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台》的原文是什么?

《在仙台》的原文是什么?,第1张

原文如下: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 *** 心。

赏析

《在仙台》出自《藤野先生》,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写了在仙台做的事:

1、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读书,跟藤野先生学习解剖学。

2、因中日关系恶化,受到学生会干事的排挤歧视,在藤野先生和同学的帮助下得以解决。

3、因看砍中国人的电影而醒悟,决心走唤醒国人。

4、和藤野先生成为朋友,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扩展资料:

《藤野先生》创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入学的两个月前,升格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

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

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野先生

1、藤野先生将我的讲义要去,帮我一一更正,帮我改血管图。

2、看电影时日本学生的欢呼使“我”感到羞愧。

3、日本学生怀疑我考试之前就有答案,翻我讲义,之后请藤野先生澄清,学生会干事道歉。

扩展资料:

鲁迅是因为在仙台学医时,课间看幻灯片,看到日俄战争中日本人杀充任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而被杀和围观的中国人却全然麻木不仁,于是感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弃医从文,“改变他们的精神”,从事文学思想活动去了。

实际上,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先是在东京弘文学校学日语,两年后的1904年9月,才正式到仙台学医。即使学医,在东京就有医学校,是第一高等学校中的医学科。而他所以选择到偏远的仙台去,是因为在东京的两年间,他见到的“清国留学生”,令他十分失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786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