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

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第1张

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 标记-复制

        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复制"收集算法出现了,他可以将内存分为大小相同的两块,每次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使用完后,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去,然后再把使用的空间一次性清理掉,这样就使每次的内存回收都是对内存区间的一半进行回收.

标记-清除

        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阶段,统一回收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大部分选择这种);也可以反过来,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再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它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比较简单,但是也会带来两个明显的问题:

  • 效率问题:如果需要标记的对象太多,效率会降低
  • 空间问题:标记清除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碎片
标记-整理

        根据老年代特点特出的一种标记算法;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是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回收,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分代收集理论

        当前的虚拟机的垃圾收集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这种算法其实没有什么新的思想,只是根据对象存活的周期不同分为几块.一般将Java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算法.比如再新生代中,每次收集都会有大量对象(≤99%) 死去,所以可以选择复制算法,只需付出少量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每次垃圾收集.而老年代的对象存活几率是比较高的,而且没有额外的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进行垃圾收集.注意: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会比复制算法慢10倍以上.

由于个人能力一般;水平有限,有些地方可能理解错了或理解不到位的,请大家多多指出!Thank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4374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