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数字信息技术 新材料产业园装上“智慧大脑”

借力数字信息技术 新材料产业园装上“智慧大脑”,第1张

借力数字信息技术 新材料产业园装上“智慧大脑”

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交通设备与生物医疗等国家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新材料的发展。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在政策与资金上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但整体而言,我国还只是一个新材料大国,距离新材料强国还有很大距离。如何实现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呢?是目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材料产业发展主要是以产业基地的形式进行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是指为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产业聚集区。新材料智慧园区充分依托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移动应用等最新的信息技术和设计理念,立足园区各方面日常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园区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治安消防、应急指挥、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汇聚,打造园区运营、管理、决策、服务、交流的综合一体化平台,做到业务流程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数据规范统一、运维管理统一,实现园区精细化和先进化的管理服务高度融合,提升园区运行效率和服务能效。

园区运营

新材料智慧园区综合一体化平台集成园区运营管理、企业服务、物业管理、信息发布、安防监测、环境监控、智慧出行等各个业务子系统,实现对园区运营、安全、环保、应急、能源管理情况的实时动态动态监测,打造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此外,通过基于3D技术引擎GIS平台技术的应用,将新材料园区各企业的生产、仓储和运营等各环节三维可视化展示,一旦出现事故预警能够快速调阅重大危险源新材料及周围环境信息,精确定位事故地域,制定处理方案,有效降低园区事故发生概率,真正做到园区的“可视”、“可管”、“可控”。

安全生产

新材料园区的数字化转型,首先应聚焦在如何利用园区内的数据更好服务于园区的安全管理与日常监管。智慧安监系统主要包括新材料园区动态监控及应急指挥平台,以及生产企业作业数据采集与监控预警、仓储动态监管、物流动态管理等应用子系统。主要用于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监控预警、生产装置实时数据和预警、重大危险源的新材料储存监测以及出入库进行动态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形成科学的预警预防体系,实现园区内的安全生产监管、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及风险分级管控。

 

 环境保护

建立园区各企业废气、废水和危险废物实时监控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超标排放和异常状态等及时预警报警与信息推送。具体而言:1.对园区内和园区周边敏感目标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在线监测与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超过监测阈值时报警;2.对园区敏感水体、雨水排口、企业污水排口、污水厂进水口和总排口以及化工园区外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区域水体等水质进行在线监测与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超过监测阈值时能及时报警;3.对园区进行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和雨量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并能自动记录气象数据。通过动态分析园区生态环境状况,多维度统计生态环境数据,结合电子地图,进行多维度展示和自动生成并输出相关报表与图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治安消防

依托人脸识别、智能分析、视频拼接、高空瞭望、电子围栏、多系统联动等新技术应用,为园区安防提供“智能眼睛”,对园区关键卡口、厂区周界进行全方位管控。平台提供全天候入侵监测报警,感知园区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安全隐患等各项事件,实现全态感知,全域监控。端到端识别助力园区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园区安全稳定的环境。

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建设,围绕以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为重点,做到“事前提前预防”“事中快速反应”“事后总结归档”。针对突发事件,基于平台可快速开展信息接受处理、上报下发等应急值守工作;在建立应急保障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按照应急资源分级管理的原则,实现救援专家、专业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通信保障和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的数字化动态管理;建立“统一平台、统一通信、统一指挥”多终端一平台管理模式。建立各类事件的联动指挥、预案管理、辅助决策、资源接入和信息发布等机制,实现跨部门的现场协同作战。指挥中心通过远程集中监视、控制、存储、报警联动、视频会议等功能,构建一一套综合性多功能、多媒体交互式的系统平台。从而实现一整个全数字化的、高度系统集成的智能安全防范系统。

公共服务

新材料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平台是服务全园区的信息发布、信息反馈、信息分析、信息资源共站式门户,以应用集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贯穿园区规划、建设、招商、运营各阶段,为园区打造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用户端、智慧的云服务,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为实体,产业集群为面,带动园区各企业及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数据创新,建立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系统或体系。

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被明确指出要重点突破发展,做好战略前沿材料的提前布局和研制,引领中国制造实现新跨越。在通往制造强国的道路上,技术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以及产业层次,加大科技进步对传统工业发展的贡献度,从而提升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整个工业的转型升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7062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7
下一篇 2022-1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