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福特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福特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通过劳动概念和劳动执行的不断分工与再分工,工作任务被分割为小块,由很快即可训练胜任的低技能工人进行。每个工人需完成的动作和工作的速度,由横向分割的科层化管理部门控制的技术系统决定,管理部门实现了对劳动过程的完全控制,工人丧失了对劳动过程的自主性。第二,劳资之间通过集体谈判所形成的工资增长与生产率联系机制诱发了大规模消费,促进了大规模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美国企业内部劳动过程的变化导致大规模生产的兴起,劳资关系也经历着从劳资双方关于工作过程控制权的斗争到后来为保障就业权和工资决定的斗争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工资的集体谈判和决定、劳动合同的长期性、最低工资的累进增加机制等成为国内需求的重要来源。第三,资本家之间的垄断竞争格局使生产建立在对未来计划的基础之上。专用性机器投资和低技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通过加速资本周转来降低高资本有机构成对利润率的影响,促进了企业之间纵向一体化过程,从而在主要行业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标准化产品的长生命周期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开辟新需求的突破性技术或产品创新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第四,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持有效需求,调节着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福利国家制度保证了孕妇、病人、退休和失业的人能够得到稳定的收入, 与前述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一起促进了大规模消费的稳定增长。第五,美国支配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过程的顺利进行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福特主义这一词最早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他使用“福特主义”来描述一种基于美国方式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 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按照调节学派的观点,福特主义关键性的基础是从一种粗放型的资本积累战略,向一种以泰勒制劳动组织(见泰勒制)和大规模生产消费性商品为特征的密集型资本积累战略的过渡。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新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等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实发展的最新描述与概括。这些新概念不仅逐渐被引入经济学各分支学科如地理(空间)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而且也渗入到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领域。

1.d性专业化理论。

d性专业化理论是Piore、Sabel作为“工业分工理论”进一步研究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19世纪,蒲鲁东曾提出一种以小规模的独立工人在手工劳动基础上进行合作的理想社会。

按照Piore、Sabel的观点,蒲鲁东的

想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是他的建议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雇佣工人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制度战胜了小规模的合作制度,福特主义就是这种制度的最发达阶段。

福特主义的危机使社会又面临一次“工业分工”:第一,大规模生产的市场已经饱和,消费者越来越厌倦标准化产品,需求的突然变化越来越频繁。第二,技术的发

展使得开发新产品不需要大规模的额外投资。微电子技术的革命产生的d性多功能技术,使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通过编写新的程序就可生产新的产品,结果是出

现了相对于规模经济的范围经济;短产品周期的生产线也可像标准化产品长周期的生产线一样,以低成本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第三,采用d性技术的成本一直在快速下降,大多数小规模的企业也能采用这些技术。

因此,他们提出,非集中化的工人自我管理的企业是采用微电子技术的最佳组织形式,小规模的工人之间的合作,不受官僚化缓慢的决策阻碍并拥有更多负责任的工人。在意大利北部和其他地方出现的手工生产企业,由熟练工人进行中小批量生产,取代了由非熟练工人进行的大规模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劳动过程是由对质量负责的自我管理的团队来进行的,这种安排既减少了刚性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通过信任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小企业形成d性网络的区域组织,完善了d性专业化理论。在意大利北部和其他地方,当消费者需求变化时,为了生产特定产品而出现的具有临时从属关系的企业,被不同的同盟关系所取代,d性要求在一个更广的区域网络中的各企业之间保持一种长期的联系。

2.精益生产理论。

由于一系列历史偶然因素,战后日本占主导的企业从来没有完全采用福特主义相反,它们发展了精益生产方式②。沃麦克等学者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将要取代大规模生产和手工生产,成为21世纪标

准的全球生产体制。精益生产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包括监督活动、质量控制、维护工作和清理工作等等。通过各种工作轮

训将车间工人培养成能自我管理的多技能的劳动者,来减少这些岗位。多技能的工人将对质量的关注、机器的维护和清理工作在劳动过程中

结合在一起,对如何处理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即具有持续改进的能力。通过将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部门的代表组成工作团队,在这三个部门之

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提高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速度和应用性。企业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和其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生产区域,那些分散企业对核心能力的劳动过

程和为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一系列越来越多的投入,通过各种转包合同安排、合资企业外包给其他企业。

精益生产理论认为,最大利润来自于为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提供产品或劳务。企业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组织创新来详细地追踪消费者的行为并予以及时反应,从而达到以更短的生产周期、更低的存货水平向

消费者提供多品种的产品。当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到达后,一系列的过程开始了:消费者需要产品的信息传递到最终生产线,最终生产线需要的不同零部件信息传递到

那些生产半成品的地方一直传递给原材料和其他投入的供应商。生产和销售的每一步都在必要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即在整个过程中由下一阶段使用结果决定的“及时

生产”。“及时生产”意味着生产者、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关系已经形成了信息和技术共享的网络,有助于形成紧密协作设计的新惯例。

在精益生产方式中,随着信息处理资源越来越掌握在企业一线工作区域,工作团队的自主权增加,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范式转换。同时信息技术有助于打破分割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等职能的等级制障碍,从而使这些部门中的任何一个人员,不需要经过等级制的纵向渠道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其他部门的信息。这样,传统的M型管理和控制结构不断削弱并趋于扁平化。

福特主义(Fordism)或福特制 2O世纪中期以后, 随着大规模生产方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扩散, 发达资本主义呈现出福特主义的典型特征。“ 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及其内部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工人之间的内在矛盾为 理解 资本主义 重大的历史性转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分析框架, 它也有助于理解2O世纪中期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合法性”。 20世纪6O年代末期福特主义的危机, 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长达 2O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 这种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结合7O年代后半期以信息技术、 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之间关系、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 劳资关 系发生剧烈的变动,产生了许多新变化、新现象、新特点、 新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7897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