2000战术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49-50513 Post-2000战术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及交换机制50-5152 WATM技术在军事通信网的应用设计51-60521 战术通信的特点及军事WATM设计原则和策略51-52522 军事WATM协议结构52-54523 媒体接入控制MAC和数据链路控制DLC54-56524 越区切换控制56-57525 位置管理和路由选择57-58526 WATM技术在军事通信上的应用网络协议结构58-6053 WATM军事通信网络性能分析60-62531 WATM军事通信网的设计特点60-61532 WATM军事通信网的性能分析61533 WATM军事通信网的改进方向61-6254 小结62-63结束语63-64致谢64-65参考文献65-66 具体内容是要购买的 附加: 无线ATM 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定义]

  通信发展的两大热点是宽带网和无线通信。ATM是基于光纤传输的B-ISDN宽带网的传递标准,主要用于提供多媒体服务和广泛的信息接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人们对便携性的要求与日俱增,希望有线的ATM网络能将服务扩展到无线移动终端上,这即是要求实现无限ATM的初衷。

  实现无线ATM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移动ATM,即利用现有的ATM技术将移动终端连到ATM基干网,其主要任务是使现有的ATM网络支持终端移动性,扩展ATM的概念和各种技术指标,使其支持对移动终端的呼叫接纳、路由选择、呼叫控制等。第二阶段是实现无线ATM,重点是改进信道质量(提高传输速率、将第误码率)、为大量用户提供高速无线多媒体应用。

 

[相关技术]ATM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接入网技术[技术难点]

  由于ATM网和无线通信网在开始研究时根据的传输媒体和面对的业务截然不同,所以将两者综合在一起时,必然会带来一些新问题。例如,当用户自由漫游时,如何选取路由,以及如何保证用户所要求的服务质量(QOS)。另外,选取怎样的传输协议,如何克服无线信道传输质量差等问题也一并提出来。以下将介绍几种面临的技术难点:

  1、用户的移动性以及越区切换

  现有的ATM协议并不支持用户的移动性,它建立的虚连接一直持续到用户呼叫结束。而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发生越区切换要求时,用户路由要求调整的问题表现的特别明显。 现在已有了一些越区切换策略,但无线信道的带宽极其有限,信道应如何分配才能保证用户的呼损较小,这在无线ATM中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2、ATM信元的乱序问题

  在无线ATM中,用户在移动的过程中用户的路由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可能会发生乱序问题。

  3、无线接入问题

  现有的ATM曾将全部或部分的被无线逻辑链路控制层、介质访问控制层所替代。由于现有的ATM技术是基于低误码率、高带宽的传输信道,而无线信道的误码率非常大,在无线信道上,要在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下传输用户数据要比在有线链路上困难的多。

  4、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ATM的主要优点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特点(高误码率、带宽有限、随时间变化的物理特性等)和有线信道差别很大,有些和ATM基于的假设条件甚至截然相反,因此现有ATM协议中有关服务质量的定义显然在无线环境中不一定适用。

  总之,由无线通信环境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将是实现无线ATM的难点。目前国外诸多科研机构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一些实验网也相继开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必将解决。

 [国外概况]  现代通信正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飞速发展,一个是面向全球范围日益增长的宽带通信;另一个是基于蜂窝小区结构的无线通信。他们主要用来传输话音业务以及低速率的数据业务。ATM技术是国际上公认的实现宽带网的目标模式,其主要优点之一是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和面向连接的特性,能够灵活的支持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业务,为实现宽带实时的多媒体业务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随着一些商用ATM网的开通,人们对宽带多媒体通信的兴趣越来越大。随着Internet网的开通,人们对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起来。另外,近年来,移动通信业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这主要是由于它使人们摆脱了传统通信方式的束缚,使人们可以在通信的过程中自由移动,大大方便了用户,从而也使得无线通信特别是蜂窝移动通信在进一、二十年来成为世界电信市场的一大主力。卫星通信的发展以及便携式计算机的普遍使用,更激发了人们对移动数据通信的浓厚兴趣。

  目前,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还是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着,但便携式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这也促使着将无线接入技术引入ATM网,以实现无线通信网和ATM网的结合。因此就出现了无线ATM技术。

  目前在通信领域,无线ATM作为刚刚兴起的技术已成为关注的焦点"ATM论坛"已于1996年6月成立了无线ATM工作小组,负责无线ATM的标准化及系统规划工作。同时,国际上众多科研机构和院校也组织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从不同的角度,按照各种计划分步的进行研究。虽然无线ATM的发展还都处于试验阶段,但已成为通信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焦点。以下简述世界各国研究无线ATM的情况。

  美国AT&T的Bell实验室提出了BAHAMA方案,即一个宽带特定无线ATM局域网。网络的组成部分叫做移动基站,ATM的打包和拆包在移动单元进行。为了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支持移动性,定义了一种新的虚通道标识符及虚呼叫标识符概念以支持目的地址的选路。最近,Bell实验室和Sun公司共同提出了一个新的BAHAMA方案,称之为移动信息基础(MII),得到了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的支持。

  美国普林斯顿的NEC C&C研究实验室描述的"无线ATMnet"系统是个人通信网的ATM网络,它建议用ATM信元延迟技术作为下一代无线传输结构的基础无线ATM协议堆包括无线数据链路层和多址接入层,切换功能在数据链路层上完成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Acampora和Naghshineh提出一种虚树结构处理具有ATM传输技术的无线蜂窝接入网中的拓扑问题,支持信元间的高速切换

  另外,Purdue大学以ATM交换机为基础建立的Internet无线校园网已经通过试验,并获得了初步成功。

  加拿大通信研究协会赞助了一项由三个研究所和七所大学合作研究的项目:在20-60GHz范围内的160Mbps无线高速接入系统。他们开发前沿的毫米波技术和表面声波技术,以实现小区半径约30-50米的蜂窝结构。1996年研究了一个运行速率为40Mbps的实验系统。

  剑桥Olivetti研究室在1994年建立了一个试验性无线ATM局域网,运行速率为10Mbps,使用245GHz的无线QPSK和运行速率为100Mbps低端ATM交换,并且有一个不能频率重用的微微蜂窝结构。微微小区的半径约10米。多址接入层采用具有指数退让的分槽ALOHA技术,用Xilinx可重编程的门矩阵来实现。

  欧盟也在支持无线ATM的研究工作,在用户驻地网中有面向无线ATM的两个具体计划,他们是无线ATM网路示范系统(Magic WAND)和HEDIAN无线宽带CPN/LAN计划,用于专业的住宅多媒体应用。这两个计划的目的是将ATM扩展到移动终端。MagicWAND的目标是开发17GHz频段速率约20Mbps的无线接口;而HEDIAN是开发60GHz频段的155Mbps的无线接口。德国、瑞士、瑞典及意大利等国也都投入巨资开发无线ATM技术。

  瑞典联邦工学院牵头组织瑞典各企业、院校联合进行的计划也是实现无线ATM的实验系统。

  日本NTT无线系统实验室的ATM无线接入(AWA),它集中用于专用局域网、广域网和公用环境的超高频ATM网。此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ATM技术进行研究。

  总之,对无线ATM的研究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然而标准这部分最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做,各商业公司的主要目标是采用符合标准的系统。1995年10月是无线ATM的一个最大里程碑,当时无线ATM的主体被提交给两个不同的标准化论坛,它们是ETSI RES10和ATM论坛。

  总体来看,实现无线ATM目前有两种方案:一是应用TCP/IP协议叠加在无线ATM层上,以提供综合Internet业务;二是引入无线ATM接口,使无线用户可以像有线用户一样接入ATM网。

  以上所述世界各国研究无线ATM的情况已经清楚的表明:随着便携式电脑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局域网的应用和ATM到家需求的增长,无线ATM的应用将成为可能。上述无线ATM的技术方案,可作为无线ATM从研究、开发阶段到产品及标准化的发展基础。宽带无线技术,如无线ATM,对于网络的多媒体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在无线ATM设计、优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系统的软件开发、特定无线接入层的高速Modem及介质访问控制和移动ATM网的切换控制协议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无线ATM系统的组成过程中。无线ATM协议层融进了更多的优化和换算方案。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以及各国研究机构正在进行类似的设计。在ATM论坛中,无线ATM工作小组正全力以赴的推进其标准化工作。无疑,无线ATM对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影响]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无线ATM技术无论在国民经济中还是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都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前途不可估量。

  在商业和公众市场上,移动计算和移动通信重要性的增长大大促进了ATM技术和其他无线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蜂窝电话和膝上电脑的快速渗透表明,将移动技术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年中的第一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可以在膝上型电脑中使用,反映了多媒体在计算机应用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的推动下,集ATM技术的宽带多媒体、适应性以及移动通信的移动型、灵活性于一身的无线ATM技术必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军事通信方面,特别是军事通信更强调机动性、灵活性的今天,无线ATM也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以美国为例,随着冷战的结束,再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地区性的局部战争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战争形式,因此美国的军事战略已由过去预先就位战略向灵活、可部署的联合特遣部队(JTF)转变。美国的军事通信规划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今后美军的全球通信网将是国防信息系统网(DISN),它由三部分组成,即长途干线部分、基地部分及部署部分。在局部战争期间,JTF将利用可部署部分完成其内部通信(陆军战场信息传输系统-BITS、海军哥白尼系统、空军地平线系统、海军陆战队的海龙系统),并通过长途干线部分连至美国本土。DISN正是看中了无线ATM集宽带多媒体通信与移动通信于一身的特点,将其用作将来部署段的主要通信形式。

  由上所述,无线ATM无论在国民经济还是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中都将是前途无量的。

 参考文献:

 1、孟金全,"无线ATM技术的研究",《数字通信》,1997(3),p35-36,43

 2、薛勇辉等,"国外无线ATM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背景",《通讯世界》,1998(2),p52-54

 3、薛勇辉等译,"无线ATM的前景",《现代电信科技》,1997(6),p28-30,49

 4、宋维谟等译,"无线ATM网络--体系结构、系统设计和实验",《外军电信动态》,1997(4),p17--24

 5、李景峰等,"无线ATM技术简述",《中兴新通信》,1997(5),p40--43

 6、程时端等译,《异步传递方式》,人民邮电出版社 话说……8同领域研究ATM通信的角度也是8同的………………这差距忒大了……

多选呢!就是ABC

单选呢!就选A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拓扑结构",通俗地讲这些网络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的。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1)星型结构

(2)环型结构

(3)总线型结构

(4)星型和总线型结合的复合型结构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种网络拓朴结构进行一一介绍。

1 星型结构

这种结构是目前在局域网中应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在企业网络中几乎都是采用这一方式。星型网络几乎是Ethernet(以太网)网络专用,它是因网络中的各工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中设备(如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而得名。这类网络目前用的最多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如常见的五类线、超五类双绞线等。

这种拓扑结构网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容易实现:

它所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都是采用通用的双绞线,这种传输介质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如目前正品五类双绞线每米也仅15元左右,而同轴电缆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一米,光缆那更不用说了。这种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IEEE 8022、IEEE 8023标准的以太局域网中;

(2)节点扩展、移动方便:

节点扩展时只需要从集线器或交换机等集中设备中拉一条线即可,而要移动一个节点只需要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而不会像环型网络那样"牵其一而动全局";

(3)维护容易;

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连接,可任意拆走故障节点;

(4)采用广播信息传送方式:

任何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在整个网中的节点都可以收到,这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但这在局域网中使用影响不大;

(5)网络传输数据快:

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以太网接入速度可以看出。

其实它的主要特点远不止这些,但因为后面我们还要具体讲一下各类网络接入设备,而网络的特点主要是受这些设备的特点来制约的,所以其它一些方面的特点等我们在后面讲到相应网络设备时再补充。

2 环型结构

这种结构的网络形式主要应用于令牌网中,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各设备是直接通过电缆来串接的,最后形成一个闭环,整个网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个环中传递,通常把这类网络称之为"令牌环网"。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不会是所有计算机真的要连接成物理上的环型,一般情况下,环的两端是通过一个阻抗匹配器来实现环的封闭的,因为在实际组网过程中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方便真的做到环的两端物理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这种网络结构一般仅适用于IEEE 8025的令牌网(Token ring network),

在这种网络中,"令牌"是在环型连接中依次传递。所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是同轴电缆。

(2)这种网络实现也非常简单,投资最小。

可以从其网络结构示意图中看出,组成这个网络除了各工作站就是传输介质--同轴电缆,以及一些连接器材,没有价格昂贵的节点集中设备,如集线器和交换机。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种网络所能实现的功能最为简单,仅能当作一般的文件服务模式;

(3)传输速度较快:

在令牌网中允许有16Mbps的传输速度,它比普通的10Mbps以太网要快许多。当然随着以太网的广泛应用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普遍都能提供100Mbps的网速,远比16Mbps要高。

(4)维护困难:

从其网络结构可以看到,整个网络各节点间是直接串联,这样任何一个节点出了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网络的中断、瘫痪,维护起来非常不便。另一方面因为同轴电缆所采用的是插针式的接触方式,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网络中断,而且这样查找起来非常困难,这一点相信维护过这种网络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5)扩展性能差:

也是因为它的环型结构,决定了它的扩展性能远不如星型结构的好,如果要新添加或移动节点,就必须中断整个网络,在环的两端作好连接器才能连接。

3 总线型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中所有设备都直接与总线相连,它所采用的介质一般也是同轴电缆(包括粗缆和细缆),不过现在也有采用光缆作为总线型传输介质的,如后面我们将要讲的ATM网、Cable Modem所采用的网络等都属于总线型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组网费用低:

从示意图可以这样的结构根本不需要另外的互联设备,是直接通过一条总线进行连接,所以组网费用较低;

(2)这种网络因为各节点是共用总线带宽的,

所以在传输速度上会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的增多而下降;

(3)网络用户扩展较灵活:

需要扩展用户时只需要添加一个接线器即可,但所能连接的用户数量有限;

(4)维护较容易:

单个节点失效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但是如果总线一断,则整个网络或者相应主干网段就断了。

(5)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

4 混合型拓扑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由前面所讲的星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结构,这样的拓扑结构更能满足较大网络的拓展,解决星型网络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而同时又解决了总线型网络在连接用户数量的限制。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兼顾了星型网与总线型网络的优点,在缺点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弥补。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主要用于较大型的局域网中,如果一个单位有几栋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远(当然是同一小区中),如果单纯用星型网来组整个公司的局域网,因受到星型网传输介质--双绞线的单段传输距离(100m)的限制很难成功;如果单纯采用总线型结构来布线则很难承受公司的计算机网络规模的需求。结合这两种拓扑结构,在同一栋楼层我们采用双绞线的星型结构,而不同楼层我们采用同轴电缆的总线型结构,而在楼与楼之间我们也必须采用总线型,传输介质当然要视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较近(500m以内)我们可以采用粗同轴电缆来作传输介质,如果在180m之内还可以采用细同轴电缆来作传输介质。但是如果超过500m我们只有采用光缆或者粗缆加中继器来满足了。

这种布线方式就是我们常见的综合布线方式。这种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应用相当广泛:

这主要是因它解决了星型和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不足,满足了大公司组网的实际需求;

(2)扩展相当灵活:

这主要是继承了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但由于仍采用广播式的消息传送方式,所以在总线长度和节点数量上也会受到限制,不过在局域网中是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3)同样具有总线型网络结构的网络速率会随着用户的增多而下降的弱点;

(4)较难维护,

这主要受到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制约,如果总线断,则整个网络也就瘫痪了,但是如果是分支网段出了故障,则仍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作。再一个整个网络非常复杂,维护起来不容易;

(5)速度较快:

因为其骨干网采用高速的同轴电缆或光缆,所以整个网络在速度上应不受太多的限制。

专用于ATM网络,原点到目的结点传输的是信元,信元是一种特殊的 数据结构,不同于普通网络传输的帧或者包,因为帧和包是变长的,而ATM的信元是定长的,非常小的,长度只有53个字节,其中5个字节是信元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信息段中可以是各类业务的用户数据,信元头包含各种控制信息。  在信元中包括CRC校验和,其生成公式为X^8+X^2+X+1,校验和只是对信元头进行校验。  ATDM信元传输采用异步时分复用(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oles),又称统计复用(Statistic Multiptx)。信息源随机地产生信息,因为信元到达队列也是随机的。高速的业务信元来得十分频繁、集中,低速的业务信元来得很稀疏。这些信元都按顺序在队列中排队,然后按输出次序复用到传输线上。具有同样标志的信元在传输线上并不对应某个固定的时间间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现的,信息和它在时域的位置之间没有关系,信息只是按信头中的标志来区分的。而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如PCM复用方式)中,信息以它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一个时隙对应着一条信道,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表示信息的身份。  VPI字段用于选择一条特定的虚通路,VCI字段在一条选定的虚通路上选择一条特定的虚电路。当进行VP交换时,是选择一条特定的虚通路。  若在交换过程中出现拥塞,该信息被记录在信元的PT中。

篇一2020年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

 2、OSI简介: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定义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不同系统中相同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相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 *** 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4、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5、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6、网络层: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 *** 作、路由选择、拥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

 7、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8、会话层: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

 9、表示层: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10、应用层:提供OSI用户服务,例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

篇二2020年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信元交换技术

1、ATM信元

 ATM数据传送单位是一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它有一个信元头及一个信元信息域。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48个字节。

 信元头主要功能是:信元的网络路由。

 2、ATM采用了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ATDM,ATDM采用排队机制,属于不同源的各个信元在发送到介质上之前,都要被分隔并存入队列中,这样就需要速率的匹配和信元的定界。

 3、应用独立:主要表现在时间独立和语义独立两方面。时间独立即应用时钟和网络时钟之间没有关联。语义独立即在信元结构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之间无关联,所有与应用有关的数据都在信元的信息域中。

 4、ATM信元标识

 ATM采用虚拟通道模式,通信通道用一个逻辑号标识。对于给定的多路复用器,该标识是本地的,并在任何交换部件处改变。

 通道的标识基于两种标识符,即虚拟通路标识VPI和虚拟通道标识VCI。一个虚拟通路VP包含有若干个虚拟通道VC

 5、ATM网络结构

 虚拟通道VC:用于描述ATM信元单向传送的一个概念,信元都与一个惟一的标识值-虚拟通道标识符VCI相联系。

 虚拟通路VP:用于描述属于虚拟通路的ATM信元的单向传输的一个概念,虚拟通路都与一个标识值-虚拟通路标识符相联系。

 虚拟通道和虚拟通路者用来描述ATM信元单向传输的路由。每个虚拟通路可以用复用方式容纳多达65535个虚拟通道,属于同一虚拟通道的信元群,拥用相同虚拟通道标识VCI,它是信元头一部分。

篇三2020年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ATM是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异步传输模式的缩写,是实现B-ISDN的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ATM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它是一种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它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它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率和支持许多种类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像的通信。 ATM采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信元,通过虚连接进行交换。ATM集交换、复用、传输为一体,在复用上采用的是异步时分复用方式,通过信息的首部或标头来区分不同信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116691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