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联:孙行者,下联是什么

对联,上联:孙行者,下联是什么,第1张

下联最好的是祖冲之

这副对联是:“孙行者,祖冲之”。“祖”对“孙”,姓氏对姓氏,又是辈分上的名字对,“冲”对“行”,动词对动词,“之”对“者”文言虚词相对,对的是无懈可击,好一个千古绝对,后来还有好事者,特意为此捏了两句诗,曰:“天生一个孙行者,地生一个祖冲之”。

对联故事出处

在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当时的大文学家陈寅恪就为语文题出题,当时语文题总共有两道题一道题是作文,另外一道题便是对联题。当时陈寅恪给出的对联是“孙行者”。孙行者自然是《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考生看到这个对联已经蒙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的人回答的是二郎神,猪八戒,如来佛的也有的人回答的是贾宝玉,鲁智深等等。

不过这些并不是答案。当时陈寅恪给出的答案是“胡适之”这里的“胡适”便是当时的另外一位大文豪胡适。

但是却有一位考生给出了一个答案比标准答案还要标准,这个答案便是“祖冲之”“祖”对应“孙”,“冲”“行”都是前进的动词,另外“之”和“者”都是助词。堪称绝对。陈寅恪看到这个下联立马录取了这位考生。

扩展资料:

对联背景故事

按常理来讲,“对对子”是旧时代读书人的启蒙功课,是从三四岁开始玩一辈子的东西,可以训练和测试文字和思想的排比能力,更有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新式教育和白话文运动却把它搁下了,那么,有识者倡导将这门功课练回来,也在情理之中。

这是一般的解释,但陈寅恪的格局当然也不会只有这样。他在乎的是更大的问题:中国语文将来在学术与文化上的根基。

他出给研究生的作文题目,就直接触及了这一点:“中国语在世界语言中,属何语系?其特点何在,其演变之历程如何?试举数例以说明之。”可惜比较少有人谈到这题

对联“孙行者”。这句上联原本是清华大学的一道考试题,许多考生看到这句上联都十分疑惑,答案也是千奇百怪。

孙行者大家应该都知道,正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别名。所以许多人给出的下联都是什么“猪八戒”、“沙悟净”之类的人物。虽说这名字都是三个字的,可是对联之所以叫对联,就是要每个字都能对上,这些答案这种不够完美。

这下可让人犯愁,因为这对联不但新颖,没有多少人对过这种形式的对联,而且这上联三个字个个都有各自的含义,确实很难对上来。这样一来,许多人干脆不做这道题,交了白卷。

最后出题人才告诉大家答案,“孙行者”其实可以对“胡适之”。这两联都是人名,孙和胡都是姓氏,行和适都是动词,者和之都是文言文中的虚词。从拆分的每个字来说确实是对仗工整的对联。

但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吗?对联是十分灵活的,答案当然不止一个。网友想出了另外一个下联“祖冲之”,按照上文的说法,也是每一个字都能对上。而且孙和祖不仅都是姓氏,而且孙和祖还有辈分的含义,这样一想,小编觉得这句下联甚至比原本的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783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